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点按法联合腰部斜扳法治疗急性腰扭伤

2020-09-10孟凡亮张宇王兴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0年12期

孟凡亮 张宇 王兴

摘要:中医治病重视病的人,也不忽略对疾病的辨证论治,更能从整体观念出发,去看待疾病。急性腰扭伤是目前临床常见的疾病,腰部也是人体最易引起机能失常的部位之一,治疗不当则易发展成慢性腰痛,甚至丧失劳动能力,已成为当今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笔者在治疗急性腰扭伤时,运用点按法配合腰部斜扳法,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治疗方案,且临床疗效令人满意,有效缩短了治疗时间,提高了该病的治愈率及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共同学习。

关键词:急性腰扭伤;点按法;腰部斜扳法

急性腰扭伤是西医病名,是指腰部软组织由于过度牵拉,肌肉、筋膜、韧带等急性损伤,主要表现为腰部疼痛、活动受限的疾病。当腰部受到暴力牵拉,瞬间腰椎扭转后,引起腰部肌肉、韧带等软组织损伤。损伤部位由于扭伤的姿势及受外力的大小等不同而有所差异。在中医经典古籍中,没有急性腰扭伤的病名,由发病特点,将其归属于中医的“腰痛、伤筋”等范畴,又称“闪腰、岔气”[1]。治疗该病采用辨病和辨证相结合,使用点按法联合腰部斜扳法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1.病因病机

最早在《黄帝内经》一书有相关论述,“......腰痛,不可俯仰,仰则恐仆,得之举重伤腰。”关于本病名最早有所记载的一书是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肾腰者,犹如反腰,忽转而挽之”,此后历代医家在不断地探讨中完善理论,对于病因病機的认识也日渐统一,因外感风寒湿热邪气与外伤劳损致病,气血经络受损,或是因肝肾亏虚外邪趁虚而入,致使经脉瘀阻,血脉凝滞而发病。其发生常与剧烈运动、用力不当、跌扑损伤等因素有关。本病病位在腰部经筋,与膀胱经、督脉等关系密切。基本病机是腰部气血壅滞,不通则痛。

2.方法

2.1 推拿点按法

2.1.1取穴:后溪穴(双)、腰痛点(双)、腰眼穴(双)、环跳穴(患)、委中穴(患)承山穴(患)

2.1.2操作:患者俯卧于治疗床上,医者站于患者患侧,用单手拇指重按患者双侧后溪穴和腰痛点,行强刺激,继而用双手拇指点按腰眼、委中及环跳穴;施上述手法时,嘱患者均匀呼吸,勿憋气。医者遇患者吸气时手法宜轻,呼气时手法宜重。每穴点按1min,共操作10min。施上述手法前,应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交代此次治疗后患者本人会觉手部或上肢酸重无力,甚至自觉抬肩费力,属正常治疗现象,几日后不适感便自然消失,一方面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有益治疗,另一方面则避免纠纷。

2.2腰部斜扳法

2.2.1操作:患者取侧卧位,面向医者,身体贴床侧下肢伸直,另一侧则屈髋屈膝,术者一肘按住其肩前部,另一肘抵住其臀部,双手协同用力,将肩部向患者后方向推动,将臀部向患者前下方推压,使患者腰部被动扭转,当旋转至有阻力时,再作稍增大幅度并有控制的突发性旋转扳动,这时往往可听到一声或多声弹响,即是关节得到复位而发出的声音,提示整复成功,但不必刻意追求此音,因为有时医者手指感到后关节有移动,也提示整复成功,另一侧操作同上。期间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及面部表情,以掌握适当的操作力度,保证治疗安全。

3.验案分析

患者李某,男,38岁,2020年6月2日就诊,自述昨日因搬运重物后,出现腰部疼痛并伴有活动受限,因事发在傍晚所以并未就诊,只是家人于药店购买膏药贴于痛处,次日疼痛并未缓解,遂求诊于我。现症:腰痛并伴有活动受限,饮食尚可,眠可,二便正常,舌质黯淡,苔薄白,脉沉涩(既往身体健康状况良好)。中医诊断:腰痛(气滞血瘀),治疗当以行气化瘀,通络止痛为原则。嘱患者取俯卧位,依次点按后溪穴(双) 、腰痛点(双)、腰眼穴(双)、环跳穴(患)、委中穴(患)承山穴(患);点按过后腰部疼痛缓解一半,继而行腰部斜扳法,嘱患者取侧卧位,面向医者,身体贴床侧下肢伸直,另一侧屈髋屈膝,术者一肘按住其肩前部,另一肘抵住其臀部,双手协同用力,将肩部向后方向推动,将臀部向前下方推压,使患者腰部被动扭转,当旋转至有阻力时,再作稍增大幅度并有控制的突发性旋转扳动,听到一声弹响后,停止治疗,另一侧操作同上。治疗后患者腰部活动度改善明显。嘱患者清淡饮食,调畅情志,保证睡眠质量,因为睡眠质量的好与坏,对于疾病的恢复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4.体会

“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当扭伤造成疼痛时,瘀血阻络,行点按法与腰部斜扳法,能够缓解局部肌肉痉挛,加强局部血液循环,提髙组织痛阈,通过减轻疼痛,间接放松紧张和痉挛的肌肉,促进损伤组织修复和水肿血肿吸收,恢复紊乱的关节,消除创伤性无菌性炎症,使气血得通,瘀血得化。且急性腰扭伤多伴有腰椎后关节错位或滑膜嵌顿,在前期点按法后,使肌肉放松,再予扳法,可纠正小关节紊乱。

本病可归属到西医学的运动软组织损伤范畴,属于我国传统中医“筋伤”的范畴。我国经典医学著作《圣济总录.伤折恶血不散》中关于筋伤记载有:“若因伤所折,内动经络,血行之道,不得宣通,瘀结不散,则为肿为痛”。[2]因此对于运动性软组织损伤中医治疗的关键在于舒经通络、行气活血。我国中医推拿疗法具有良好的疏经通络和行气活血功效,以有效促进机体血液循环,消除炎性组织粘连,缓解患者的肿胀和疼痛症状[3]。张九龙[4]从基本手法、基本原则、操作过程以及注意事项四个方面详细分析了推拿在治疗软组织损伤中的应用,说明临床上治疗本病推拿是优选的治疗方法之一。临床中治疗急性腰扭伤的方法众多,旨在寻求一种有效且疗程短的治疗方案,这需要医者有效挖掘和利用好古人留给我们后人的治疗经验,取其精华,熟练应用,同时也需要患者的良好配合,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未病先防,已病患者则需遵医嘱,规律作息,清淡饮食,放松心情,这样则利于疾病快速康复。

参考文献

[1]高树中.杨骏.针灸治疗学[M].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281.

[2]徐欣等.中医骨伤科对慢性踝关节不稳定的认识及治疗进展[J]. 中国医药科学,2019,9(19):55-58.

[3]张波雷.恩哲. 针灸推拿治疗运动性软组织损伤的研究进展  [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20,33(11):1756-1758.

[4]张九龙.指拨推拿治疗软组织损伤的临床应用[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8,9(5):45-47.

作者简介:

孟凡亮,出生年月:1989年3月,男,汉族,吉林省公主岭市,盲人医疗按摩师

2.张宇,出生年月:1993年5月,女,汉族,吉林省白山市,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针灸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与效应机制研究

3.王兴,出生年月:1993年11月,男,汉族,云南省玉溪市,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心病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