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市值管理中的若干问题及改进建议
2020-09-10季小龙
摘要:我们往往看到,如果以资产、营业收入等指标排名时,国企上市公司的排名靠前,但如果综合市值指标排名,国企上市公司的排名往往会下降。当然,盈利能力不强是主要因素,但缺乏有效的市值管理导致与西方同业公司相比估值偏低也是另外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基于此,以下对上市公司市值管理中的若干问题及改进建议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若干问题
随着中国市场自由化进程加快,资本市场日益成熟,尤其是自2005年8月以来,将市场管理视为上市公司主要任务之一的思想日益得到认可、接受和重视。除了市场管理事件的共性之外,上市公司根据各自的行业特点,如b .宏观经济的依赖性、组织结构的复杂性、工业周期、产品形式等,各有特点。这些功能部分提高了投资者对行业的认识,使企业的业务难以理解。如果不加以注意,可能会导致长期市值低于国内价值的增值建议。
1.市值管理的必要性
在我国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上市公司的市值表现与公司股东利益密切相关,但是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存在弱有效性以及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这往往会导致公司在市场上的价值不能真实反映其内部价值。因此,上市公司须要通过对公司的市值进行管理来解决二者之间的偏差(陈亚蕊,2018)。从价值管理发展过程的角度来看,上市公司的目标逐渐从股东价值管理转向了市值价值管理。这也意味着企业逐渐从价值创造向价值经营转变,这也是价值管理转变的重要基础。依托企业市场的宏观经济价值管理将逐步形成完整的理论结构,成为企业全新的管理理念。
2.市值与市值管理
市值也就是股票的市场价值,包括股票的发行价值和买卖价值,计算公式为市值=股价×股本市值是公司真正价值在市场上的体现,即市场对企业未来发展的预期和对现有利润的反映。市值管理基于稳定市值、提升市值的目的,通过制订公司战略规划、完善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维护投资者关系管理等手段的运用,把企业的价值创造、经营与传递有机联合,公司的内在价值合理表现为外在股价,从而努力实现从内在价值出发来支撑市值最大化的一种管理活动。
3.市值管理中的若干问题
3.1缺乏有效的市值管理工具
中国在2015年底发生股灾时,当时证监会鼓励上市公司回购,但这种行为似乎在监管部门的要求下,并非市场自发的行为。从事后结果来看,回购的规模偏低,象征意义大于实质意义。此外,还存在一些当时公开承诺回购的公司,并没有履行承诺,只是忽悠投资者。在股价严重偏离企业内在价值时,国企上市公司缺乏对合法、合规的市值管理工具的合理应用,往往被动等待监管层的救市政策,而不是主动采取相关举措以应对上市公司股价非理性的波动。
3.2认识有偏差
近年来,许多上市公司引入了市场管理体系,成为中国市场的重要课题。并且随着市场管理体系的出台,许多上市公司进行了跨国转型,与互联网等新技术建立了联系,从而大大提高了公司的经济水平。但是,不可否认,市场上也有很多市场管理的旗帜,都与欺诈性的陈述、内幕交易等有关。由于市场管理是一个新概念,许多上市公司也有一些行业需要克服认知偏差。而且由于市场的概念不明确,其中许多行为仍不清楚,很可能被监管机构忽视。这也导致许多上市公司对市场管理有一种看法,即很难准确、全面地了解中国经济市场目前的市场管理,这对促进市场经济和可持续市场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3.3驾驭资本市场的能力尚待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资本市场从无到有。尤其是近20年以来,对市场化资源配置的需求日益增加,中国资本市场逐步成长壮大。目前,作为国际金融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中国资本市场年融资、并购规模已居世界前列。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上市公司对资本市场的驾驭能力仍显不足。首先,国企上市公司对资本市场的游戏规则研究不够,缺乏资本市场运作经验。公司上市之后,仍和过去一样,聚焦生产、经营以及管理等具体事务,在资本市场方面缺乏明显的路线图;其次,利用资本市场的能力尚待提高。主要表现在融资手段单一,境外筹资能力较弱。
3.4伪管理盛行
一些上市公司通过将公司市值与股票市场管理等同起来,利用不合理的策略控制公司的短期股票价格,操纵二級市场,实现短期效率。这不仅是对中小投资者利益的贡献率,也是对资本市场的践踏。不容否认的是,相当一部分股份公司和私营部门在目前的经济市场上经营,这在美国被称为市场价值管理,与市场价值不同。2014年国务院发布题为“鼓励市场企业节约”的《进一步改善资本市场健康的若干设想》后,许多上市公司简单地将市场管理等同于股票价格控制,因为股票价格上涨意味着市场管理的成功和伪善的扩散。
3.5没有有效的市场管理系统
虽然许多国家已明确提出“鼓励上市公司建立市场管理制度”,但许多上市公司尚未建立,而只是被动应付。民营企业更注重市场价值管理,因为它们所处的行业往往竞争激烈,不掌握政府政策,股票价格与自身资产直接相关。当然,由于价格波动过程,他们可能会追求短期投机,而不是实际市值。与公开上市的国有控股公司不同,国有控股公司更容易获得政府优惠政策、信贷便利,因此感到国有企业的市场管理和市场管理职能得不到充分支持。国有上市公司经营者往往重视实体经济市场,资本市场管理不善,四大行为者是投资者、分析师、监管者和媒体关系。
