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子宫内膜癌患者早期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

2020-09-10吴丹丹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0年15期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早期诊断超声检查

【摘要】目的:对超声检查在子宫内膜癌患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进行探究。方法在此次样本选取中,选取的患者病例时间在2018年4月到2020年5月,共抽取73例患者作为样本,对怀疑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同时进行术后的病理检查,对患者的临床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在本次研究中,患者在采用超声检查以后,其分期情况的符合率达到了82.5%,从诊断特异性、诊断灵敏性以及诊断准确性来看,分别达到了100%、75%以及82.5%。结论:在当前的临床诊断中,子宫内膜癌患者在采用超声检查以后,在早期诊断方面的临床价值较高,同时具有简便、无创的特点,为患者的后期治疗提供了便利条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超声检查;子宫内膜癌;早期诊断;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R73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0)15-0-02

在当前的妇科临床中,子宫内膜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这一病症在欧美国家的发病率相对较高,对于我国而言,在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子宫内膜癌仅次于宫颈癌,发病率同样居高不下,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了严重的威胁。从临床来看,这种疾病的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绝经后女性群体中,部分学者认为子宫内膜癌的发病原因,很有可能与患者长期使用大剂量雌激素有关系[1]。从病变位置来看,更多的位于子宫底部内膜,同时在子宫角附件中的发病率较高,其次为子宫后壁部位。患者在出现这一症状之后,肉眼观察可以发现内膜出现增厚的情况,同时可能出现局灶性出血坏死的情况,在临床中表现为不规则的阴道流血[2-3]。因此,本研究在选取本院收治的73例患者作为样本的基础上,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超声检查在子宫内膜癌患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进行探究。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本次研究中,选取的患者来自于本院在2018年4月到2020年5月间收治的怀疑子宫内膜癌患者,从中抽取73例患者作为样本,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从本次选取的样本患者来看,年龄分布区间在36岁到59岁之间,而年龄平均值经计算为(54.26±2.47)岁。在本次选取的73例患者中,共包括绝经后患者52例,未绝经患者21例。从样本患者的类型来看,共有62例患者表现为阴道流血现象或者是存在血性分泌物,14例患者的阴道出现了不规则的流血情况,6例患者的月经出现淋漓不净的情况,2例患者出现了月经量明显增加的情况。所有患者在参与此次研究之前,均已经详细的阅读了知情同意书,同时医院伦理委员会也知晓并且同意此次研究。

1.2方法 在对本次选取的73例患者进行超声检查的过程中,使用的仪器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腹部探头的频率设定在3.5MHz到5.0MHz的范围中,阴道探头的频率設定在6.0MHz到8.0MHz的范围之间。采用超声检查的方式,观察患者的子宫大小、子宫形态以及子宫肌层的回声情况,同时检查患者的子宫内膜回声情况、界限的清晰状况以及边缘的光滑情况等。在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过程中,需要对声像图的表现进行分析,表现为子宫内膜增厚,育龄妇女的增厚程度为12mm,绝经后妇女的增厚程度为5mm,在内膜回声局灶性或者弥漫性方面,表现为不均质混合型,回声情况要比子宫肌层稍强。对于晚期患者来说,宫旁组织、子宫浆膜以及附件等都会受到影响,子宫会出现变形、增大以及轮廓不清晰的情况,使得其周围组织的边界并不清晰,同时观察双侧卵巢出现了增大的情况。患者在进行超声检查以后,需要进行病理检查,对检查的准确率进行分析。

1.3观察标准 在对患者进行超声诊断以后,需要对其超声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观察分析,同时确定超声检查在子宫内膜癌患者诊断中的特异性、灵敏性以及准确性。临床分期采用的是国际妇产科联盟修订的标准,将其分为Ia期、Ib期、Ic期、IIa期、IIb期以及IIc期等。

1.4统计学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统计学工具为SPSS17.0,在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计算以后,计数资料表示方法为组间率(%),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检验方式为t检验,两组患者的数据进行差异性对比中,标准为P<0.05。

2 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患者在采用超声检查以后,确诊的患者病例为33例,在病理检查之后,确诊的患者为40例,其分期情况的符合率达到了82.5%,从诊断特异性、诊断灵敏性以及诊断准确性来看,分别达到了100%、75%以及82.5%。详见表1、表2。

