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发性脑梗死早期诊断中MRI与CT的应用效果比较

2020-09-10黄廷明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0年12期
关键词:早期诊断

黄廷明

[摘要]目的 分析多发性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磁共振成像(MRI)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的应用效果。方法 取收治在本院的多发性脑梗死患者3000例为观察对象,均行CT与MRI检查,对比两种方式检测结果。结果 不同检查方式中,梗死发作时间为24-72h与超过72h患者检出率对比无差异性,梗死发作时间小于24h患者中,CT检出率25.00%,小于MRI检出率的72.00%,组间对比有差异性。病灶≤2mm大小患者中,CT检出率64.97%,MRI检出率为88.97%,组间对比有差异性(P<0.05),不同检查方法在超过2mm大小病灶检出率中无差异性。CT脑梗死检查时间小于MRI检查,检出病灶大于MRI检查方法,组间对比有差异性。结论 多发性脑梗死临床诊断中,与CT检查方法对比,MRI早期检出率较高,且对于小病灶检查精准度更高,可为实现早期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关键词] 多发性脑梗死;早期诊断;MRI;CT

脑梗死疾病的致死率较高,若发病后未能及时救治,可造成不可逆后果。而尽早治疗需建立在早期有效诊断基础之上[1]。脑梗死患者可出现一个或多个缺血性软化梗死病灶,精准判断所有病灶难度较高。超声造影与磁共振均属于脑血管疾病诊断中常用检查方法。研究中经由对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的调查,分析CT与MRI在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取2018年6月~2018年12月收治在本院的多发性脑梗死患者3000例为观察对象,均行CT与MRI检查。3000例患者中男女1750/1250例;45~80岁,均值(65.24±5.68)岁。纳入标准:均为多发性脑梗死;获取到患者及伦理委员会同意。排除标准:伴随其他脑血管疾病者;临床资料不完整。

1.2方法

CT检查:应用64排西门子螺旋CT,持续扫描整个颅脑,逐层扫描轴位断层,平扫脑部。

MRI检查:应用飞利浦MRI Achieva1.5T设备,扫描选取高分辨率头部正交16通道线圈。扫描脑部矢状面与横断面及冠状面。注射扎贝葡胺注射液0.1mmol/kg,1min后行T1WI与T2WI扫描。MRI检查完成后,应用T1WI与T2WI序列完成DWI扫描。横轴面单次激发SE-EPI序列对信号采集3次,弥散模式b值为600/800/1000s/mm2。

1.3观察指标

统计不同大小与部位及梗死时间患者病灶检出率。

1.4统计学处理

用SPSS21.0统计软件完成调查数据处理,用(±s)描述计量资料,以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以卡方检验,P<0.05代表数据对比有差异性。

2 结果

2.1不同梗死发作时间检出率

不同检查方式中,梗死发作时间为24-72h与超过72h患者检出率对比无差异性,梗死发作时间小于24h患者中,CT检出率25.00%,小于MRI检出率的72.00%,组间对比有差异性(P<0.05)。见表1。

2.2不同病灶大小检出率

病灶≤2mm大小患者中,CT检出率64.97%,MRI检出率为88.97%,组间对比有差异性(P<0.05),不同检查方法在超过2mm大小病灶检出率中无差异性。见表2。

2.3不同方法检查时间与检出病灶大小

CT脑梗死检查时间小于MRI检查,检出病灶大于MRI检查方法,组间对比有差异性(P<0.05)。见表3。

3 讨论

脑梗死是一种由脑供血终端所引发的脑组织坏死型疾病,其危害因素包括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栓形成等[2]。脑梗死发病急,且多在休息或睡眠状态发生,症状可在发病后2h左右达到高峰[3]。脑梗死诊断包括为:中老年患者多存在脑血管疾病相关危险因素的病史;在发病之前可能存在TIA;多在安静休息状态下发病,睡醒后出现相关症状;短时间内出现病灶性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持续时间可超过24小时,症状多在几小时或几天后改善;多数患者意识清楚,但存在明显的偏瘫与语言表达障碍情况;头颅CT早期检查顯示正常,24小时后会出现低密度灶[4]。

脑梗死临床诊断中,CT与MRI较为常用,但在病灶检出率方面可呈现出一定差异[5]。如本次调查结果所示,梗死发作时间为24-72h与超过72h患者检出率对比无差异性,梗死发作时间小于24h患者中,CT检出率小于MRI检出率。此结果充分证实,针对脑梗死发病早期,对比CT检查方法,MRI检查可提供更为可靠的参考。而基于病灶大小条件考虑,不同检查方法在超过2mm大小病灶检出率中无差异性。但在≤2mm病灶中,MRI的检出率相对较高。此结果证实,针对脑梗死较小病灶,MRI的检测可靠性更高。MRI有别于已有成像术,所提供的信息量更大,为此,在临床诊断中优势显著。但存在的问题为,MRI检查费用较高,且所用时间较长。为此,在临床实践中,需结合具体情况以及需求选择适合的检查方法,也可考虑联合应用两种检查方法,有助于进一步强化诊断精准度。

综上所述,多发性脑梗死临床诊断中,与CT检查方法对比,MRI早期检出率较高,且对于小病灶检查精准度更高,可为实现早期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参考文献:

[1]肖菁,吴美花,林丽萍.MRI和CT检查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诊断中的比较研究[J].老年医学与保健,2019,025(005):629-632.

[2]杨中杰,郭爱菊,高敬平.CT、MRI检查在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18,58(043):53-55.

[3]孙会秀.腔隙性脑梗死在CT与MRI检查中临床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2019,017(006):15-17.

[4]朱季子,谭占国,夏志民,等.CT与MRI检查在脑梗塞并脑出血诊断与疗效评价中的价值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2018,16(05):35-37+57.

[5]林印,陈燕浩,余波.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256层MSCT行全脑CTP与CTA检查的诊断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9,17(05):8-10.

猜你喜欢

早期诊断
B超诊断早期宫外孕患者30例的临床分析
CRP和PCT在医院获得性肺炎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功能磁共振成像在轻度认知障碍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