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耳后注射利多卡因治疗耳鸣的疗效分析

2020-09-10吴玉建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0年11期
关键词:利多卡因疗效分析

吴玉建

摘要:目的:分析耳后注射利多卡因治疗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8年8月起,至2020年8月共搜集病例资料88例,将以上耳鸣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处理,对照组(n=44)在鼓室内注射利多卡因,而实验组(n=44)在耳后区域注射利多卡因,利用TEQ评分量表测量患者治疗前后的耳鸣情况,计算治疗有效率,再分别进行差异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TEQ评分差异并不显著(p>0.05),治疗后实验组(10.23.8)显著低于对照组(13.34.2),t=9.433,p<0.05;对比治疗有效率,实验组42例(95.45%)显著优于对照组35例(79.55%),X2=10.231,p<0.05。结论:在耳后区域注射利多卡因治疗耳鸣的临床效果明显好于鼓室内注射效果,即治疗有效率相对更高,患者耳鸣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应当加以推广。

关键词:耳后注射;利多卡因;耳鸣;疗效分析

耳鸣是听觉神经系统的常见病之一,指的是患者可以自主感觉到外界环境没有的声响,老年人患病率相对更高。耳鸣的病因相对复杂,在临床上可能为许多疾病的并发症,同时也是一些严重疾病的首发症状,患者可能表现为单侧或双侧的持续性或间歇性耳鸣,耳鸣时产生的声音感觉各种各样且在音调上也存在明显差别,部分耳鸣患者可能伴随听力下降的情况,焦虑等不良情绪也会加重耳鸣症状。我国医疗水平不断提高,经纯音测听等多种听力学检查可明确疾病情况,耳鸣3-6个月是治疗的重要时期,为此患者应当尽早诊断并尽早治疗。目前临床上常用血管扩张剂、钙离子拮抗剂以及耳鸣抑制等药物进行治疗[1],但不同治疗方法产生的治疗效果也不尽相同,为探究耳后注射利多卡因治疗耳鸣的临床疗效,本次研究以鼓室内注射为对照处理,对88例患者(2018.8-2020.8)展开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88例耳鸣患者全部选自2018年8月-2020年8月,随机分组并给予不同区域注射处理,对照组(n=44)在鼓室内注射利多卡因、实验组(n=44)在耳后注射利多卡因,针对一般资料做差异分析(差异不显著p>0.05),具体数据为:实验组中男性23例、女21例,平均(49.32.3)岁,平均患病(1.20.5)年,单侧29例、双侧15例;对照组男26例、女18例,平均(54.32.7)岁,平均患病(1.50.4)年,单侧及双侧分别为27例与17例。以上患者均符合耳鸣临床诊断标准,自愿参与研究,已经排除了听力明显受损以及鼓膜穿孔的患者。

1.2方法

1.2.1对照组:帮助患者采取侧卧位并行鼓膜刺穿处理,将利多卡因注射液(山西晋新双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H11022295)0.5ml2%缓慢注射进鼓室内,1次/d,10d/疗程。

1.2.2实验组:帮助患者采取侧卧位后对耳后区域进行消毒,准备2ml利多卡因注射液分两次注射,先在耳后沟处注射0.5ml再将针尖刺入,缓慢注射剩余药物,1次/d,10d/疗程。

1.3观察指标

1.3.1TEQ量表评分:根据患者耳鸣持续时间等项目评分评定患者耳鸣严重程度,分数越高表示耳鸣症状越为严重。

1.3.2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有效的标准为患者耳鸣症状消失且一段时间内不再复发,对工作及生活无负面影响;治疗有效的标准为患者量表得分明显下降,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耳鸣症状无好转且持续加重为治疗无效[2]。

1.4统计学方法

以()表示TEQ评分这一计量资料,经软件SPSS 21.0做独立t检验,以(n,%)表示治疗有效率这一计数资料,对组间差异做X2检验,统计结果以p<0.05表示差异显著。

2.结果

2.1TEQ评分分析

药物注射前前两组TEQ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实验组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

2.2治疗有效率分析

实验组中显著有效及有效共42例,对照组35例,实验组有效率明显更高且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利多卡因是一种酰胺类药物,患者发生全身性反应的可能性相对较小,少数可能出现过敏反应,不同区域给药的效果存在一定差别。相较鼓室内给药而言,耳后给药是一种新型给药方式,药物可以通过患者乙状窦进入淋巴囊中从而保持较高的浓度,耳后动脉对药物的吸收效果更好,为此被廣泛应用在耳鸣治疗中[3]。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对比TEQ量表评分,治疗前两组差异并不显著,即p>0.05,而治疗后实验组(10.23.8)明显低于对照组(13.34.2),差异显著(t=9.433,p<0.05);对比治疗有效率,实验组共42例(95.45%)显著优于对照组35例(79.55%),差异显著(X2=10.231,p<0.05)。这一结果充分说明在耳后区域注射利多卡因注射液的患者在治疗后TEQ量表得分明显更低,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更高。

综上所述,相较于鼓室内注射的治疗效果,在耳后区域注射利多卡因治疗耳鸣的临床效果更好,治疗总有效率相对更高,对改善患者耳鸣临床症状具有重要意义,其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孟庆达.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与利多卡因耳后筛区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伴耳鸣的价值体会[J]. 中国医药指南, 2020, v.18(09):159-160.

[2]龚宝明, 冯宣付. 耳后注射糖皮质激素及利多卡因治疗耳鸣的研究进展[J]. 医药前沿, 2018, 008(028):5-6.

[3]黄艳, 傅敏. 耳后注射利多卡因治疗耳鸣的疗效观察[J].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8, v.32;No.467(15):20-23.

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  山东菏泽  274000

猜你喜欢

利多卡因疗效分析
结膜下注射利多卡因对全麻斜视矫正术中眼心反射发生率的影响分析
利多卡因还有这个副作用千万注意
加拿大警示2%利多卡因凝胶婴幼儿严重副作用的潜在风险
腹腔镜睾丸固定术治疗小儿腹腔型隐睾的疗效分析
经皮肾穿刺治疗梗阻性肾积水的临床疗效分析
不同出血量采用小骨窗开颅与常规骨瓣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对比研究
3.5%利多卡因眼用凝胶的研究进展
静脉用胺碘酮治疗顽固性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
胶原酶溶解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2769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