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基于大创平台的校企合作培养创意人才模式的研究

2020-09-10陈珏

看世界·学术下半月 2020年11期
关键词:创意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陈珏

摘要: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下数字创新创意工作室多年工作的积累,研究大创训练平台下校企合作的全新模式,并探索在该模式下培养创意人才的可行性。

关键词:创意;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一、调研现状和趋势

目前职业教育采用“技能+学历”的教育方法,在对学生进行技能培养的同时,也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在课程中普遍采用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根据学生能力制定个性化的实训计划。校企合作模式在当前职业教育中获得了很多成功经验,成为了职业教育培养人才模式的范本。

目前高职的“校企合作模式”已经有大量总结性文献。大致归纳了一下,目前的合作模式主要有四种:模式一:学校引入企业模式;模式二:劳动和教学相结合、工学交替;模式三:校企互动式模式;模式四:“订单”式合作。

这些模式虽然有其自身的特点,并且在很多学校也得很不错,但始终无法做到真正的推广,原因就在于企业受行业的影响极大。特别是在设计行业,如果学校抛开了自身对行业的了解,必将受限于企业的业务调整和转变,合作之路也就不能走太长。所以如何结合行业特点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探索出一种新的校企合作模式,在合作过程中校企双方既能独立发展,又能利益相关。

2018年《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正式施行,我们将重新探索新的校企合作模式。通过调研资料,发达国家校企合作实践的经验值得借鉴:

一是通过由国家或行业牵头,共同制定职业技能鉴定标准,推行职业教育双证制度,现在正在推行的有教育部1+X证书的职业认证体系。

二是学校和企业利益相关方协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其实引入一家企业很容易,但要留住缺很难,因为企业最需要的是效率,而学校有固定的教学周期,这就造成了双方合作的困难。原来的合作大都走了个过场。而大创工作室的建立正好提供了这个平台,可以重新引入企业合作并重新制定规则,清晰地定义权利和义务。

三是为了增加合作双方对培养模式投入程度,应该在组织形式和培养方式上多样化。学设计的学生的最大特点就是有创新意识,而创意的实现本身需要有很好的平台支撑,大创训练平台培养的就是学生的创意,一方面平台可以孵化出很好的“创意设计项目”,基于各种项目,企业可以找到不同的切入点,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选择创业,在行业中去寻找自己的位置,这样企业最担心的问题(包分配)也可以得到缓解。

二、基于大创平台的人才培养模式

2018年,互动设计工作室组建了数字创意创新实验室,开创了基于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的校企合作新模式。通过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达到了教育部指定的人才培养目标:一方面促进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改革了人才培养模式,强化了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另一方面增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培养出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

三、创业训练团队的组成

团队成员主要由来自数字媒体专业互动设计小方向的学生组成,团队共有7人组成,其中项目负责人1名,视觉设计2名,互动技术2名,外联1名,财务1名。并配有辅导老师2名,企业专家1名。除主创人员相对固定外,每年根据实际运行情况,替换3-4名成员,形成了以老带新的良性发展。

四、大创平台下的创业训练项目介绍

数字创意创新实验室将非遗文化保护和传承作为产品开发的立足点。在前期充分调研调研的基础上,总结出目前非遗传播过程中的主要痛点,将产品方向定位在运用数字技术对非遗进行活态傳播和动态保护上。

创业训练团队负责开发的产品是一项对传统手工技艺进行保护、传播和展示的集成解决方案。我们运用已掌握的互动技术对非遗传统手工艺进行数字化。以首创的全新互动展示方式,完美复现了非遗传统工艺流程。

我们的产品的优势是互动创意,通过艺术+技术的结合,为非遗项目的传播与弘扬增加了新的活力。我们的产品都是立足于吴地非遗文化项目,在传承基础上开创互动展示传播的先例。具有创新性与前瞻性,拥有较大市场延伸空间。

五、新人才培养模式可行性验证

2018年,团队依托学院工艺美术领域的资源,把目光聚焦在吴地非遗文化上,开发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电子书系列、桃花坞木刻年画交互软件APP。并以《留驻桃花坞-传统文化创新互动体验设计研究》项目参赛,获得了以下奖项:2018“创青春”江苏省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2018年江苏省第四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2018”挑战杯-彩虹人生”江苏省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三等奖;2018苏州市都是学生创新创业竞赛-三等奖;2018非遗创新设计大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数据平台)-优秀作品(全国五十强);2018苏州国际教育园“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

2019年,团队受学校委托,参与国家级职业教育资源库百工录的开发,主要负责实践操作考核模块的交互设计与制作。同样以桃花坞木刻年画课程为前导,已完成课程开发14门并在不断开发中,超过10余万学生完成在线学习。通过协助非遗传承人大会,我们又开启了与年轻一代非遗传承人合作的新模式。将非遗文化与实体互动装置的首次结合,着重解决传播内容形式守旧,技术与设计结合不足等痛点。“古琴互动展示墙”在非遗传承人大会上的惊艳亮相收到了各界一致好评,时任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参观后也给予了高度评价。当年,团队以《数说非遗-让非遗文化“活”起来》项目参赛,获得了以下奖项:2019第十六届“瑞华杯”江苏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暨“挑战杯”全国竞赛江苏省赛-二等奖;2019“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第五届“建行杯”国赛选拔赛暨第八届“花桥国际商务城杯”省赛一等奖;2019 3.江苏省大学生计算机大赛特等奖

2020年,团队再接再厉,通过与非遗传承人的磨合,找到了适应产品持续开发的深度合作模式。我们与苏州非遗保护基地负责人,也是苏州市最具代表性的非遗传承人达成了合作意向。“青铜剑制作技艺”和“古琴AR体验”2套互动展示装置也应运而生。至此,团队已拥有了全套的非遗文化数字展示产品系列产品。当年,我们以《吴地拾遗-非遗文化研发活化平台的开拓者》项目参赛,获得2020第十一届“挑战杯”江苏省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金奖,也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取得了首批入围国赛资格。

六、总结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了一个民族一种文化的重要特征,同时蕴含着民族文化精髓,近几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我们团队的项目以数字互动展示为技术核心,建立非遗文化保护新模式为目标,逐步形成了 “创意+科技+文化”的全新产品模式。

3年中,团队通过对产品不断的创新与迭代,开发了较大的市场空间,许多小众冷门或濒临失传的文化都能够通过复刻以上展示方式,进行更多维度的宣传与普及。这是科技与文化的碰撞,也是创新与传承的互助,我们的产品正通过文化交流将非遗传播到更多的地方,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提供更广阔的传播空间

通过创新创业的训练,让团队成员切实感受到了创业的艰辛与喜悦,锻炼了学生运用专业技能去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一次次机遇与挑战中开拓了创业新思路,拓宽创业视野,为日后创业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立新. 新职业教育:培养面向未来的人才[M]. 经济科学出版社,2020

[2] 李署明.《发达国家校企合作政策模型与特点分析》2014

猜你喜欢

创意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试谈美术教学中的创意作画
广告招贴设计中的图像创意
广告图形设计教学之创意性思维研究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