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 知识观和本体论的创新发展
2020-09-10陈丽
陈丽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与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技术委员会主任
后疫情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教育创新实践的重要支撑空间。互联网不仅具有媒介的传播功能、平台的共享功能,还是一个跟物理空间和人类社会关系空间相对应的、全新的信息空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育行业的深度融合应用,互联网正在推动教育教学变革。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们受委托开展互联网在“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大规模在线教育实验中作用的研究,有两大发现:一是原有的远程开放教育体系,包括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开放大学、电大,已经成为高等教育领域最先接触互联网、最具有互联网思维的一个群体,他们在“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中成为校内教育教学某种程度的支撑。二是当互联网成为一个新的教育教学空间后,正在改变原有学校教育体系的某些特征。
我今天要提出并试图回答的问题是,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除给我们提供了优化教育教学、破解教育矛盾、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新空间、新途径外,还对人才培养目标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即它不仅仅提供了好的工具,在影响社会的同时,还对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过去,我们把功夫都花在利用技术强化原有实践上,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关注得不是特别多。
新时代,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呼唤各级各类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改革。
知识回归现象及其内涵
要想破解这个时代对人才培养目标提出的新要求,不仅要把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作为手段,还要研究这类技术对教育产生的最根本问题的影响是什么。
什么是知识?知识的内涵是什么?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进化,知识生产和传播的方式经历了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从原始社会的口耳相传、农耕社会的师徒传承,到后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的学校教育,知识的内涵、载体、生产方式和传播方式都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且与教育组织形态和服务方式的发展与变化相辅相成。当前,教育又在经历一次历史性的变革,其中最根本的变化是知识从精加工的符号化信息回归到全社会的人类智慧。
学校教育中的知识是人类智慧的提纯部分。为了更好地通过学校传播知识,人类对智慧进行抽象化、结构化、逻辑化和文字化处理,将知识固化在书本中。此时的知识是挖掘类知识和建构类知识。
互联网把各种类型的人类智慧汇聚、共享,在互联网环境下,知识的内涵发生了变化,知识形态、知识生产和传播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这个时代产生了一种新的知识类型——生长类知识。技术日新月异,只靠原来的挖掘类、建构类知识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生长类知识应运而生。
此时,知识的存储是网络化的、多模态的。知识不再是一种静态现象,而是一个网络现象。知识的生产不再是个体经营的生产,而是群体智慧的汇集。这个群体甚至包括机器。过去,人类是先生产知识,再传播;今天,在互联网环境中,知识生产和知识传播在同一个过程中发生。过去,生产者和传播者不是一个群体;今天,生产者是传播者,生产者也是受益者。这是互联网环境下所特有的现象。个人知识增值的方式也因此发生了变化。
基于此,我得出的结论是:互联网丰富了知识的内涵和类型。它既包含了以线性静态知识、抽象原理知识、分科系统知识、规定共性知识为主的传统知识观,又涵盖了以网络动态知识、境遇操作知识、综合碎片知识、灵活个性知识为主的网络知识观。正如联合国报告《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对知识的重新定义:信息、原理、技能、态度、价值观等都是知识。报告还特别提到,教育的发展趋势是从传统教育机构,转向混合、多样化和复杂的学习格局,实现正规学习、非正规学习和非正式学习,让学校教育和正规教育机构与其他非正规教育经验开展更加密切的互动,且这种互动要从幼儿阶段开始,延续终生。
“互联网+”时代教育的新本体论
联通主义学习理论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新理论。这个理论特别强调学习是认知网络、概念网络和社会网络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我们认为,联通主义学习的主要原则是:在学习和知识存在于多样性的观点中,学习是一个与特定的节点和信息资源建立连接的过程,它不仅是消化知识的过程,也是创造知识的过程;学习也可能存在于非人的应用中,学习能力比当前所掌握的知识更加重要;在理解中,认知和情感的整合非常重要,学习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学生“做事情”的能力。
教学要构建促进联通的生态网络。学习的结果不仅是学到别人的经验,还要建立一个和自己相关的、优质的信息源,二者共同促进自己的业务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话题不断生成,核心概念逐渐涌现,课程社会网络关系逐渐出现多中心,活跃学习者逐渐获得新的能力,如交互能力、整合能力、选择能力等。
在此研究基础上,我们去年提出了一个新思想,即教育本体論。教育的本质是什么?这是教育哲学界领域的一个重要命题。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关于教育本质的认识不断发展,从早期认为教育的本质是思维本体论——主观世界认识客观世界,到后来以杜威为代表的教育哲学家提出新的教育本质——生成本体论,即每个个体所认识的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都是不同的,再到今天互联网进入教育,对人帮助最大的是联通。所以,教育的本质不再只是思维本体论和生成本体论,还有联通本体论。这三者之间不是替代关系,而是发展关系。
知识观和本体论创新发展的启示
新的知识观和新的本体论给教学变革带来的启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学习方面,绝不是仅用手段传得快、共享得多,而是要产知识,解问题;在教学方面,教师把课讲好是最低要求,还要给学生搭支架、创情境;在课程形态方面,除社区形态外,还要有动态;在评价方面,要有产出和倾向。
新的知识观和新的本体论对构建新教育体系也很有启示:在空间方面,不再只是物理空间,还有网络空间;在方式方面,除正式学习外,还包括非正式学习;在资源方面,不仅是已有的自建资源,还包括全社会各类教育资源;在体系方面,不只是学校公立教育体系,全社会都能为人的发展提供服务,所以是多元的、共制的。
新知识观和新本体论对教育服务模式变革的启示则体现在:我们要从供给驱动型的教育服务,逐渐向消费驱动型的教育服务转型,特别是高等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教育;我们要提供适合学习者所需的内容,用学习者适应的方式来提供服务。特别是除关注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作为手段外,更要关注新的空间引入后,对教育根本性问题的变革,即新的知识观、教育观、教学观、学习观都要发生改变。
约翰·杜威一百年前曾针对美国的教育改革说过一句话:“如果我们仍然以昨天的方式教育今天的孩子,无疑掠夺了他们的明天。”我想借用他的句式说:“如果我们仍然用昨天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来教育现在的学生,即使很好、很熟练、很炫地应用了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技术,也不能培养出面向未来的拔尖创新人才。”我认为,技术对“互联网+教育”、对教育的影响绝对不只是手段,我们要重构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不仅是手段方法的变革,更是理念思想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