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音乐鉴赏课中情境教学模式的构建

2020-09-10孟寅

高考·下 2020年11期
关键词:鉴赏课高中音乐情境教学

孟寅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音乐课堂成为发展学生综合素养的主阵地。在高中开设音乐鉴赏课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还可以帮助学生释放学习上的压力,调节心理状态,实现全方面发展。近年来,随着社会对音乐教育的关注,如何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成为音乐教师面临的难题之一。本文将就高中音乐鉴赏课中的情境教学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策略。

关键词:高中音乐;鉴赏课;情境教学

音乐鉴赏课是一门考验学生审美能力、欣赏能力的课程,需要学生在课堂中活跃思维、提高参与度才能完成学习任务。在音乐鉴赏课中引入情境化教学,构建情境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增强音乐鉴赏课的育人价值,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音乐鉴赏课中的一些抽象内容,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学习兴趣,在音乐鉴赏课中学会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以下将从三个方面探讨应该如何在音乐鉴赏课中创设教学情境,提高高中音乐鉴赏课质量。

1.创设语言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中,诗词歌赋就是以语言为载体用来表现音乐的艺术形式,这充分说明了语言是音乐的基础,语言是音乐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语言在音乐鉴赏中的作用不仅表现为对音乐作品进行全方位地分析,还包括对音乐作品的传播和欣赏,在实际情况中,主要表现为语言与情感之前的联系。对于高中学生而言,教师创设一个良好的语言情境可以让他们在一个活跃的语言环境中感受音乐情感,可以让他们从语言中领会音乐的魅力。在实际情况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音乐作品来设计不同的语言鉴赏关键词,然后给学生创设一个有效的语言情境,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鉴赏音乐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利用语言情境来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情感意识,引导学生体会音乐作品中的情感[1]。

2.创设故事情境,丰富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高中学生还正处于想象力丰富的青春时期,他们的好奇心非常强。因此,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故事情境来引导学生提高对音乐作品的认知,通过丰富学生的音乐想象力来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在实际情况中,音乐非常抽象,教师要想学生理解音乐作品中的主旨大意、情感内容,单单只靠语言情境是不能引导学生进入一个深度鉴赏环境的,只有让学生聆听作者故事、音乐故事的情况下才能让学生进一步对音乐提高理解[2]。同时,音乐鉴赏的最重要条件就是鉴赏者要学会想象音乐作者当时的情境,因此,教师要利用学生的想象力来发挥学生的审美潜能。在实际情况中,教师首先可以在课前准备一些具有传奇色彩的故事,然后在课堂中讲述故事,让学生通过故事去探索音乐主题,引导学生通过故事情境提高注意力,发展鉴赏兴趣。例如在人音版《音乐与人生》鉴赏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草原小姐妹》、《第六悲怆交响曲》两部音乐作品来引导学生初步认识音乐要素以及其艺术作用,引导其鉴赏:认识与音乐之间的多元内在联系。在课前,教师可以收集一些关于琵琶协奏曲、柴可夫斯基相关资料,尤其是《第六悲怆交响曲》的作者柴可夫斯基的生平资料,为在课堂中讲述故事做准备。在《草原小姐妹》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述故事:这部作品根据蒙族少年在恶劣天气下保护公社羊群的故事改编而成的,在创作该曲目时正是“四人帮”时期,由于该曲目是由琵琶和西洋管弦乐器结合的音乐作品,该曲目被搁置了许多年才被重新呈现。在《第六悲怆交响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第六悲怆交响曲》为基础来讲解柴可夫斯基所处的时代背景故事:沙皇暴力血腥通知的时期,人民生活贫困,社会动荡,柴可夫斯基痛苦彷徨,十分悲观。教师还可以讲解一些柴可夫斯基的生平趣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音乐与人生的关系。

3.创设多媒体情境,展现多层次的音乐美感

信息化时代的发展给高中教育帶来了无限可能性,也给高中音乐鉴赏课带来了契机。教师可以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中利用多媒体来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到形象化的音乐内容,引导学生在视觉、听觉上感受音乐的魅力。在音乐鉴赏课中应用多媒体技术还可以让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对于高中学生而言,这类具有创新性元素的音乐课程是最具有吸引力的课程[3]。在实际情况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动画、音乐,用PPT形式来展示音乐的美感,用互联网中的图片、视频来展示音乐艺术的美妙,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现在的高中学生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丝竹乐器”大多缺乏了解,他们认为这些文化元素与生活毫不相关。因此,教师在进行《丝竹相和》音乐鉴赏教学的时候,可以以《中花六板》、《娱乐升平》两首丝竹演奏曲目为基础,通过多媒体来播放关于丝竹乐器的发展历史。同时,由于该课内容与苏州有着联系,教师可以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苏州的历史悯人、文化遗产等等,还可以用影视的形式播放苏州评弹,结合江南地区的民间乐器来引导学生加深对传统音乐文化的认知。

