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趣味撬动体育教学质量

2020-09-10张同良

高考·中 2020年2期
关键词:中学体育综合素质趣味

张同良

摘 要:一项调查数据结果显示,我国青少年的身体素质令人堪忧,与西方国家相比,平均运动时间、身体素质水平都处于严重落后状态。而应试教育体制、学生就运动产生的重要作用认识淡薄、未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部分学校体育设施落后等等成为主因。随着国家对中学生体育的不断关注,基础设施正逐步到位,而教师如何抓住中学生的身心规律和认知特征开展教学,寓教于乐,以趣激趣,提升综合素质,则成为体育教学重要的实践和探索课题。

关键词:中学体育;趣味;兴趣;综合素质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实施,也随着我国对体育教育的重视与日俱增,在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的同时,对于中学体育教育和中学生身体素质也越来越关注。在满足硬件设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成为体育教师深研精修的课题。为此,针对初中生的身体发育特征以及心理诉求,教师必然需要采取切实新颖的教学方法,让中学生爱上体育、投入运动,渐次养成良好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教师需要围绕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最大限度让体育教育充满趣味,用科学的正确的方法做指导,来改变和提高初中生的各项综合素质。

一、教师更新观念,成为创设“趣味”教学的主推手

在初中阶段,因为体育课不是主课,因此,一些教师对开展教学不够重视,照本宣科,未能深入到学生群体中听取心声,自顾自的教学,我讲你听、我说你练,这样的课堂显得过于沉闷,使得原本处于身体发育敏感期的中学生提不起精神,缺乏方向意识,同时也无形中扼制了学生的个人兴趣。可以说,教师是实施“趣味”教学的主推手,一堂体育课如何能上得风生水起,促进师生互动、同步发展,就在于教师围绕体育教学内容巧妙施策,富有意趣,学生乐于听、勤于练、勇于拼。当学生喜欢上体育课,就意味学生乐于接受教师的教学安排,愿意接受一些运动强度与难度都较大的项目。如“武术”教学,男女身体结构不同、喜好不同,男生喜欢舞枪弄棒,而女生却对这一“打打拼拼”比较排斥,教师就需要针对男女生差异,深入思考引导和指导全体学生学习健身棍、健身拳、对练等基本动作的最佳途径,促其逐步掌握武术的基本技能,最終顺利达到提高快捷度、灵敏度、力量等身体素质的目标。教师一方面考虑初中生的身体素质,一方面从他们个人喜好出发,掌握他们都喜欢看电影的爱好,就地取材,节选《叶问》《功夫》《一代宗师》等电影中的武打片段,通过多媒体播放,现场讲解其中动作,力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对武术的浓厚兴趣,不仅更深一步激发男生爱上武术,而且还能引发女生对影片中行云流水般一招一式武术的的关注,从排斥到心动,感受武术的精奥与蕴含的艺术之美,最终欣然接受、尝试、练习武术这一体育项目。

二、激活学生动能,催生投入体育训练的主意识

教师作为体育教学的主推手,助推的是学生积极投入体育运动的兴趣和自信,当学生这一学习主体得到关注与引导,自然会产生对体育运动积极意义的认知,自主训练和运动意识则会越来越强。教师设计趣味教学是运用外力来有目的的引导学生生趣,而学生这一主体,在教师搭建的平台中自行完成一些运动训练,由内而发产生兴趣,这一内驱力的效应是巨大的。学生从被动到主动,并调动自我的思考力,去设计一些与体育教学内容相关的趣味活动,生生之间互相指导,互相比拼,教师只做简练点拨与指导,则会让整个课堂趣味横生。如,因为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性,在跑步教学中,教师提议让学生自主设计跑步方式,且要求人人都要参与进来。虽然难题抛给了学生,但是,学生反而表现出极大兴趣,有学生建议,先进行合理分组,然后以“你追我跑”的游戏进行,各组根据成员的跑步情况进行有策略的“布局”,跑得慢的可以跑短距离,跑得快的跑长一些,最后,以同样距离下哪组用时最少为获胜者。当教师将体育训练内容融入到游戏之中,并为学生搭建起自主学习运动的平台,学生的主体意识被激活,各组学生集思广益,在怎样让每个组员都能参与,如何结合性别差异、身体差异设计最佳“跑步方案”中,师生、生生之间互动频繁,交流探讨,通过意见聚合、确定方法、参与跑步,每一名学生的体育素质——耐久性也得到了培养和锻炼。

三、整合各类资源,营造凸显特色熔铸信念的大氛围

体育课程不是独立存在的,体育运动也不是体育课的“专利”。体育教学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基本运动技能的传授和指导,让学生参与运动,培养良好体育习惯,既强身健体,又能发展综合素质。因此,体育教育不单单是体育教师的职责,还应该引起学校和全社会的重视。因此,体育作为一种无形的纽带,将课上课下、校内校外的资源融汇贯通起来,营造出大体育的运动氛围,学生不仅乐于运动训练,而且还能够从趣味中找到提炼自身的最佳途径。一些中学生喜欢踢足球,学校可邀请专业足球运动员进校现场指导演示,提高本校学生的踢球技能。而在教学中,体育舞蹈颇受学生青睐,通过体育课小范围训练,再扩大到全校进行排练,并充分利用大课间“舞动”起来,由此,发展成为一个学校的特色体育项目。同时将常规训练与参赛相结合,以点带面,提高整体的水平技能。期间,对具有排舞潜力的学生进行专门训练,搭建上升平台。与此同时,体育课与体育社团、兴趣班等结合起来,常态化举办各类联赛、趣味赛,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了解、参与、热爱体育运动。

总之,面对精力旺盛、亟待唤醒运动因子的中学生,教师的观念需要更新,现代育人理念要树立,与学生的诉求同频共振,抓住中学生各个阶段身体素质训练的特点,用贴切、适用的教学形式,让不同身体发育水平、不同训练诉求的学生都能体验到趣味,营造大环境,以趣味撬动体育教育质量提升,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实现全面发展,奠基精彩人生。

参考文献

[1]林霖,浅析趣味体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3(08)

[2]刘必群,中学体育教学中创设趣味情境的探讨[J]安徽体育科技,2013(02)

猜你喜欢

中学体育综合素质趣味
午睡的趣味
篮球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谈谈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耐力素质
略论中学体育教学
以心育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的研究
浅谈规划展览馆讲解员的综合素质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妙趣横生的趣味创意
趣味型男
让你HOLD不住的趣味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