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中的应用

2020-09-10董长莉

高考·上 2020年11期
关键词:科学精神思维导图培养

董长莉

摘 要:当下,科学已经逐渐且广泛渗透到了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中,成为了第一生产力。21世纪的发展,将是谁能掌握和运用高新科技,谁就能占领科学的制高点和国际市场,谁就能成为世界的强者。因此,强化全民族的科技意识,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已成为世界各地发展的重要主题。因此,学校作为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材的重要基地更要大力培養学生科学意识,让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增强其创造能力。

关键词:思维导图;培养;科学精神

大量教育实践证明:思维导图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它主要表现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拓展方面,学生通过思维导图不仅可以深入理解知识点,还能帮助其准确的分析题型,对学生的各项综合能力提高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我国的教育理念虽然有了很大的改革和创新,但是,受人为因素和外部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依旧存在较大的问题。本文就如何让思维导图发挥其积极作用,培养学生科学精神来展开详细的论述。

一、思维导图的概述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导图、脑力激荡图、灵感触发图、概念地图以及脑图。它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最有效图形思维工具,它虽然简单确具有良好的效果,成为了目前教育教学体系中一种非常实用性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思维导图充分运用了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的平衡发展,从而挖掘大脑的无限潜能。思维导图具有比人类思维更加强大的功能,它是一种将思维形象化的方法。大家都知道人类大脑的自然思考方式是呈放射性的,每一种进入大脑的资料,如感觉、记忆、想法、文字、数字、符码、香气、食物、线条、颜色、意向、节奏、音符等都可以成为一个思考中心,并由此中心向外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每一个关节点代表与中心主题的一个连接,而每一个连接又可以成为另一个中心主题,在向外散发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呈现出放射性立体结构,而这些关节的连接就可以被视作记忆,就如同大脑的神经元一样互相连接,也就是每个人的数据库。

二、思维导图和传统的学习记忆方法比较突出的优势

也许我们大多数人都会遇到以下几种情况:总数喜欢去书店买很多书,但买回来就搁置在一旁,就算是偶尔想起也只是随便翻阅几页,并没有掌握书中具体内容。如果说,你现在还是一位在读的学生你是不是会感觉学习书本当中的知识相当吃力,只有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通过考试。这难道是我们的智力不如别人高吗?还是我们的能力较低?其实都不是我们的大脑是一个沉睡的巨人,现在有一种方式可以帮助人们全面解决这些问题,这就是思维导图。(1)通过使用思维导图进行学习时,我们的学习效率会大大增加,更可以帮助我们提高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思维导图可以开发我们的大脑,因为我们在学习时经常要使用丰富的色彩、各种图形和想象力。人类的大脑主要是有两个部分组成的,左脑主要负责逻辑思维、语言词汇、数字等,而右脑的抽象思维、直觉、创造力和想象力比较发达。传统的学习法,在学习时只使用了大脑的一小部分,它主要运用的是逻辑直线型模式。因为人们在记忆时可以把一些关键语句和图案或形状联系起来,这样就让学习者的视觉感官都利用起来。(2)思维导图可以将我们的学习方式与经历都集中在一些重点知识上,学习者在学习的工程中就不需要把时间都浪费在一些不重要的内容上了,这样可以为学习者节省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3)思维导图具有很强的伸缩性,它适应了人类大脑的自然思维模式,然后把我们的主观意识通过图表表现出来,它能够完美的将新知识与旧知识相结合,促使人们更好吸收新的知识,这是因为有旧知识作为铺垫的。在学习新知识时要把新知识和旧知识结构相结合,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把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可以联系到一起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是思维导图的关键。

三、思维导图在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主要是运用脑科学的最新理念,同时结合了教育学中的理论知识。这种新型教育理念模式和学习方法,迅速推动了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除此之外,大量教学实践更是证明:合理应用思维导图,可以促使学生各项能力的提升。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思维导图,促进学生良好思维习惯的养成

大部分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总是不知道该如何解决,这充分体现出了大多数学生不懂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这一问题说明了学生脑中知识比较零散,没有建立起一个系统的、良好的科学认知结构。作为二十一世纪新时代背景下的教师们,在教学方式需要进行创新,不能总把为学生传授知识当作教学目的,而是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帮助学生养成用思维导图记笔记和做课堂小结的习惯。促使学生建立科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其渐形成自身特有的认知结构,让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有一定把握,将不同的知识点在实践中可以得到具体的应用。比如高三二轮复习专题《公民》一课中,笔者先让学生在课前通过收集资料、典型事例等的方式,让学生们在积极的参与中展开对课本中相关知识的学习,进而引导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促进学生良好思维习惯的养成。这样一来,才可以真正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把知识运用到各个环节中去。

2.通过思维导图,不断提高着学生综合能力发展

综合思维能力的主要包含了信息获取的能力、信息整合能力以及运用概念进行知识推理的能力。科学这门学科最主要的特性就是全面性、综合性。其中包含了数学知识、天文知识、生物科学知识、地理科学知识等。因此,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是探究科学的能力的教学目标。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在复习《公民》这节内容时,学生有效的掌握了知识的架构,明确了知识的重难点知识,更了解知识之间存在的关联性,有效提高学生考试前的复习效率,从而让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3.通过思维导图,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形成

思维导图中的色彩与线条、图像与数字会促进人类的左右脑同时思考,让人们大脑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思维导图中最重要的思维方式是放射性思维方式,也是人类大脑处于自然状态时的思考方式,它可以帮助人类储存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从而让大脑有效运作,发掘出大脑创造的无限能力。在复习《公民》这节内容的时候,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把零散的知识通过思维导图的利用合理的组合在一起,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加深,又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点深刻理解。但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教学活动时要注重和学生的交流沟通,通过制作思维导图的方式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有变通性,鼓励学生与周围的同伴进行交流沟通,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思维变强。心理学研究表明:高三学生依然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如果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及时的对其进行引导,学生的抽象思维就不能在实际中得到发展,在思维导图学习时,教师要鼓励学生有自己的想法,这样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发展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使学生的科学创造性思维自由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科学精神的养成也并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形成的,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知识框架,帮助学生有条理的记忆知识点,让学生深刻理解科学精神的内涵与内容。

参考文献

[1]陈荣义.培养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理性精神的途径探究[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7(10):81-82.

[2]刘帅.试论哲学教学中理性精神的培养[J].教育月刊,2016(07):7-9.

项目:吉林省教育学会“十三五”科研课题立项

项目审批单位:吉林省教育学会

课题名称:基于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策略研究

立项编号:13520341B

猜你喜欢

科学精神思维导图培养
例谈小学阅读文本解读的角度
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初中理科教学养成教育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的研究
电大教务管理中科学精神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