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7—2019年普利策获奖社论标题研究

2020-09-10白冰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19期
关键词:标题社论

摘要:普利策社论奖作为普利策奖最早设立的四大奖项之一,在新闻界一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如我们所知,一篇优秀的新闻报道离不开一个好的新闻标题。因此本文通过对2017年到2019年这3年的普利策社论作品标题的长短、词性频次、修辞手法以及时态的研究,分析普利策社论标题的特点。

关键词:普利策新闻奖;社论;标题

中图分类号:G2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19-0069-02

一、引言

作为新闻界最著名的奖项,普利策新闻奖于1917年设立,在走过100年后,它创造的辉煌和在新闻界的巨大吸引力仍旧在持续,它汇聚了最为优秀的新闻记者,评选出最杰出的新闻报道。而社论奖作为普利策新闻奖最早设立的四大奖项之一,由普利策本人亲自命名,其重要性可见一斑,美国《每日论坛报》编辑米歇尔·加特认为“社论是报纸的心脏和灵魂”[1]。

“文好题一半”,正如所说的那样,一篇优秀的新闻报道离不开一个好的新闻标题。好的新闻标题能够让新闻报道脱颖而出,能够迅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也能够反映新闻记者的态度和观点。可以说,标题的阅读和解释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读者是否会继续阅读该新闻报道的其他部分。

鉴于此,本文将以2017—2019年间普利策新闻奖获奖社论的标题作为样本,采用内容分析法进行研究分类,包括单词数量、词性频次、修辞手法以及时态研究。本文中所选取的数据均来源于普利策新闻奖的官方网站,样本标准为2017年到2019年的所有获普利策社论奖的作品。从官网上共获取了29条标题,共160个字符,本次研究的标题只包括主标题。

二、研究发现

(一)标题简短

对于标题单词数的研究,通过统计普利策获奖社论从2017年到2019年这3年里标题的单词数,并进行总结。结果显示,普利策社论奖获奖作品的标题单词数,最长的为11个词,最短的为2个词,其中4词标题和7词标题出现的频次最多,为5次;11词标题出现频次最少,为1次。

据此可以分析出,虽然普利策委员会对于社论的标题词数没有硬性要求,但是简洁明了的标题仍旧是记者们写报道时自我要求和心中默认的准则,标题太过冗长,会使读者失去阅读兴趣,标题太过简短,容易导致文章内容无法快速地传递给读者。

对这3年普利策社论的第1篇社论的标题词数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这3年的标题分别是“BV is losing the public”(《布埃纳维斯塔正在失去民心》)、“Fetal tissue bill is anti-life, anti-science”(《胎儿法案是反生命、反科学的》)和“Slandering the Unborn”(《被妖魔化的孕妇,被诋毁的一代胎儿》),词数分别是5个、6个和3个。对于普利策奖社论而言,其追求连贯性和整体性,第1篇社论自然是开启这一系列社论的开始,而标题又是一篇社论的开始,因此第1篇社论的标题自然也是十分重要的。可以发现,3年间的第1篇社论标题都不长,没有过多的辞藻修饰,但是将这一系列的主旨都表达出来。

(二)名词、动词和形容词频次高

对于词性的研究,笔者采取的办法是将这29个标题,一共160个字符,使用Free CLAWS WWW Tagger语法标记软件(用于标注英文词性的自动词性赋码器),进而统计出标题里的各类词性,如形容词、动词、名词等英语词性[2]。下表就是笔者通过此软件得到的有关普利策社论标题词性的分析结果。

通过表1的结果显示,可以发现,普奖社论作品的标题以名词、动词、形容词词性为主,其中名词的频数最多,为52个,其次是动词频数,为25个,之后是形容词词性频次,为24个,而代词、数词、副词相对于来说数量较少,分别为4、3、2个。这表明普利策新闻奖社论类作品的标题的词性以名词、动词、形容词为主,而代词、副词和数词的使用频率则较低。

从词性上看,大量使用名词和动词相对而言较客观中立,这凸显了普利策获奖社论的客观性,但同时,形容词的使用频次仅次于名词和动词的使用,众所周知,形容词是带有情感色彩的,使用形容词会让读者一眼就看到作者的态度观点,让读者感受到文章的立场,而社论就是要旗帜鲜明地表达观点立场,如2018年普奖社论的第1篇报道标题为《胎儿法案是反生命、反科学的》,作者连用了两个“anti”,表达了其对胎儿法案的不满,凸显了作者反对、批判的态度。