3 讨论

在当前的妇科临床中,子宫内膜癌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了严重的威胁。对于子宫内膜癌患者来说,病发部位在子宫内膜部位,作为一种原发性恶性肿瘤疾病,近些年更多的采用激素替代疗法的方式进行治疗。从当前的治疗过程中,子宫内膜癌患者在进行早期诊断以后,能够显著的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为患者的预后打下良好基础[4-5]。子宫内膜癌患者在出现病变以后,其进程比较缓慢,转移的途径主要包括三部分,即直接浸润、淋巴转移以及血道转移等。在现阶段的临床治疗中,诊断性刮宫的应用,能够对患者进行准确的病理诊断,为后续的治疗提供便利条件,但是在这种诊断过程中,无法对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病灶浸润范围与浸润程度进行明确,同时也很难进行准确的肿瘤分期。在采用MRI检查的过程中,尽管能够对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病灶浸润程度与浸润范围进行明确,但是所需要花费的费用较高,很难将其作为首选的诊断方式。而对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来说,在不产生侵入性的同时,能够对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形态情况、肿瘤病灶便捷状况以及内部回声情况进行清晰的呈现,同时能够对肿瘤在浸润宫颈中的程度进行分析,准确的进行肿瘤分期,在临床中的优势明显。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中,能够对血流显像进行分析,从而获得病灶血流的信号情况,提升诊断的准确性[6]。

在对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超声检查的时候,主要表现为边缘不光滑、子宫内膜增厚、宫腔光团以及内膜回声不均质等情况,在绝经以后,患者的子宫内膜出现了增厚的情况,部分可能会出现宫腔积液,对于早期患者来说,子宫并不会出现增大的情况,但是在肌层浸润以后,子宫内膜与肌层的交界处会出现回声中断的情况,而在肌层浸润处的病灶中,呈现出低回声光团,整体的形态并不规则。在早期患者的超声检查中,患者会表现出星点形的血流信号,同时表现为内膜内探及短棒状的情况[7]。从阴道的流血情况来看,一般表现为不规则的阴道流血,流血量一般不大,很少出现大量出血的患者,更多的表现为间歇性或者是持续性流血的情况。对于部分患者来说,会出现排液量增多的情况,早期更多的为浆液血性排液,而在晚期则会出现脓血性排液的情况。在肌层出现浸润以后,在病灶处会出现丰富的血流信号,同时分布并不规则,走行比较混乱,有些会呈现出树根状,可以探索到低阻、低速的动脉血流频谱。对于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来说,子宫会失去正常的结构,更多的表现为盆腔巨大的低回声不均质实性包块,在出现肌层坏死液化以后,则会表现为混合性包块[8]。在进行子宫内膜癌患者的诊断中,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价值十分明显,由于子宫内膜早期新生血管并没有大量的形成,很难通过血流信号来进行诊断。对于部分良性病变来说,同样能够探到血流信号,而在出现恶性病变以后,整个血流信号的走行会变得更为混乱,分布也呈现出不规则的状态。有研究曾经表明[9],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出现不规则血流走行的情况,要远远超过良性器质性病变,这就使得在进行诊断的时候,不能单纯的以病变位置的血流信号作为诊断依据,需要对血流信号的分布与走行进行观察。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临床诊断中,子宫内膜癌患者在采用超声检查以后,在早期诊断方面的临床价值较高,同时具有简便、无创的特点,为患者的后期治疗提供了便利条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周虹, 郑惠.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子宫内膜癌病情判断中的应用[J]. 山东医药, 2018, 58(19): 59-61.

[2] 文斌, 罗喜平. 阴道超声和MRI联合检查在早期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中的诊断价值[J]. 临床医学工程, 2019, 26(6): 729-730.

[3] 杜丹, 王玉玲, 王珂.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内膜癌中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J]. 临床研究, 2019, 27(07): 144-145.

[4] 杨晓琴. 对子宫内膜癌和内膜息肉运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J].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18, 25(S1): 130-131.

[5] 陈海燕, 刘雁林, 王沛靓, 等. 电视宫腔镜技术在子宫内膜癌患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9, 26(03): 74-76.

[6] 申健, 王燕, 王桃英, 等. 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子宫内膜癌浸润子宫肌层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 实用癌症杂志, 2018, 33(11): 1795-1797.

[7] 张永祥, 郑静静. 阴道三维超声联合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r水平检测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8, 19(03): 267-269.

[8] 甘会书, 王凤永, 温中琼, 等. 基于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应用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探讨[J]. 中国医学装备, 2019, 16(06): 66-69.

[9] 诸挺山, 杜坚英, 王延生, 等. 子宫内膜癌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J]. 中国性科学, 2019, 28(05): 44-47.

作者简介:吴丹丹(1983.02-),女,汉族,主治医师,研究方向:超声。

猜你喜欢

子宫内膜癌早期诊断超声检查
B超诊断早期宫外孕患者30例的临床分析
超声检查在小儿急慢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上腹部横切面在产前超声诊断心房异构综合征中的价值
配对盒基因2和CD44基因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CRP和PCT在医院获得性肺炎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子宫内膜癌低场MRI影像学特点及临床应用研究
超声检查在类风湿关节炎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功能磁共振成像在轻度认知障碍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颅脑超声对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诊断价值
子宫内膜癌患者腹腔细胞学阳性的临床价值及其对预后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