4.创设景物情境,帮助学生体会音乐内涵

在高中音乐鉴赏过程中,景物、环境可以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基于此,在实际的高中音乐课堂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意识,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与音乐内容相关的课堂环境来引导学生体会音乐中的情感,帮助学生感受音乐元素。对于高中学生而言,真实的景物情境更能激发他们内心的情感共鸣。在实际情况中,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的环境布置:第一,物态环境的布置,通过在课堂中放置一些与音乐曲目相关的实物,帮助学生体会音乐情感。第二,利用心理暗示,引导学生在心理上感受情境,体会音乐内涵。在高中音乐鉴赏课堂中,物态环境的布置更能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深入应用此教学手段来提高鉴赏课堂的效率和质量。具体策略如下:首先,教师应该做好教学前准备,在教学前研究好相关音乐曲目,分析音乐中的情感以及景物所代表的含义等等。其次,教师应该让学生去提前准备物态环境的素材,引导学生深入体会音乐中关于该素材的内涵。在这个物态环境的布置以及展示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与音乐曲目相同的物态环境来帮助学生体会音乐风格、音乐情感,让学生理解音乐的内涵。例如,在人音版《京剧大师梅兰芳》鉴赏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去收集关于京剧文化的素材,如脸谱画、梅兰芳穿京剧服装的照片、唱京剧用的道具等等,然后将这些素材放置在课堂中,在进行深入鉴赏的时候以实物为鉴赏基础增强学生的情感共鸣,提高学生的鉴赏意识。

5.创设表演情境,给予学生真实的音乐体验

从艺术角度来看待鉴赏课堂教学,我们发现往往只有最真实的、最具有情感的情景才能让学生感受到音乐,而要实现这一目的除了语言情境、物化情境以及多媒体情境等,还有一种更为有效的方式,那就是教师给学生创设表演情境,让学生通过表演来体会音乐情感、音乐内容。在创设音乐情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音乐剧表演、舞台剧表演、歌剧表演、情景式表演等等方式来感受音乐内涵,提高鉴赏能力。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在课堂上表演是一种非常放松的活动,他们非常愿意参与到表演活动中,希望从中得到乐趣。因此,在实际情况中,教师在创设表演情境的时候要多研究音乐教材和学生的课堂情绪,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在表演活动中真正收获乐趣和鉴赏知识。例如,在人音版《醇厚的中原韵》鉴赏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通过音乐MV来欣赏《孟姜女哭长城》曲目,然后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让每一个学习小组都来分析该曲目中的“孟姜女”形象以及音乐旋律。在学生结束讨论后,给学生布置课堂即兴表演的任务,让小组成员们简单地讨论表演形式和台词,然后到讲台上进行“孟姜女哭长城”的剧目表演。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应该限制学生的想象力,要支持学生在表演实践中的创新,要引导学生通过表演感受孟姜女的悲伤,体会《孟姜女哭长城》这一曲目旋律的压抑和悲伤,进而提高鉴赏能力。

结语:综上所述,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中创设情境进行教学是现代音乐教育的发展趋势。时代在发展,学生的认知规律也在发展,我们需要寻找更适合学生、更有利于学生的教学方式,而情境化教学法可以实现这一目标,可以有效提高鉴赏课的教学效率。因此,在实际情况中,教师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给学生创设一个有趣的音乐情境,让音乐鉴赏课充满活力,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音乐知识,感受音乐魅力。

参考文献

[1]姜雪.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情境创设研究[J].亚太教育,2019(12):73.

[2]依东洋.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J].黄河之声,2019(08):89.

[3]易文.艺术创作和艺术接受的情境统一性——以一堂“图谱”音乐鉴赏课为例[J].北方音乐,2019,39(10):14-15.

猜你喜欢

鉴赏课高中音乐情境教学
新课标下中学音乐鉴赏课的改进与实践
课改新时期高中美术鉴赏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音乐鉴赏课之我见
新课改下如何打造优质高效的高中音乐鉴赏课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