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艺术数字影像档案记录与理论研究
2020-09-10秦臻
摘要:重庆已有多项少数民族民俗艺术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相关主管部门已对列入非遗的民俗艺术项目进行了影像记录,但这些影像资料大多只是作为资料储存,研究者难以享用成果。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影像记录设备的普及,影像不应成为一种档案封存,而应充分发挥其记录、传承、传播功能优势,使重庆少数民族民俗艺术获得最大限度的保护和传承。本文从影像档案记录研究的价值与意义角度出发,探讨民俗艺术影像记录档案化的方法。
关键词:民俗艺术;影像;记录;档案
中图分类号:G27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16-0013-02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重庆少数民族民俗艺术数字影像档案记录与理论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7YBYS107
一、民俗艺术影像档案记录研究综述
(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全球推动文化遗产数字化
19世纪70年代起至20世纪初,英、法两国旅行者争相到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探险”,出版了《金沙江:中国藏东及缅甸漫游记》《华西三年记》《中国非汉民族的历史记载》等著作[1]。19世纪末期,最早在我国西南地区进行拍照记录的人是法国人奥古斯特·弗朗索瓦。进入20世纪,日本人鸟居龙藏是最早将摄影手段运用到中国人类学田野调查中的学者,其采集了400余张照片,其中的90张刊布于1907年出版的《苗族调查报告》,并成为目前学术界较为重要的早期调查材料。“中国华西学派”重要代表葛维汉在西南地区进行了大量的摄影记录和研究,形成了学术界研究川苗和羌族重要的图像资料。但是,众多外国学者在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考察中以文字记叙为主,图片摄影材料大多是作为文字的辅助性说明材料。
20世纪末,随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启动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宣传计划以来,逐渐掀起了非遗保护的热潮。而数字影像技术的出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传承、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支持。1992年,为了便于永久性地保存文化遗产以及让公众享用成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范围内推动文化遗产数字化,推动“世界的记忆”项目实施。1999年,在芬兰的倡议下,欧盟国家启动的多国框架性合作项目“内容创作启动计划”,成为了影像记录介入文化遗产记录和保护的典范。
(二)国内民俗艺术抢救、保护、传承用上数字影像技术
重庆是中国唯一辖有民族自治地方的直辖市,除自治县、民族乡外,还有大量散居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在渝东南及长江沿岸,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民俗艺术。如集民俗、歌舞、杂技、纸扎为一体的秀山花灯,彭水、酉阳和秀山等地的木蜡庄傩戏、土家摆手舞、西兰卡普等。在新时期,愈发显现出民族文化传承和区域文化特色建构的重要性,但这些传统民俗艺术的现状与濒临消失的困境仍不容忽视。
在抢救少数民族民俗艺术遗存的有效性上,影像记录具有重要作用。如《大西南凯歌》《成渝铁路》《中国西南行》等,展现了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生活和其艺术的面貌;重庆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也散见于中央及地方电视栏目中,如《远方的家》《彭水:苗族民歌之乡》以及《土家人情怀》等。近年的《巴渝古镇》系列,展现了重庆少数民族艺术在其原生环境中历史和现实的轮廓。
这些纪录片在记录民俗艺术及其生存现状的同时,也促使我们思考影像记录本身的方法和理论及其如何有效地传承和保护传统民俗艺术。2010年,文化部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程”列为“十二五”时期规划项目,推动了数字影像在民俗艺术抢救、保护、传承工作开展中的运用[2]。但是,相对于实践行动,对相关方法和理论的探讨研究显得滞后。
因此,通过对重庆少数民族民俗艺术的典型种类、形象、事例进行数字影像记录与分析,进一步探讨如何有效地采集數据、建设民俗艺术大数据库、开展田野工作,同时展开对重庆少数民族民俗艺术的记录手段、方法和理论的探讨,对保护和传承工作尤为重要。
二、民俗艺术影像档案记录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一)研究的价值
1.动态影像能有效还原、展示与再现民族民俗艺术,维护文化多样性。在视觉文化占据主导的时代,相较于文字、图片或录音等方式,影像在记录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原生态性上更具有优势,而且影像更能表现出文字、图片和录音无法展现的文化象征符号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同时,通过影像动态模式的记录,能直观发现其流变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趁少数民族民俗艺术还没有发生异化、流失和同化时,影像在完整真实地记录濒临失传的、不可再生的、正在消失的少数民族民俗艺术上,以及日后在维护我国文化的多样性中,将发挥其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2.扩大民俗艺术的生存空间,促进民俗艺术的资源优势转化。通过数字影像对少数民族民俗艺术的跟踪记录,也就是关注少数民族民俗艺术传承的结局和传承人命运的历史变化和演进,感知少数民族民俗艺术在传承中共同存在的困惑和问题,利用数字摄影、三维信息获取、虚拟现实、多媒体技术应用等新技术,为重庆地区少数民族民俗艺术的保护、传承、开发与利用开拓一个新的生存空间,引起广泛思考和对民俗艺术的抢救,并为少数民族民俗艺术等相关研究提供示范。
