从有限传播到全民发声
2020-09-10钱世云
摘 要: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达,推动了微博、微信等媒体方式的发展与普及,人们的信息获取能力与技术得到了丰富。社会化的媒体形式革新了人们的思想与理念,形成了全新的融媒理念,我国面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传播生态模式也从有限传播发展成全民发声,生态环境的变化对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后政府、传媒、大众的反应有巨大的影响。
关键词:有限传播;全民发声;融媒时代;突发公共事件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1-0125-02
一、融媒时代下突发事件报道理念嬗变
随着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传播技术和媒介经历了数次变革和发展,人们的传播方式也得到了创新和丰富,传播的生态环境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关于突发事件的传播与报道能够反映我国传播生态的变化,同时还能够体现出我国传播理念的革新。我国突发事件报道理念的嬗变可结合时间分为3个阶段,分别为:
(一)有限传播,正面鼓舞(1949—1978)
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前,我国采取计划经济制度,新闻单纯用作宣传,新闻报道更是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当时的报道中很难看到重大事故的信息。1976年7月28日的凌晨,唐山地区发生了7级大地震,在此灾难中共有24万人丧生。次日,《人民日报》沿用新华社统一电讯稿发布了两则报道,报道主要集中于我国领导人救灾救援的信息,宣传抗震救援的精神,报道完全没有涉及受灾情况。而该灾难的具体伤亡人数在3年后才得以公布。
(二)尊重事实,客观公正(1979—1999)
1979年,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我国全面实行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政治体制都面临改革。在此背景下,我国新闻受众在政治、思想等方面的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在新闻报道的前一阶段,由于缺乏灾难新闻报道的全面信息,政府与媒体受到了来自国际的压力。为提升我国在国际舆论中的话语主动权,我国政府开始尝试对灾难、事故新闻报道放开。1998年8月7日,长江九江四号闸附近发生了决堤事故。事故发生后,《中国青年报》以先灾难、后救援的新闻理念对事故进行了报道,深入分析了灾难形成的社会因素、环境因素以及人为因素,同时探讨了如何提升防灾能力。[1]在此次报道中,不仅宣传了救灾的精神,更公布了灾难形成的原因。
(三)立体呈现,全民发声(2000—至今)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步入了现代化的建设新时期,经济、政治以及媒体都得到了大力发展。与此同时,媒体市场的竞争加剧,媒体之间的竞争逐渐白热化,网络媒体对传统媒体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且在突发公共事件的报道中有极大的作用和影响。灾难性突发事件媒体报道向制度化发展,同时构建了公开、及时的报道机制。2008年5月12日,在汶川地震发生后,媒体主动报道了新闻,此次媒体报道遵循了新闻的发展规律。灾难发生后,《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媒体在最短的时间内安排记者赶赴救灾前线,掌握第一手资料,发布了大量的现场消息,媒体反应非常迅速,以广阔的视野进行深入的报道,为我国在国际舆论中掌握话语主动权奠定了基础。
二、融媒时代下突发事件传播模式嬗变
融媒时代下,新媒体传播速度快、传播互动增加、内容大量存储等特征决定了其成为舆论传播的前沿。网络传播与传统模式相比具有更高的自由度以及更强的交互性、开发性、针对性。融媒时代的传播特点更加明显。融媒时代背景下,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后,传播模式有了质的改变。无论是舆论的主体,还是舆论的客体,甚至是传播的时效性与内容都有了明显的改变。融媒时代下,突发公共事件传播中,舆论主体呈现出虚拟化的特征,客体则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传播的速度更快,传播的内容更加具体和丰富。当突发公共事件时,传统的传播受众拥有了双重身份,既是新闻内容的接收者,也是信息的传播者,甚至是信息的制造者。
(一)舆论主体的虚拟呈现
发达的网络为广大公民的信息发布和意见表达创造了更加自由的环境,造就了多元化的言论特点,更促进了大众个体意识的形成,进而推动了舆论监督的发展。与主流媒体的信息传播相比,网络媒体缺少程序化、真实性、科学性等要求,信息传播更加自由,由于监管力度不足,网络中出现了大量的不良信息。在“3·21”爆炸事故发生后,“黄金2小时”的舆情产生期内,盐城官方首次发出声明,确认了爆炸事故。随后,官方@盐城发布相继转发@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媒体,跟踪报道事件的最新进展。爆炸事故具有突发性特点,事故发生后网络上流传出了各种消息与视频,引发了社会恐慌,网友们对爆炸事故的关注度非常高。在事故发生近5小时后,官方确切发布了爆炸事故中的人员伤亡情况,并根据群众的关注焦点回答了疑问。与此同时,网友关注的救援情况、环境问题等都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回应,有效缓解了网民的负面情绪。在爆炸后,国务院成立了专门的调查小组,各个部门不断通报,数家媒体追踪报道,网民了解到了更加全面的信息,舆论也得到了有效、正确的引导。[2]
(二)舆论客体丰富,层次多样化
