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民群体极化视域下的网络舆论引导研究
2020-09-10李丹颖
摘要:新媒体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各个社交媒体平台等移动终端传播方式的兴起,使传统媒体时代的新闻传受关系被颠覆,社会大众可以通过互联网关注社会热点事件,随时随地发表观点、看法。由于发声门槛降低,网络舆论景观也在发生异变。作为网络舆论的主体,在社会因素、技术因素以及心理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网民群体出现强烈的群体极化倾向,由此引发的非理性网络舆论在社交媒体平台泛滥。本文以新媒体时代为研究背景,探究网民群体极化现象及在此现象影响下的网络舆论的特点、影响,并以此为基础,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策略。旨在帮助各社会主体反建构舆论,克服网络群体极化形成的非理性舆论乱象,共同维护和谐理性的网络舆论环境。
关键词:社交媒体;群体心理学;群体极化;舆论引导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16-0022-02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华侨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资助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8014053011
一、网民群体极化的概念与产生原因
(一)概念
传统意义上的“群体极化”一词是由美国哲学家凯斯·桑斯坦在其著作《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中提出的。群体极化指的是“群体成员一开始就有某种偏向,在经过群体商议后,这种偏向朝着更加偏向的方向移动,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1]”在新媒体、社交媒体等新的传播领域,原本独立的网民可以轻易集结成网络社群,对社会公共事件发表观点、看法。原本有倾向性的网民个体进入群体之后,这种倾向性更加明显,舆论开始呈现出“沉默螺旋”倾向。多数网民的意见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同,少数网民则越来越沉默。群体意志朝着更加极端的方向发展,最终出现网民群体极化现象。
(二)产生原因
第一,转型时期社会矛盾增多。根据李普曼提出的“拟态环境”理论,网络空间作为一种虚拟环境并不是现实社会的真实反映。然而,随着自媒体的出现,“网络环境”与“现实环境”的边界逐渐模糊化。网络空间呈现出不再由主流媒体引导舆论的格局,多元话语在此激烈碰撞,“拟态环境”也逐渐趋近于客观社会的真实环境。因此,社交媒体平台上呈现出的舆论主题的群体极化倾向,实质上反映了客观社会本身的问题,是现实社会中一些矛盾冲突在网络平台上的映射。
网民群体一般由底层大众构成,通过自媒体平台发出的极端言论,对主流话语、官方话语的绝对性抵抗形成了一种暴力舆论。
第二,“后真相”的受众心理机制。网络社会飞速发展,自媒体发布新闻的速度远远超过主流媒体,网民也纷纷呈现出“后真相”的心理机制,情绪走在事实之前,网民往往被大众情绪牵引,忽略了新闻事实的重要性。往往社会热点事件刚发生,事态还未完全明朗,网民便纷纷抓住其中的敏感问题发表极端化的舆论。而且,基于事态的发展,个体的看法通过网络渠道集结成为社群,舆论往往倾向一致,朝着倾向一方的方向发展。
不仅如此,在“后真相”时代,网民被模糊的事实和情绪牵引,舆论往往会随着事态的发展而反转,出现反向的群体极化。在广受网民关注的“榆林产妇坠楼”事件中,一再出现舆情反转的情况。在事实尚不明朗时,医院和家属描述的情况大相径庭。但网民真正关注的并非事件真相,不少网民抓住“医患关系”“性别歧视”等社会敏感话题,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发泄情绪,对他们认定非正义的一方盲目批判、抨击,甚至进行人肉搜索,产生了暴力化的网络舆论景观。
二、群体极化视域下网络舆论的特点
(一)情绪型舆论
古斯塔夫·勒庞在其著作《乌合之众》中曾经提出“个体在进入群体之后,个人意识会屈从于群体意识,群体作出的决策更容易倾向于暴力、极化。”[2]因此,从“群体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群体极端化引发的情绪型舆论更倾向暴力言论。
基于互联网的匿名性及“法不责众”的现实状况,社交平台上经常出现“网络喷子”“ 键盘侠”,一味抨击和谩骂广受關注的公共热点事件的当事人。例如,某地公交车坠江,网民在不了解事实经过的情况下,一味对路过的女司机进行抨击,很多人甚至上升到性别、人身攻击的层面。群体极化引发的情绪型网络舆论,对真实事件的揭露和人们的理性态度产生了强大的冲击。
(二)负向型舆论
除了技术条件这一前提,群体的非理性、无意识和追求娱乐性等特征也容易导致网络谣言、虚假信息、低俗文化的泛滥,对网络社会、现实社会产生负面影响,我们称这类舆论为负向型舆论。例如,2017年8月12日晚7时许,南京南站候车室内发生一起涉嫌猥亵女童的案件。案件刚发生不久,许多网民就自发在网络上进行人肉搜索,共同抓捕“罪犯”。有舆论称本案嫌疑人为李炳鑫,后来该舆论被证实为谣言,但网络暴力却对李炳鑫及其家人的工作、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带来了极大的伤害,也在社会上造成了负面影响。