将标题中的形容词收集后,以正面感情词、负面感情词和中立客观的感情词为标准,对其进行细分,可以发现在近3年的普利策获奖社论的标题中,形容词感情色彩以中立和负面为主,其中,中立的词语占12个,负面的词语占9个,而正面感情色彩的词语很少,只占3个。这也反映出普利策奖社论作品批判和监督的态度,没有过多的阿谀奉承和溢美之词,这也与美国新闻界一直以来的“揭丑”传统有关,虽然普奖作品以揭露和批判性内容为主,但其社会作用却是正面大于负面。美国《芝加哥论坛报》评论编辑柯妮丽亚·格拉曼所说:“我们会对一些不利于社会公众利益的做法旗帜鲜明的给予批评,不管他是政府还是大公司。”[3]

(三)善于使用修辞手法

在新闻标题中使用修辞手法可以起到吸引读者、增强标题本身的趣味性和引起懸念的作用,研究这29条标题后可以发现,有些标题是采用平铺直叙的方法,直接告诉读者文章内容[4],如2017年最后一篇社论的标题是《喂别管销售税了》,当读者读到标题后就明白,接下来的文章,是希望立法机关不要管学校的销售税。

除此之外,作者还会采取一些修辞手法对标题进行修饰。

“设问”,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作者提出问题,之后再对此问题进行回答,这样一来一回引起读者的关注。如2017年第5篇社论的标题为《谁在为巫师付钱?》,巫师指的是幕后为被告县支付法律账单的人,而作者在此也进行深究,究竟是谁给这些幕后操作者的人付钱?作者在下文中回答,正是爱荷华州农业法律辩护基金农业企业协会作为布埃纳维斯塔、卡尔霍恩和萨克县的代理人,为得梅因和华盛顿州的律师事务所支付账单。

“比喻”也是常见的一种修辞手法,它是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事物来分析事物的本质,如2019年第2篇社论的标题为《一个比当奴隶更糟糕的命运,在糖土地上萌生》,在这里糖土地指的是美国得克萨斯州,德克萨斯州是以种植甘蔗而著名,而甘蔗的糖分十分足,所以文章以糖代替德州,这样一方面引起读者兴趣,同样也形成了强烈对比,在德州到处是奴隶的辛勤劳作,而这些奴隶面临的则是被机器绞杀等惨状。

“排比”的修辞手法也比较常见,排比就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如2017年第4篇社论,其标题为《大的,大胆的,死亡的》,作者采用3个形容词形成排比,加重了情感,讽刺了爱荷华州州长之前对自己法案的过于自信,而这项大胆的法案对于爱荷华州的水质问题没有一丝帮助。

(四)时态以一般现在时为主

英文里有16种时态,將这29个标题进行划分之后,其中只有18个标题中有牵扯时态,其余11个则是以形容词为标题,故将其剔除。结合统计可以发现,普利策奖社论作品的时态以一般现在时为主,占比50%,其余则是现在进行时,占比22%,一般过去时占16%,一般将来时占11%。

一般来说,新闻标题为显今日之事,以一般现在时为主,少有过去时态。一般现在时可以让读者感受到新闻的及时性和新鲜性,如2018年普奖第2篇社论作品《责怪病人并不能压低药品的价格》(Blaming sick people does not lower drug prices),作者以一般现在时态为主,表达观点,虽是之前发生的事,但是责怪一词的出现,就强烈地体现了事件发生的新鲜性。

三、结语

在对2017—2019这3年的普利策获奖社论作品的标题进行研究分析后,可以发现其中具有4个特点:第一,普利策社论作品的标题简短,清晰明了;第二,名词、动词和形容词使用频次高,同时,情感色彩偏向于负面批判;第三,善于使用修辞手法;第四,标题的时态以一般现在时态为主。从这样的结论也可以看到,新闻标题对于一篇社论的作用远比我们想象中重要,尤其是对于普利策奖这种十分重要的新闻奖,一篇社论能否出彩,能否吸引读者,标题的作用就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美]康拉德·芬克.冲击力——新闻评论写作教程[M].柳珊,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73.

[2] 马云飞. 2013-2017年普利策新闻奖财经类作品研究[D].长安大学,2018:23-24.

[3] 辜晓进.走进南方大报[M].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223.

[4] 谷一.新闻微信公众号标题修辞的传播效果分析——以澎湃新闻为例[J].传媒论坛,2019,2(21):54-55.

作者简介:白冰(1996—),女,陕西西安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新闻与传播。

猜你喜欢

标题社论
对傅立鱼任编辑长时《泰东日报》社论分析
故事,让学生语言能力有效提高
浅析新闻标题翻译
从“归化”和“异化”角度看新闻英语标题翻译
人民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平台环保类微信标题研究
巧拨千斤解“标题”
新中国成立前后《人民日报》社论如何引导舆论
新年献词里的“中国梦”
《纽约时报》社论批评美国陆军发布的虐俘事件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