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战略管理视角下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分析

2020-09-10尹淼

商业2.0-市场与监管 2020年11期
关键词:中小企业内部控制

尹淼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中小企业获得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并在国家整体实力不断增强的同时获得了大量的机会,中小型企业数量呈逐渐递增的趋势,同时企业以经营模式灵活、规模小、创新理念突出等众多优势,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但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趋势下,市场竞争变得日益激烈,中小型企业在此过程中存在问题。为此本文主要堆在战略管理视角下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进行分析。

关键词:战略管理视角;中小企业;内部控制

中小企业作为市场上的重要力量,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推动作用。但是,中小企业仍然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因此,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于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尤为关键。

1.中小型企业在发展期间拥有长远战略眼光的意义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迅猛地发展,但是由于中小企业管理者企业战略思维不足,无法从长远角度对企业工作进行规划,短期的战略作战模式只能为企业带来短期的经济效益,对企业长久发展起不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在市场经济的内在驱动力发生改变,中小企业为能在此背景下长久发展,必须从战略视角下思考企业未来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对于企业发展拥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应该考虑到企业需要向信息化、网络化方向推进的迫切需求,同时中小企业将会在未来面对信息革命、技术革命的挑战。因此,企业必须在当下根据国家提出的供给侧改革要求,了解自身的优势,改变供给关系,优化内部产业结构,建立现代管控制度,在改革过程中考虑到多样化人文环境以及多元产权关系对企业发展形成的制约,需要从企业可持续发展层面对企业未来工作进行定位,并完成战略性部署。

2.中小型企业发展期间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2.1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有效建立不够重视

中小企业管理层对于内部控制的有效建立起着决定性作用,但部分中小企业管理者水平水平较低,缺乏专业的管理培训。宋宝连(2017)提出目前国内企业内控管理意识不强,部分企业存在较大的内控漏洞,并且企业没有相应的监管制度,导致内部控制无法有效实施。并且中小企业家的思想对企业经营活动具有支配作用,但这意味着不能对政策的合理性做出正确的评价,不能有效地干预中小企业企业家的决策。

2.2内部控制意识薄弱

部分中小企业管理者凭个人经验管理企业,缺乏内部控制管理的观念和意识,认为财务部门加强预算和资金控制,加强流程和单据的审核即可。多数中小企业领导人经营管理权过大,任人唯亲,有问题不深究,内控制度未覆盖所有的部门和人员,未渗透到整个业务领域和各操作环节。此外,在管理中为图方便、灵活,如存在会计、出纳、审核等不相容职务事项均由一人包办现象,认为这是提高效率、信任员工的表现;库存材料的出入库不走相应的程序,或事后再补,内部控制缺乏严肃性和权威性,认知存在偏差,在内部控制的设计上也是片面和不完善的,没有全员参与的意识。

2.3内部监督机制缺乏合理性

首先,部分规模较小的企业为了控制经营管理成本,并未在企业内部设置监督部门,监督工作通常由财务人员兼任,专业性不强而且与本职工作产生冲突,监督结果的准确性和独立性难以保证。其次,缺少可靠的监督机制,监督机制通常情况下包括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两个部分,日常监督主要针对企业的日常内部控制活动,专项监督则是指从发展战略、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等方面进行监督,日常监督工作往往由领导判断决定,所设监督机制形同虚设,尤其是专项监督,因其发生风险概率较低,企业管理层对其的重视程度不足,进而中小企业一般选择直接承受或规避的方式。

3.中小型企业从战略管理层面出发进行内部控制的相关措施

3.1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中小型企业应该在发展过程中意识到内部控制对其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需要从战略管理层面合理地完善内部管控制度,同时还应该将内部管控模式,向民主化、人性化、高效化、系统化方向转变。考虑到内部控制工作执行情况直至影响到企业各项工作的执行效果。为了能够保证企业各项工作可以按照设定的流程推进,降低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事故的概率,需要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内容,加强内部控制运行的监管力度,保证内部管控工作可以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3.2加强内部控制管理

中小企业在战略管理创新过程中,需做好内部控制管理创新,通过实施内部控制,实现企业内部各部分资源的合理配置,避免发生资源浪费的现象。第一,树立较为良好的内部控制意识。中小企业需要了解自身业务发展情况,制定适合的战略管理计划和目标。内部控制在宏观层面的推进,可以更好地在企业中进行有效实施,同时,内部控制的价值和作用也可以通过事前预防和控制、事后监督等方面来实现。并且,企业必须整合其战略管理目标,以确保所有部门以及员工能够有效定义企业发展目标,以及具备实现这些目标所需要的技能。第二,优化内部控制制度。在优化内部控制制度的过程时,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必须承担自身责任,分析公司的发展方向,确保有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内部控制的相关工作。

3.3建立合理的内部控制监督机制

具备条件的中小企业,可以设立内部审计部门,配备相应的岗位,提高内部控制监督的独立性和有效性。要重视对内控制度的日常监督和定期评价,实现不相容岗位相分离。当中小企业业务流程发生重大变化,如签订重大合同、引进新技术、设立重要岗位时,要通过风险评估来识别企业内外部是否存在重大风险,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4.结束语

我国中小企业需要在发展过程中意识到市场环境发生的改变,采用动态视角关注国家对经济作出的规划,結合企业自身运营情况以及持有的资源,从战略层面出发建立长久的发展目标,做好各阶段工作的设定,意识到内部控制对企业长久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发现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诸多问题,健全内部控制制度采用科学的管控模式让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借此突破发展瓶颈。

参考文献:

[1]李居英.我国企业内控及完善措施[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5(11):40-41.

[2]林颖.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5(3):111-112.

[3]安丰深,王大维.中小企业构建内控机制的困境及破解[J].会计之友,2015(1):53-54.

猜你喜欢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
互联网形势下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探究
中小企业信贷可得性研究综述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小额贷款助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