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民航监理发展思路探讨
2020-09-10张玉芳
张玉芳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航空市场正不断处于增长状态,民航事业得到持续、快速和健康的发展。监理作为民航工程建设的监督管理者,面对民航发展新形势,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及挑战。本论文介绍分析了我国民航发展现状,总结了目前民航监理行业面临的困难,基于两者研究新形势下民航监理转型发展的方向,提出转变监理模式和监理手段,利用创新监理手段向全过程监理转型。最后,提出新形势下民航监理转型所需的动力保障措施。
关键词:新形势;民航业;监理模式;监理手段;机遇及挑战
中图分类号:F562.6 文献标识码:A
进入21世纪,数字化转型、智慧化发展是全球发展大趋势。国家提出发展交通强国战略,民航局发布“四型机场”建设行动方案,以及我国西部大开发,都促使我国民航行业进入蓬勃发展的状态,为满足发展需求,也为民航行业指明了其发展方向,坚持数字化转型、智慧创新发展。因此,监理单位也要创新管理理念,主动向前介入、向后延伸,应用信息化和智慧化等新技术提升监理工作模式和手段,满足民航发展监理要求。所以,本论文就民航行业发展现状,分析总结目前交通强国中民航强国、四型机场、山区机场建设的特点、要求、困难点,研究现有民航监理的不足,针对其不足及要求,探讨民航监理模式及监理手段转变的方向及措施。最后,针对其措施,提出了民航监理转型发展所需的政策、监理企业、相关单位对其的支持和保障措施。
1 民航行业现状
(1)我国提出加大建设创新型国家,明确了交通强国发展战略,民航作为我国战略性先导性产业,是交通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传统要素向创新驱动转变,深入贯彻民航行业创新发展理念是推动交通强国战略的有力支撑[1]。同时,民航监理作为民航业发展的主力军,是民航项目建设责任主体,监理单位必须创新管理理念,顺应交通强国战略,抓住数字化的机遇,进行创新变革,实现腾飞。
(2)2020年,全国各行业逐渐开始第十四个五年建設方案,民航局由1月制定及发布了中国民航十四五建设(四型机场建设),谋划了四型机场建设的目标、任务和路径,提出建设以“平安机场、绿色机场、智慧机场、人文机场”为核心的四型机场的新理念,其中智慧机场建设是四型机场建设中的关键抓手,并明确了2020年-2025年是全面推进和深化提升阶段[2]。因此必须全面理解智慧机场的核心要义,加快推进智慧机场建设。1)将智能化、数字化、智慧化贯穿智慧机场的建设过程;2)善于运用新技术(大数据、互联网等)代替传统机场建设手段。因此,在民航行业发展的新形势下,民航监理更应该充分聚焦四型机场建设、改变思路,更新理念,不断提升监管效能,保证工程质量,推动民航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健康发展;
(3)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对航空运输业的需要越来越大,机场设施建设随之进入蓬勃发展的时代。然而,我国许多城市位于山区和丘陵地带,开山填谷、平山造地成为许多机场工程必不可少的措施。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一步展开,还会出现更多这样的机场建设工程。因此,针对这些地区的特点,机场工程建设和监督管理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地质复杂、条件艰苦、工序繁忙、连续作业等特点,施工现场安全事故和人员伤亡事件经常发生。传统的施工监理手段势必是不适用于以后民航发展大趋势的,民航监理应该转变监理手段,利用科技创新努力避免民航监理安全意外的发生。
2 新形势下民航监理发展对策
面对民航发展新形势下,探讨民航监理发展对策,研究转变监理模式及监理手段是民航业适应大趋势发展必要措施。
2.1 监理发展模式
在如今推行的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机场建设发展过程中,狭义的施工过程监理已不能满足建设单位的需要,监理的内容和范围都应有所变化。除了秉承传统的监理职能以外,还应该大力发展咨询服务业务,充分体现其高智能技术服务的特点,真正实现全过程管理和全环节控制。
监理单位应积极参与前期建设环境和条件的调查和分析、项目规划的组织、管理和论证,并参与项目建议书编制工作以及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工作。首先,监理单位需编写勘察阶段项目管理规划;其次,编写项目设计阶段的管理规划;然后,需编写勘察任务书以及下一步的项目监督方案;最后,监理单位需组织勘察验收及提交勘察成果技术。监理单位也需积极参与设计方案的研究并实现设计方案的优化,审核最终设计成果,为工程的质量、进度、投资提供前期保障;建设过程中严格把控工程项目的安全和质量,实现进度和投资方案优化,确保工程项目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参与项目后评估,验证项目各功能的使用情况,参与运行管理和资产管理等等。
2.2 监理发展手段
从传统意义来说,监理活动的开展,主要是通过现场监理人员的巡视、旁站来实现的。四型机场建设发展理念,要求民航监理必须突破传统观念,以及山川河谷、纵横交错等地理环境较差的民航建设项目地带,必须积极利用科技化、智能化手段实现对工程项目的过程监督和管理,保证服务质量,保障工作安全,提高工作效率。应充分利用BIM技术(建筑信息模型)进行智能监测;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采集手段和通信技术手段,增加监理对民航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强化对其控制、预警措施。
(1)构建数字化施工信息监控平台,实现管理手段信息化。通过在仪器上安装监控及传感器来获取施工工艺信息,和通过在现场安装摄像头来获得场景画面,最后通过传输仪器将相关信息传输到室内的监控平台。从而及时掌握指定区域的工程薄弱点,使得监理工作更加精准、快速,更有针对性,同时也节省了人工管理成本。
(2)构建安全预警平台,实现安全信息智能化监控,实时显示建设现场施工现状,实现全场安全动态监控。例如利用BIM、物联网技术,建立“人、机、料、法、环”安全预警平台,针对施工建设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进行预警,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工程的安全管理。
3 民航监理发展动力保障
新形势下民航监理未来的转型和发展,必定离不开社会各方的支持、帮助和保障。
3.1 政策保障
(1)政府主管部门应积极倡导和推动民航监理实现转型发展,建立合理的容错机制和免责机制,给监理企业在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方面预留一定的空间,使之勇于探索,敢于实践。
(2)鼓励监理企业开展科研创新工作,建立监测仪器折旧政策、新产品财税返还政策等,鼓励民航监理企业研究开发仪器设备。通过减税、免税、征税等相关政策,鼓励监理企业开展科研创新工作。
(3)不可避免的需要加大对监理企业转型的财政支持,通过财政补贴、发放项目资金,引导监理单位加强技术创新、人才引进,加快监理企业自主信息化建设和创新管理,加快推进监理企业数字化升级及智慧化发展。
3.2 行业支持
民航监理行业应完善顶层设计,引进、培养和储备一批高端技术人才,以满足智能化监理的需要,为四型机场建设以及山区机场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3.3 企业帮助
建设单位应积极支持和关爱民航监理行业的发展,建设新型科技化民航监理企业,合理提高监理单位的报酬,支持民航监理企业创新转型发展,更好的保障民航工程的质量。
4 结论
民航工程监理行业作为我国民航强国建设路途中的主力军,要站在时代的前列,迎接新一代航空运输系统发展带来的机遇,通过创新监理模式和监理手段,积极利用科技化、智能化手段实现对工程项目的过程监督和管理,保证质量,提高效率。充分体现其高智能技术服务的特点,真正实现全过程管理和全环节控制。
参考文献:
[1]李小鹏.加快建设交通强国[J].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0,30(04):7-9.
[2]民航局发布《四型机场建设导则》[J].民航管理,2020(1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