三、群体极化视域下网络舆论的影响
(一)民意审判冲击司法审判
群体极化引发的情绪化、非理性舆论渗透到司法领域,对传统的司法审判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在许多公共社会的热点事件中,民意走在法律判决之前,舆论压力引导着司法审判,法律的权威被网民忽视。司法部门内部也容易滋生腐败,导致司法不公和“民粹司法”的出现[3]。而且,网络上的民意很可能存在“幕后操纵者”。不少“网络意见领袖”可以通过“艺术性”的叙事手法,添油加醋地叙述公共事件,从而操纵民意,获取不正当利益。不仅损害了司法的公正性,也伤害了民众的情感,容易影响社会的稳定。
网民群体极化引发的舆论“一边倒”的倾向,容易导致舆论审判,网民基于情绪对公共事件进行舆论审判,进而影响司法审判。当网民的主观意见凌驾于司法和法律之上,相当于审判权集中在个人手上而不受法律控制,这无异于历史进程的倒退,会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导致司法丧失公信力,加剧社会的不公,引起更大的民愤,加剧网民群体极化的负面影响,形成恶性循环。网民群体极化引发的舆论压力对我国司法造成的冲击弊大于利,网民的非理性、批判性舆论,是一种“民意病毒”,可能消解司法的权威性和公正性。
(二)泛道德化带来反智倾向
网民们崇尚“道德至上”,以道德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因此常常缺乏对事实的理性判断、反感理性分析。每当公共事件出现,所谓的“官方话语”“理性分析”都会成为众矢之的,“砖家”“叫兽”等高度污名化的词语层出不穷。再加上网民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思想资源的匮乏,导致绝对化、侮辱性的咒骂在网络平台上泛滥。
(三)情感渲染导致真相缺失
基于网民群体极化视域下产生的网络舆论往往并非真正的民意,而是以少部分“网络意见领袖”为情感导向,渲染而成的舆论情绪。“网络意见领袖”对网民群体进行舆论引导,对公共事件进行情感渲染,不仅违背了民主法治的原则,还激化了本就尖锐的社会矛盾,造成了新闻传播领域网民心理“后真相”的异态,导致真相缺失。
四、群体极化视域下网络舆论的引导策略
(一)媒体融合发挥舆论引导作用
在传统媒体时代,群体极化产生的非理性舆论数量较少。相比之下,社交媒体时代,群体极化舆论在整个网络社会、现实社会中泛滥。究其原因,还是新媒体时代“网络意见领袖”替代了以往传统媒体舆论引导的地位。这些“网络意见领袖”通过煽情等方式,对网络舆论进行不良引导,导致一些缺乏批判意识的网民群体盲目跟风站队。
为避免社交媒体对传统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造成冲击,主流媒体应该加快媒体融合的进程,凭借自身的公信力和权威性,通过“两微一端”平台发布真实消息,利用新媒体特征对舆论进行有效引导,完善议程设置,用对话的叙事手法抚慰网民的不满情绪,维护和谐理性的网络舆论环境。
(二)加强网络空间的治理
我国目前关于网络空间的法制法規体系建设还不够完善,网民的匿名性等特点使各种信息在互联网上畅通无阻,造成了不实言论、煽动性话语、低俗信息泛滥的现象。要更好地维护网络空间的良好秩序,各社会主体应该各司其职,共同加强对网络空间的治理。从国家角度来看,应该加强立法,完善治理网络空间的法律、法规;从平台角度来看,相关部门及平台应该加强监管,对不良言论、账号进行严格约束。
(三)提升网民的媒介素养
作为非理性舆论的发声者,网民应该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客观、理性地使用社交媒体平台。一方面,网民要确保信源来源的多样性、可靠性,提高自己辨别真假信息的能力。通过社交媒体获得的信息,更应该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另一方面,网民要提高传播信息的能力,确保自己传达的信息是真实的,是有益于社会的,提高信息的质量,不能盲目跟风、转载,忽视内容的合理性、合法性。
五、结语
互联网技术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网络舆论环境造成了冲击。现实社会中的群体极化现象在互联网环境的催化下,衍生出了网民群体的极化倾向,以社交媒体为载体,群体偏激、暴力、非理性的程度逐渐加深。群体极化引发的网络舆论,对网络空间、现实社会都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针对这些负面影响,政府、媒体、网民等社会主体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其危害性,有针对性地反建构舆论,克服网络群体极化带来的非理性舆论乱象,共同维护和谐理性的网络舆论环境。
参考文献:
[1] 桑斯坦 K .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M].黄维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47.
[2] 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15-16.
[3] 曹建萍.马克思主义视域下我国网络民粹主义研究[D].新疆大学,2016.
作者简介:李丹颖(1994—),女,福建泉州人,华侨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传播与跨文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