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层螺旋CT在肾癌诊治中的应用价值及检出率分析

2020-09-10倪燕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0年12期
关键词:肾癌多层螺旋CT检出率

倪燕

摘要:目的:研讨在肾癌诊治中应用多层螺旋CT的价值。方法:借助回顾性方式进行此次研究,研究时段为2013年6月-2020年6月,研究对象为我院71例肾癌患者(手术或穿刺活检确诊),均给予多层螺旋CT检查;观察检出率以及患者病灶形态学情况。结果:此研究共纳入71例肾癌患者,分析组织病理学后发现Ⅰ级、Ⅱ级、Ⅲ级以及Ⅳ级患者分别为17例、30例、22例、2例;而不同病理级别患者年龄、性别等数据并无显著差异,P>0.05。分析不同病理学分级癌灶最大径、囊变坏死等指标,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各病理级别平扫CT值、相对密度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借助多层螺旋CT对肾癌患者进行诊断,不仅可有效提升检出率,还可准确评估肾癌病理分级,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多层螺旋CT;肾癌;诊治价值;检出率

近年来,在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改变等因素的联合作用下,我国肾癌发病率呈逐年攀升趋势,而在吸烟、喝酒慢性疾病等因素的推动下,肾癌病死率居高不下,对患者身心健康、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危害[1]。肾癌起源于肾实质泌尿上皮系统,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又被称之为“肾腺癌”,患者以“腰疼、尿血、咯血”等症状为临床主要表现;临床根据组织病理学又将肾癌分为Ⅰ、Ⅱ、Ⅲ、Ⅳ期[2]。目前诊断肾癌多借助血常规、生化检查、肾肝功能以及尿常规检查等方式;随着影像学手段的发展和完善,影像学技术成为目前临床诊断肾癌的主要技术[3]。为研讨在肾癌诊治中应用多层螺旋CT的价值,特将我院2013年6月-2020年6月71例肾癌患者(手术或穿刺活检确诊)纳入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借助回顾性方式进行此次研究,研究时段为2013年6月-2020年6月,研究对象为我院71例肾癌患者(手术或穿刺活检确诊),其中Ⅰ级、Ⅱ级、Ⅲ级以及Ⅳ级患者分别为17例、30例、22例、2例;年龄35-77(56.50±6.56)岁。早期无症状、仅在健康体检时发现17例(占比23.94%),出现“贫血、肝功能异常”等综合征症状共30例(占比42.25%),以“腰痛、血尿、腹部肿块”症状为主要表现共22例(占比30.98%),出现“骨痛、咳嗽、咯血”等肿瘤转移症状共2例(占比2.81%)。

纳入标准[4]:(1)经手术病理证实;(2)经肾穿刺活检证实;(3)未接受相关治疗;(4)无癫痫病史;(5)无精神疾病;(6)无认知障碍;(7)临床资料完整;(8)无精神发育迟缓;(9)患者和家属对此次研究知情且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5]:(1)合并其他恶性肿瘤;(2)合并其他并发症;(3)其他类型肾病;(4)肝肾等器官功能障碍;(5)凝血功能障碍;(6)有肾癌史;(7)癫痫;(8)严重躯体疾病;(9)帕金森病;(10)头颅CT示脑萎缩者;(11)中风;(12)强迫障碍;(13)亨廷顿病;(14)威尼克脑病或科萨科夫综合征;(15)中枢神经系统疾病;(16)抑郁障碍;(17)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1.2方法

多层螺旋CT检查:前期做好宣教,将检查期间注意事项详细告知,后对其开展上腹部平扫+双期增强扫描。叮嘱患者扫描前6-8h禁饮食,检查前半小时饮水1000ml;碘海醇做对比剂,经肘静脉注射,速度、用量控制在3ml/s和1.5ml/kg,

对比剂注射后分别在25s、60s时借助64层螺旋CT机进行扫描,其中管电压、电流分别为120kv、300mA,层厚5mm,层间隔5mm,螺距1.0。

1.3观察指标

观察肾癌检出率。

观察各病理级别患者一般情况[6]。严格遵循“WHO/ISUP核分级法”,Ⅰ级(规则小核,直径10μm,核仁小或无),Ⅱ级(轻度不规则略大核,直径15μm,核仁需在400x视野下可见),Ⅲ级(重度不规则较大核,直径20μm,核仁在100x下明显可见),Ⅳ级(畸形核,大块状,染色)。

观察各级别平扫、皮质期及髓质期CT值。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软件:SPSS 22.0,建数据库并分析,研究所涉及的计量资料借助完全随机设计的“t”展开检验并作出处理,研究所涉及的计数资料借助“x2”展开检验并作出处理,数据遵从正态分布原则,以“P<0.05”视为研究存在统计学显著。

2、结果

2.1 肾癌检出率

此研究共纳入2013年6月-2020年6月内的71例肾癌患者,经多层螺旋CT检查后肾癌检出71例,检出率为100%,無误诊、漏检情况出现。

2.2 各病理级别患者一般情况

经组织病理学数据显示,Ⅰ级、Ⅱ级、Ⅲ级以及Ⅳ级患者分别为17例、30例、22例、2例;但不同病理级别患者一般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2.3各病理级别病灶形态特征

数据显示,病理级别不同,在病灶数、病灶最大径、囊变坏死等方面均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2。

