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对教育教学方式的影响
2020-09-10于为漫
于为漫
摘要:互联网时代变化和创新教育层出不穷,翻转课堂和可汗学院传入国内教育界,开展电子书包、云计算辅助教育学技术支持下的教学结构性改革实验,促使课堂教学从一味的灌输式、被动式、以知识传递和考试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为新型的个性化教育方式,真正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深入发展,知识的不断更新,一方面提倡教师转变过去的授课方式,给予学生更多主动权,要以“学生为中心”,确立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也预示着:信息技术可以与教育教学方式进行融合,改变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此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结合出的“果实”,能够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形成课堂教学的新模式。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初中英語
现在信息化技术已经过度到社会的各个层次、方面,也给教育领域带来了一定的冲击。长时间以来,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大部分课堂还是以教为本,这样的教学模式已严重禁锢师生的思想和手脚,信息化的优势得不到体现,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忽视了课堂生成的动态性。如果不能积极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变化,就无法提升教学质量。
鉴于互联网本身的特点,它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网上观看学习视频、搜索资料下载作业、在聊天群里讨论功课等已成为习惯。它已不仅仅是个工具,而且可以提高学习交流能力、开阔认知视野,刺激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独立自主的思考能力和探索能力。
目前,我国的中小学信息化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实际课程建设和应用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重技能不重应用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应用研究等问题。另外,不平衡的区域发展,也导致了区域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平衡,东西部或城乡教育信息化发展之间的巨大差异,缺乏有力度的监查管理和相互连通。
下面是互联网对教育教学方式的影响---以初中英语学科为例:
一、教学内容的多样化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与时俱进的各种教学素材,大量的教学资源使得课程内容不断延展与更新,适合学生的前沿知识走进课堂。课程内容越来越多彩,更多的贴近生活的知识来到校园。如央视精心制作的《信用中国》等节目,邀请企业管理领域的成功企业家,他们所具有前瞻性的新思维,在同学眼前一一呈现;《思维实验室》、《科技之光》等系列节目将现实中遇到的科学疑点以专题的形式作为课堂教学的拓展延伸,来锻炼学生的思维。初中英语课本上的内容可以通过在互联网上查阅相关知识,获得更多信息。例如八年级下册第九单元《Have you ever been to Singapore?》,学生在学习文章之前或之后都可以去查找和新加坡有关的旅游知识。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对文章内容更加熟悉,又或者会获得更多课本之外的知识。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学习能力得到锻炼。当老师将整理的知识通过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分享给学生,可以使教学内容充分扩展。
二、教学形式的多元化
建设现代教学的信息化系统,形成了互联网教学系统、互联网教学平台、互联网教学软件、互联网教学视频、互联网教学资源等诸多全新形式。在我国,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教学资源平台的构建真切地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的传播范围,很大程度上利于解决教育资源不平衡的问题。很多跨国性的开放在线学习课程也建立在一些网络平台上,如果壳网旗下的MOOC学院、电视互联中的教育培训板块等,这些将包括哈佛、剑桥等一流高校的MBA课堂、经典管理课程带入中国的每个角落。这些平台的构建成功得深度融合了“教和学”,将课堂延伸至家庭和校园,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课堂真正融入生活中。同时,青年教师精品资源共享课、视频公开课例如“一师一优课”等,也使其快速提升教学水平,信息技术使老师更方便地开展启发式、互动式、参与式教学,建立以学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互联网下的教学新形态,以慕课和微课为例。慕课是大型开放式在线课程,于 2012 年在美国提出,可为学生提供系统学习。慕课将教、学、管、考合为一体,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两条密不可分的主线,师生在慕课上是平等的,支持学生交流。慕课最大的优势是将与课程相关的资源尽可能大的整合,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微课是指针对课程中的某一具体问题,通过不超过 15 分 钟的微型视频将问题充分详细地描述和解答,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微课与微教案、微课件、微习题、微反馈、微反思紧密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环,其具有强针对性、高灵活性和丰富的资源等特性。在英语课程中,微课的使用频率较高。一些有难度的语法知识点,教师在课前通过制作微课件再录制微视频,学生观看课件和视频后,对新的有难度的知识点有了初步的认识。
在互联网的影响下,教师的教学内容更加多样化,更加丰富多彩的知识进入课堂之中。教学形式多元化,慕课、微课、网络直播课都映入眼帘。还有多维化的互动教学,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都更加系统和完善,不再局限于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单一评价。与此同时,学生的学习模式也随之而变,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学生的学习动机得以加强,学习方式由单一枯燥变得丰富,思维能力得到充分锻炼。而且课堂环境与结构也发生变革,新的技术、新的媒体以及智能终端为师生带来了更多样开放的课堂活动。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变成了学习服务的提供者、服务者,学生由“知识容器”变成了“探索者”,“发现者”。
参考文献:
[1] 王鹏,许艳平 . 浅论移动互联网条件下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的必备技能 [J]. 职业时空,2014(6):31-33.
[2]廖贵琼 “. 互联网+”与课堂教学新形态 [J]. 科学咨询,2015(19):56-57.
[3] 黄红湖 . 互联网思维语境下的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模式创新 [J].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5,33(4):47-49.
[4]张忠华,周萍.“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变革[J].教育学术月刊,2015(12):3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