舆论的客体丰富,表现的方式也多种多样。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为民众的信息发表和评价提供了快捷、自由的平台。同时,舆论的表现方式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此外,舆论的议题也越来越丰富。互联网的互动性较强、开放程度较高,传统媒体的信息控制权随之消失,难以控制信息的传播情况。网络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相应的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同时还可以提出全新的议题,新媒体具备的人性化和快捷化使得网络议题大量增加。
(三)舆论传播时效性更强,内容多交互
网络輿论不受时间与空间的约束,加快了信息的发布与更新,同时增加了信息的传播广度。目前,我国一些知名度较高的门户网站都有直播、快报、微博、微信、论坛等功能,通过此类新媒体,网络舆论传播更加及时、高效,往往一则信息可以在几秒内传遍全球,阅读量可超过千万次。近期,关于视觉中国“人类首张黑洞照片”版权标注问题的一则报道引起了广泛的讨论。此事的起因是视觉中国在2019年4月11日发布了人类历史上首张黑洞照片,其中版权所有的一栏中标注的是视觉中国。此后,各大网站、媒体以及相关部门纷纷介入,百度、凤凰网等通过官方微博发文,称视觉中国收录了自己的商标,并且打上水印。[3]紧随其后,共青团中央微博发布消息称,视觉中国网站上售卖我国的国旗和国徽图片。在多家网站、媒体、部门的介入后,视觉中国在微博上公开道歉,并且关闭了网站,还被天津市网信办约谈。这一系列行为充分表明了网络舆论的传播交互性特征。新媒体的出现推动了信息传播的发展,论坛、博客以及微博等有极强大的交互功能,用户的表达和交流有了更广阔的空间。
三、融媒时代下突发公共事件报道策略
灾难性突发公共事件的舆论随着灾情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容易引发次生危机,使得舆论氛围愈加严峻。以往的监管方式过于单一,已经不能较好地发挥出效果,信息传播平台的增加导致媒介场域的开放性更强。
(一)同声回应:建立职能部门舆论引导协作机制
发生公共事件后,政府的相关职能部门、宣传部门与新闻媒体的共同影响决定了舆论的引导力,任何一方缺失,都可能加剧舆论的不良发展,引发危机。因此,为加强舆论引导的效用,需要构建整体协作的机制,发挥宣传部门的领导职责,及时、有效地公开消息、指挥报道;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突发事件处理能力,主动发布各种信息;新闻媒体要基于国家法律和行业纪律发布新闻信息,同时以积极引导舆论为目标,发挥舆论引导以及新闻宣传的重要作用。首先,在新媒体背景下,各个部门要统一观念,以同一声音对外发布信息,发挥舆论引导的整体效用;其次,注重新闻的及时性和时效性,在第一时间发布准确的消息,同时由官方部门开办新闻发布会,体现政府的关心与处理能力,构建信息追踪制度,实时发布进展消息,及时回应社会焦点问题;最后,丰富权威信息的发布方式和传播途径,增强舆论引导能力。
(二)人本传播:改善传统主流媒体的报道模式
突发公共事件后,报道中要以人为主体,注重人员伤亡与救治情况的报道。报道事件中的受灾群众时,要科学拍摄图片,同时避免为吸引注意力而呈现出血腥场面,报道内容不仅要尊重客观事实,还要关注主体的尊严以及受众的感受,以人性化的思想进行新闻报道。在人物事件的报道中,如果涉及救援救灾,对救援人员的塑造要避免过度煽情而引起负面情绪,灾民与救援官兵的生命同等重要。在媒体的话语构建中要以人性化的语言报道救援官兵,缩短英雄人物与受众之间的认知距离,引导受众在此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追求。不管是基于政治角度还是媒介角度,新闻报道都应该以人为本。
(三)疏堵结合:做好网络舆论的正效引导
为实现突发公共事件中网络舆论的正效共振,提升网络舆论引导能力,需要革新网络信息监管手段。在处理突发公共事件引发的危机时,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构建网络舆情信息研判制度,加强舆论引导作用。大量删除帖子、关闭网站既不能满足政府的需求,还会引发网络民众的逆反心理,不利于舆论的引导,要以全面、真实的信息引导舆论走向,满足大众的知情权,实现信息的对等。相关职能部门要注重对网络信息的监督与管理,严厉惩处违法、违纪行为,净化网络空间。在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报道中,要保持合理的“度”,避免过度正面宣传而产生负面影响。网络环境下,用户可通过多样化的渠道获取多元化的信息,单一的正面宣传会引起网民的质疑。因此,突发公共事件后,舆论引导要从系统性、辩证性的层面,科学处理问题,增强网络舆情的正效引导能力。
四、结语
随着融媒时代的到来,突发公共事件传播的生态环境与传播模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舆论的主体数量庞大且隐身于虚拟的网络中,舆论的主体不仅是传播的受众,同时更是舆论内容的制造者。传播内容更加多样化,突发事件的传播不仅通过政府、传媒实现,同时还通过大众传播。因此,突发公共事件的报道策略要区别于传统的报道策略。融媒时代下突发公共事件的报道策略要从融媒时代的传播特征出发,综合考虑传播主体、受众、方式以及内容等,完善传统的主流媒体的报道方式,注重以人为本,实现人本传播,同时还要注重舆论引导,实现正向舆论传播与引导。
参考文献:
[1] 贺延光.九江段4号闸附近决堤30米[N].中国青年报,1998-08-08(01).
[2] 李敏.國务院成立江苏响水“3·21”特别重大爆炸事故调查组[DB/OL].澎湃新闻,https://www.thepaper. cn/newsDetail_forward_3181334,2019-03-22.
[3] 张鑫.罚款30万元视觉中国被行政处罚[DB/OL].新华网客户端,2019-04-20.
作者简介:钱世云(1977—),女,本科,中级编辑职称(8级),襄阳市襄州区融媒体中心总编室副主任,负责襄州融媒中心文稿编审、协助总编搞好节目策划及考评等,主要研究方向:县级融媒体建设及媒体融合后新闻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