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0年高考化学“化学与STSE”试题分类例析

2020-09-10刘宏美

高考·上 2020年11期
关键词:酸化污染物选项

刘宏美

STSE是Science(科学)、Technology(技术)、Society(社会)、Environment(环境)四个英文单词的缩写。化学与STSE试题是高考化学试题的热点。现以2020年高考试题为例,举例说明其考查方式以及解题思路。

一、化学与生活

例1(全国新课标卷Ⅰ)国家卫健委公布肺炎诊疗方案指出,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CH3COOOH)、氯仿等均可有效灭活病毒。对于上述化学药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CH3CH2OH能与水互溶

B.NaClO通过氧化灭活病毒

C.过氧乙酸相对分子质量为76

D.氯仿的化学名称是四氯化碳

解析 乙醇分子中有羟基,其与水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因此乙醇能与水互溶,A说法正确;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其能使蛋白质变性,故其能通过氧化灭活病毒,B说法正确;过氧乙酸的分子式为C2H4O3,故其相对分子质量为76,C说法正确;氯仿的化学名称为三氯甲烷,D说法错误。故答案为D。

点评 此题以肺炎为素材,考查几种常用消毒剂的名称、物理性质以及化学性质,掌握这几种消毒剂的特点是解题关键。

例2(浙江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

B.用水煤气可合成液态碳氢化合物和含氧有机物

C.煤的液化属于物理变化

D.火棉是含氮量高的硝化纤维

解析 天然气是由远古时代的动植物遗体经过漫长的时间变化而形成的,储量有限,是不可再生能源,A选项正确;水煤气为CO和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合成液态碳氢化合物和含氧有机物(如甲醇),B选项正确;煤的液化是把煤转化为液体燃料,属于化学变化,C选项错误;火棉是名为纤维素硝酸酯,是一种含氮量较高的硝化纤维,D选项正确;故答案选C。

点评 此题考查了化石燃料的相关知识,掌握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是解题的关键。

二、化学与科技

例3(天津卷)晋朝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记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受此启发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 )。

A.屠呦呦 B.钟南山 C.侯德榜 D.张青莲

解析 屠呦呦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治疗疟疾的青蒿素,测定了青蒿素的组成、结构,成功合成双氢青蒿素等;钟南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学专家;侯德榜的主要贡献是:揭开了索尔维制碱法的秘密、创立了侯氏制碱法等;张青莲的主要贡献: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铈、锗、锌、镝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被国际原子量委员会采用为国际新标准;“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描述的是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治疗疟疾的过程,受此启发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屠呦呦;故答案选A。

点评 此题以晋朝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对青蒿的提取应用为背景,考查了我国著名科学家的重要贡献;跟进了解相关科学技术成果是解题的关键。

三、化学与社会

例4(全国新课标卷Ⅱ)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信州铅山有苦泉,流以为涧。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烹胆矾则成铜。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胆矾的化学式为CuSO4

B.胆矾可作为湿法冶铜的原料

C.“熬之则成胆矾”是浓缩结晶过程

D.“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是发生了置换反应

解析 胆矾为硫酸铜晶体,化学式为CuSO4·5H2O,A说法错误;湿法冶铜是用铁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制取铜,B说法正确;加热浓缩硫酸铜溶液可析出胆矾,故“熬之则成胆矾”是浓缩结晶过程,C说法正确;铁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D说法正确。故选A。

点评 此题以《梦溪笔谈》中对铜的提取过程叙述为素材,考查了胆矾的名称、炼制铜的基本方法、基本实验操作以及反应类型;掌握有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例5(全国新课标卷Ⅲ)宋代《千里江山图》描绘了山清水秀的美丽景色,历经千年色彩依然,其中绿色来自孔雀石颜料(主要成分为Cu(OH)2·CuCO3),青色来自蓝铜矿颜料(主要成分为Cu(OH)2·2CuCO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保存《千里江山图》需控制温度和湿度

B.孔雀石、蓝铜矿颜料不易被空气氧化

C.孔雀石、蓝铜矿颜料耐酸耐碱

D.Cu(OH)2·CuCO3中铜的质量分数高于Cu(OH)2·2CuCO3

解析 字画主要由纸张和绢、绫、锦等织物构成,为防止受潮和氧化,保存古代字画时要特别注意控制适宜的温度和湿度,A说法正确;由孔雀石和蓝铜矿的化学成分可知,其中的铜元素、碳元素和氢元素均处于最高价,其均为自然界较稳定的化学物质,因此,用其所制作的颜料不易被空气氧化,B说法正确;孔雀石和蓝铜矿的主要成分均可与酸反应生成相应的铜盐,因此,用其制作的颜料不耐酸腐蚀,C说法错误;因为氢氧化铜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高于碳酸铜,所以Cu(OH)2·CuCO3中铜的质量分数高于Cu(OH)2·2CuCO3,D说法正确。综上所述,故本题答案为C。

点评 此题以我国著名的宋代《千里江山图》为素材,考查了孔雀石、蓝铜矿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准确理解题意,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四、化学与环境

例6(全国新课标卷Ⅱ)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可对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很大影响,其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海水酸化能引起HCO3-浓度增大、CO32-浓度减小

B.海水酸化能促进CaCO3的溶解,导致珊瑚礁减少

C.CO2能引起海水酸化,其原理为HCO3-H++CO32-

D.使用太阳能、氢能等新能源可改善珊瑚的生存环境

解析 海水酸化,H+浓度增大,平衡H++CO32-HCO3-正向移动,CO32-浓度减小,HCO3-浓度增大,A正确;海水酸化,CO32-浓度减小,导致CaCO3溶解平衡正向移动,促进了CaCO3溶解,导致珊瑚礁减少,B正确;CO2引起海水酸化的原理为:CO2+H2OH2CO3H++HCO3-,HCO3-H++CO32-,导致H+浓度增大,C错误;使用太阳能、氢能等新能源,可以减少化石能源的燃烧,从而减少CO2的排放,减弱海水酸化,从而改善珊瑚礁的生存环境,D正确;故答案为C。

点评 此题以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对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影响为素材,考查了二氧化碳溶于海水中所产生的各种变化以及新能源应用问题,掌握水溶液中离子平衡以及新型能源的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例7(江苏卷)打赢蓝天保卫战,提高空气质量。下列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PM2.5 B.O2 C.SO2 D.NO

解析 PM2.5指環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其在空气中含量浓度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PM2.5属于空气污染物,A选项不合理;O2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是人类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物,B选项合理;SO2引起的典型环境问题是形成硫酸型酸雨,SO2属于空气污染物,C选项不合理;NO引起的典型环境问题有:硝酸型酸雨、光化学烟雾、破坏O3层等,NO属于空气污染物,D选项不合理;故答案选B。

点评 此题以化学与环境为素材,考查几种常见的空气污染物,掌握常见环境污染物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猜你喜欢

酸化污染物选项
10 Threats to Ocean Life
海洋酸化有什么危害?
你能找出污染物吗?
Task 1
海水酸化,水母独霸
跟踪导练(四)
阅读理解
跟踪导练(5)
我国农田土壤酸化现状及影响
单项填空精选练习100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