(二)研究意义
在读图时代下,影像对重庆少数民族民俗艺术的保护及传承研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从传播上看,数字影像能有效搭建与少数民族民俗艺术之间的联动桥梁,为下一步探索和建立少数民族民俗艺术影像档案库梳理理论基础,并用以指导实践。从保护文化多样性的视角来看,数字影像记录不仅为重庆少数民族民俗艺术的传承与保护提供了一条有效可行的路径,也为维护我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探索了新的模式和方法。
1.运用影像能充实民俗艺术的记忆内容。对少数民族民俗艺术的保护是一项既艰苦又复杂的浩大工程,传统的摄影以及其他一些相关的保护手法显然已无法适应当前对民俗艺术的发掘。在多媒体语境下,利用动态数字影像捕捉记录重庆秀山花灯、酉阳摆手舞、彭水木蜡庄傩戏等活态艺术,发挥好数字影像在还原、再现与传承民俗艺术文化记忆的优势,对于保护优秀传统文化多样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2.运用影像来传承民俗艺术的具体内容。民俗艺术具有动态即逝的特点,影像在记录的过程中能即时细致地捕捉民俗艺术展演的动作、展演者的神态等每一个细节。应充分发挥影像记录、传承、传播的功能优势,使重庆少数民族民俗艺术获得最大限度的保护和传承。这些影像将成为未来解读当前少数民族民俗艺术遗产、优秀传统文化遗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对个人和各民族,更对文化多样性的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三、民俗艺术影像记录的档案化方法探索
影像不仅成为了记录民俗艺术的一种手段,一种档案载体,而且进一步延伸成为了保护民俗艺术文化的重要工具。在读图时代,人们对影像过分依赖和崇拜,正是发挥影像巨大传播作用的最佳时机。
(一)运用数字技术搜集民俗艺术影像资料
1.静态和动态的资料搜集。民俗艺术具有动态性、即逝性等特点,影像能够捕捉和记录民俗艺术的动态展演,成为保存、保护和展示民俗艺术的载体。在民俗艺术的档案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手抄的记录,可通过扫描、照相、图文互转等软硬件设备和技术转换成静态的数字图片资料。对于展演部分的民俗艺术形式,可通过数字影像进行记录,形成静态文字图片和动态影像两种档案资料。
2.拓展影像资料搜集渠道。随着数码设备的普及、手机的普遍使用,每天都有大量民俗艺术影像在网络上传播。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除了要以拍摄团队进入拍摄地点搜集民俗艺术影像作为主要渠道之外,还可以发动当地村民或影像爱好者自愿提供影像资料。
(二)做好对民俗艺术影像资料的整理
在前期影像资料搜集过程中,首先要判断影像资料的真实客观性。其次,要保证画面质量清晰可用。再者,建立相关的影像资料管理档案。在影像档案分类中需遵循档案学的一般分类原则,突出档案查找和使用的便利性。最后,建立民俗艺术影像档案数据库,将所有的图文、视频档案都转化成数字化形式,便于查找和传输。
(三)提高民俗艺术影像档案的利用率
目前,重庆市文化委已对列入非遗项目的民俗艺术进行了影像记录,但这些影像资料并没有面向社会大众、研究者开放,利用率不高。地方电视台等媒体需要使用相关的民俗艺术影像资料时,只能不断去当地进行拍摄、再拍摄。针对被留存的影像资料,如果不加以开发或二次利用,就会造成资源浪费。因此,建立民俗艺术影像档案,可提高民俗艺术影像的利用率,使有志于研究民俗艺术的学者多一个获取资料的渠道。
(四)发挥民俗艺术影像档案的传播价值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影像记录设备的普及,受众可以便利地通过电脑、手機等新媒体终端观看相关民俗艺术展演内容,这不仅可以促进民俗艺术影像的传输和分享,也可以为民俗艺术影像档案建设提供丰富的资料和管理思路。同时,影像在塑造地方形象,尤其是在传播各民族民俗文化艺术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例如对于酉阳摆手舞来说,传统的乡村广场表演是一种原生态的表演形式,它能保持摆手舞的现场氛围和感染力,但最大的缺陷在于其传播范围的有限性。在场传播远不能满足当代人对视觉影像的依恋,尤其是年轻人的观看习惯和价值观念[3]。因此,影像传播本身也是对民俗艺术的一种传承和创新。
四、结语
对于民俗艺术来说,既需要一种纵向的文化传承,也需要一种横向的传播形式。传承具有时间的、历史的维度,传播是共时的、交互的。数字影像本身既是一种记录方式,能够满足纵向传承的需要,也是一种传播手段,能在当下针对民俗艺术的相关内容进行互动和传输。民俗艺术数字影像档案的开发与建立,将为今后对民俗艺术的学习、研究提供方便。
参考文献:
[1] 张泽洪.近现代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宗教研究述论[J].宗教学研究,2001(2):91-99.
[2] 周亚,许鑫.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述评[J].图书情报工作,2017(2):6-15.
[3] 徐静,陈赛赛.文化生态视阈下民俗艺术传承的影像到场——以安徽花鼓灯为例[J].江淮论坛,2012(6):168-172.
作者简介:秦臻(1971—),男,重庆丰都人,研究生,博士,教授,从事美术考古学、艺术史以及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