4.上市公司市值管理问题的改进建议
4.1体制机制建设落到实处
(1)高度重视公司治理体系的建设和作用发挥上市公司是公众公司,核心的发展目标是股东利益最大化。对于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同为股东,切不可单纯以控股股东的意志替代中小股东的诉求,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上市公司意识之一。在这样的意识指导下,上市公司的战略和行为会自然而然的逐步市场化。(2)建立市场化的薪酬和激励机制上市公司应发挥自身优势,充分利用期权计划、员工持股计划、跟投计划等手段,建立市场化的薪酬和激励机制,最大程度激发企业的内在活力,将管理层和员工的利益和公司利益绑定、和投资者利益绑定。(3)强化合法合规操作的底线意识上市公司要豪不松懈地做好内部监督,提升市值的操作方法必须合法合规,坚决杜绝触及监管的不当行为。
4.2引入战投财投、丰富股东资源
择机通过协议转让、定向增资扩股等形式释放部分股权、引入同心同德具备协同效应的战略投资者和财务投资人,以此不断丰富其股东资源、提升其混改水平,为上市公司注入源源不竭的发展动力,进而实现上市公司做大做优做强。而A公司通过协议转让方式获得的资金,可用于其他产业并购,或用于购买壳资源、实现集团内部优质资源的整合上市,以此为集团再造一至两家上市公司。
4.3树立正确的市场意识
(1)做优业绩是提升市值最有效的手段上市公司要以做优业绩为最基础的要求和目标,确保资产经营基本面良好,全力实现经营业绩有稳定的、可持续的增长,实现股东预期的回报。同时,需要关注的是业绩不仅包含利润情况,也包含现金流情况,尤其是自由现金流。(2)资本运作要尊重市场规律资本市场有其内在的规律,不以某一间公司的行为而改变。上市公司的资本运作规划,应尊重规律,把握市场窗口,注资选择投资者认可的资产,融资选取投资者认可的方式。资本运作,不仅仅是做好“加法”,也要做好“减法”,必要的资产处置,是瘦身健体、提质增效的重要手段。资本运作的效果,仍然是要落实到业绩和预期上。
4.4丰富市值管理工具,促进国企上市公司合理估值
市场管理是上市公司经营理念的根本转变。在估值良好、估值良好的市值中,上市公司投资的价值等于上市公司全体股东的财富价值。当然,股票价格的上涨对市场价值的提高有直接影响。但最大化股价不是市场管理的目标,而是指公司战略、公司治理、投资者关系四个方面。在这四个领域中,可以对与企业有关的各种行政方面进行细分。市值的大小虽然与股票价格下跌密切相关,但真正的市值决策不仅是股价,而且是股票价格背后的深层因素,包括战略管理、盈利能力、增长前景、行业职位、管理团队、治理结构、投资者关系,这也为我们提供了管理市值的具体方法。
4.5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优化
优化资本结构,平衡大股东公司治理中的盈馀优势。国有资本管制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合并所有监管改革,改善公司治理,提高运营效率。私营部门上市公司可以引入战略投资和员工群体,调动所有利益攸关方的资源,促进生产企业的长期增值。
5.结束语
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工作意义重大,市值需要管理,管理要讲逻辑、讲方法,只有在工作中不断发现问题、改进问题,才能使得市值管理工作发挥出最大的效应。本文浅析了市值管理中较为常见的几个待改进之处的浅析,提出了建议,希望可以對参与这项工作的同志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倪艺丹.对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思考及建议[J].中国远洋海运,2019(11):84+86.
[2]陈科萌.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异化原因及防控机制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9(25):101-103.
[3]王臣阳.A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策略研究[J].中国市场,2019(14):53-54.
[4]张奥平.上市公司如何做好价值管理与市值管理[N].证券日报,2019-04-27(A03).
[5]罗鸿基.如何加强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02):8+10.
[6]朱庆,高晨.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现状、困境与出路[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04):13-17+56.
[7]何涛.我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J].财会学习,2018(28):149-150+155.
作者简介:季小龙,男,汉族,就读于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方向: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