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2020-09-10帅晓娟
帅晓娟
【摘要】目的:分析社区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于本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96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与干预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社区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用药、运动及饮食遵医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血糖控制达标率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护理后自我管理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用于糖尿病患者,可提高其遵医行为,稳定其血糖水平。
【关键词】社区护理干预;糖尿病;遵医行为
[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0)15-0-02
近年来,我国糖尿病患者规模的扩大,对糖尿病这种慢性病的护理管理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与其血糖代谢状况密切相关[1]。社区护理干预是一种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人员为主体的护理管理方法。为确定其对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本研究主要针对96例患者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2月~2019年6月于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96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47例)和干预组(49例)。对照组男26例,女21例;年龄(49.6±15.4)岁;病程(5.9±1.7)年。干预组男27例,女22例;年龄(49.8±15.5)岁;病程(6.1±1.6)年。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社区护理干预:(1)社区建档。为糖尿病患者建立社区档案,档案内容包含家庭住址、病情严重程度、病史、文化程度等基本信息。在实施社区护理干预期间,将糖尿病患者的社区档案内容作为参照,制定个体化的干预方案,并根据糖尿病患者近期行为、管理能力的变化状况,定期更新社区档案中的内容。(2)社区随访。根据糖尿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病史等状况的不同,按照每月1~4次频率,实施社区随访。通过上门随访、复查等形式,了解患者近期病情控制状况,并为患者提供恰当的指导建议。(3)和谐护患关系建立。在与糖尿病患者沟通时,注意结合参照糖尿病患者的情绪状态,合理选用静默、倾听等沟通技巧,引导糖尿病患者主诉其近期自我管理状况,以取得糖尿病患者的信任,并提升其对健康指导要求的配合度。(4)自我管理能力培养。以提升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提高遵医行为为目标,实施护理管理。将自我管理能力低下、文化程度偏低者,纳入重点范畴。对于文化程度偏低者,为其发放图文并茂的糖尿病知识宣传手册,便于患者自行了解相关疾病知识。此外,每次随访时,通过与糖尿病患者的沟通,了解其近期用药行为、运动状况及饮食状况,结合患者的血糖指标,为患者讲解用药、运动、饮食与血糖代谢之间的关联,强化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
1.3统计学方法 以SPSS20.0软件统计。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比两组遵医行为 对照组用药遵医率80.85%、运动遵医率76.60%、饮食遵医率78.72%,均低于干预组(P<0.05)。详见表1。
2.2血糖控制达标率及护理满意度 对照组血糖控制达标率82.98%、护理满意度80.85%,均低于干预组(P<0.05)。详见表2。
2.3自我管理行为改善状况 持续护理4周后,选用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DGEE)评估护理管理工作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结果提示:对照组高、低血糖处理行为(14.16±2.57)分、遵医嘱用药(14.53±2.19)分、饮食控制(14.42±2.60)分、足部护理(13.79±2.84)分、血糖监测(14.46±2.31)分及规律锻炼(13.54±2.79)分,均低于干预组(P<0.05)。详见表3。
3 讨论
随着糖尿病临床护理管理经验的不断丰富,如何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逐渐成为糖尿病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结合既往经验可知,由于糖尿病患者以老年人为高发群体,老年患者更容易受较低文化程度、错误认知的影响,而表现出不依从性行为,进而影响其血糖控制效果。此外,糖尿病管理工作的难度还体现为:糖尿病病程长,且具有病情遷延、易合并并发症等特征。在长期自我管理中,患者容易因血糖指标的反复波动、药物控制效果不佳等,而产生负性情绪及不依从行为。上述状况对糖尿病患者的院外护理管理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社区护理干预是基于重视患者院外管理理论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护理方法。该方法的特征为:社区护理干预主要借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地理位置优势,通过社区随访、社区复查等形式,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并为其病情管理提供可靠建议与支持。将其用于糖尿病患者的管理,该方法可借助频繁的社区随访,为社区护理人员提供真实的患者血糖指标、自我管理状况等信息,便于护理人员及时纠正糖尿病患者在用药、饮食等方面的错误行为,以维持患者血糖指标的稳定性。
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工作中,社区护理干预方法的应用优势体现为:(1)动态掌握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变化。糖尿病的病程迁延特征,对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2]。常规护理模式下,护理人员仅于患者入院就诊时提供指导,难以掌握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变化。而在社区护理干预模式下,护理人员与糖尿病患者之间的频繁沟通,则有助于护理人员动态掌握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变化,进而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本研究证实:持续护理4周后,干预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提高遵医行为。社区护理干预模式具有良好的地理位置优势,不论是社区随访,还是社区复查,均不会消耗过多医疗资源。此外,社区护理干预实施相对便捷,提示该方法的应用可行性较高。在该模式下,护患之间的频繁沟通,可及时发现糖尿病患者在运动、饮食等方面的不恰当行为,并及时进行纠正[3]。(3)提升护理满意度。社区护理干预方法的抑制血糖波动作用、提升自我管理行为作用,与糖尿病患者的需求高度相符,由此可认为,该方法具有一定的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作用。(4)降低并发症形成风险,改善远期预后。根据既往糖尿病管理经验可知,糖尿病这一慢性病极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等并发症[4]。引入社区护理干预后,这种管理方法可借助良好的护患沟通优势,确保糖尿病患者形成良好的血糖监测、足部护理等行为习惯,而良好的行为习惯则可纠正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代谢紊乱状态,降低其并发症形成风险,间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远期预后状况。
综上所述,宜于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推行社区护理干预,以提升患者的遵医行为,改善其血糖代谢紊乱状态。
参考文献
[1] 胡娜. 综合社区护理理念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分析[J]. 心理月刊, 2019, 14(14): 95-95.
[2] 林斌.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9, 4(22): 56-56.
[3] 朱雪莲. 社区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 19(88): 336+339.
[4] 刘倩. 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影响[J]. 中国农村卫生, 2019, 11(18): 6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