2.4 各级别平扫、皮质期及髓质期CT值比较

各病理级别平扫时CT值和相对密度指数相较,数据无显著差异,P>0.05;皮质期CT值、CT差值以及增强百分比等指标均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3、4、5。

3、讨论

肾癌发病早期较为隐匿,绝大多数患者并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仅在健康体检时发现,所以绝大多数患者在被发现时就已经处于疾病晚期,因此临床治愈率较低但死亡率较高[7]。在多因素的联合作用下,肾癌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且男性发病率明显比女性高。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完善,全肾脏切除术是目前临床治疗肾癌的首选方式,而对于早期病变较小的肾癌患者,也可使用局部肾肿瘤切除术进行,可有效保留肾单位并改善患者预后[8]。对恶性度较低的肾癌患者可给予腹腔镜或肾脏局部切除术,此类手术创伤较小,所以不会对患者机体其他脏器产生严重损害。但手术治疗顺利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则是术前准确定位肿瘤位置,并且明确肿瘤病理组织分期,是临床对肾癌患者开展手术治疗的基础[9]。

临床研究指出,肾癌组织类型较多,但其中又以透明细胞癌最为常见;此研究中对我院2013年6月-2020年6月71例肾癌患者进行了多层螺旋CT检查,只因多层螺旋CT技术主要借助多层排列的探测器进行工作,探测层厚0. 50-1. 25mm,最多时甚至有5mm,所以可以实现高速且大范围的扫描,因此具备“快速成像、分辨率高”等优势[10]。并且是多层扫描,所以单位时间内的覆盖率可以显著提升;而随着螺旋CT 后期处理技术的发展和完善,后期处理能力更加强大,可更为清晰的显示图像[11]。而CT检查时以横断面成像最为主要,所以不会出现组织重叠,因此多层螺旋CT技术分辨率较高,对肾癌患者进行诊断时可以借助平扫而发现局部病灶具体状况。此研究结果显示:(1)分析组织病理学后发现Ⅰ级、Ⅱ级、Ⅲ级以及Ⅳ级患者分别为17例、30例、22例、2例;而不同病理级别患者年龄、性别等数据并无显著差异,P>0.05。证实了癌灶组织病理学分级和患者年龄、性别并没有直接关系[12]。(2)临床借助多层螺旋CT对肾癌病理学图像进行判断后发现,病理分级越高的患者,透明细胞癌恶性度较高,且病灶最大径较大,囊变坏死、钙化灶所占比也是比较高的,因此患者癌灶转移可能性明显比其他癌症患者高,P<0.05。证实了借助CT图像可以对病灶形态学特征展开观察后对肾癌病理学分级进行估计[13]。

综上所述,对肾癌患者给予多层螺旋CT技术进行诊断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疾病检出率并准确对病理分级进行评估,通过预测肿瘤恶性程度后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从而有效提升患者远期生存率。

参考文献

[1]张广清,郭胜男.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囊性小肾癌与复杂性肾囊肿的鉴别诊断价值[J].黑龙江中医药,2020,49(4):190.

[2]徐颖,田林,李芷萱.多层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技术在颌面部骨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0, 18(03):117-120.

[3]徐辉,张晶晶, 等.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联合术中超声在小肾癌保留肾单位手术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导报,2018,15(27):58-61.

[4]陈红兵,罗英女.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对肾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探讨[J].中国CT和MRI杂志,2020,18(6):115-117,139.

[5]万青松, 罗继元. 多层螺旋CT扫描在诊断肾脓肿合并肾周感染中的价值分析[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9, 016(003):130-132.

[6]王艳艳,刘海燕.多层螺旋CT对于诊断成年人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价值[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21):3666-3668,后插1.

[7]牟焕晨,刘健,么荣荣,等. 256层螺旋CT肾动脉成像在肾癌患者术前评价中的应用价值[J].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 29(04):622-625.

[8]陈佳,张曦,龚明福, 等.多层螺旋CT矫正CT值及矫正相对强化率对常见肾细胞癌亚型的鉴别诊断[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20,42(18):1842-1847.

[9]王志勇,毕海, 等.术中超声及术前辅助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阻断副肾动脉保肾手术中的效果观察[J].实用放射学杂志,2020,36(8):1269-1272.

[10]熊家兵,邓文敏,郑鹏,李平,曾庆华.多层螺旋CT对肾细胞癌及其病理分级的诊断价值研究[J].癌症进展,2018,16(06):787-789+793.

[11]卜庆丰,张杰,陈敏明, 等.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腹部巨大肿块定位、定性诊断的应用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31):61-62.

[12]陈通,金梅,林奕军, 等.乏脂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和非透明细胞肾癌诊断中应用多层CT的临床价值评价[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10):158.

[13]何強,陆纪元,谈炎欢.多层螺旋CT扫描对B3型纵隔胸腺瘤诊断及术后复查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20,18(01):69-71.

猜你喜欢

肾癌多层螺旋CT检出率
大面积脑梗塞的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及检出率研究
做个B超就能及早发现肾癌
肾癌组织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p73及血清IL—17表达的临床意义
你家孩子胖不胖
山东中小学生四成视力不良,三成超重
CT及多层螺旋CT在支气管扩张症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多层螺旋CT对胃癌及肿瘤血供应用价值研究
山东产品抽查:文胸婴幼儿服装不合格率居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