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体育教学中体能训练的创新体系研究

2020-09-10何江平

高考·中 2020年2期
关键词:创新体系体能训练高中体育

何江平

摘 要:从青少年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对体能教学体能模块的融合进行探析。强调体能训练的科学性。针对速度、灵敏、耐力、力量等素质从准备到放松,从生化角度进行科学剖析,提供了可借鉴、有指导价值的理论依据,可操作的训练方式方法。

关键词:高中体育;体能训练;创新体系

前言:高中体育教学中的体能训练体系与发展趋势需要依托于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理论与方法、体能训练计划的制定与实践、功能性动作筛查(FMS)理论与应用、抗阻力量训练的理论与方法、速度与灵敏训练的理论与方法、运动能力(体能)的测试与评估、体能训练计划的制定与实施、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康复、动作准备与回复再生训练方法等多个国际体能训练的热点理论来支持创新。

一、关于高中体育教学中体能训练现状分析

(一)现阶段高中生的体质所带来的思考

军训一天,晕倒率10%。广州市四所中学的3600名学生,开学前他们在一个训练基地统一集训,每次短短40分钟的操练时间里,总有学生晕倒在地或者因为受伤去了校医院,一天下来晕倒率竟达10%。在电视新闻报道中,这样的新闻可以说是屡见不鲜,并且根据调查我国18岁以下的肥胖人群已达1.2%,中国12至18岁的孩子中,1.9%患有糖尿病。可见我国高中生体质还有待于进一步强化,适时出现的体能训练正是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有效途径,体能训练在中学中如何开展、如何成为一种有成效的教学手段、如何提高教学效率将成为提高学生体质的新手段、新方法,也是各位一线体育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1]。

(二)现阶段高中体育教师关于体能训练的专业程度需要进一步提高

高中体育教师能够以专业的训练方法为依靠,成为一个带动增强高中生体质的一个关键点,带动学校的一个面,提高体育课的授课质量,对学生体能、体质有所促进。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体能训练是有效的载体手段。体育老师应不断提高专业度能够提升中学体育教学工作质量、提升教育内涵的同时,也进一步发展自我专业水平、开拓视野,学习和掌握更多的科学有效训练方法,掌握体育领域的先进的前沿的知识理念[2]。事实上,对于高中阶段的体育教师而言,面对高考、学习等各个方面的压力,很多的体育老师会忽视高中阶段体能体系的创建更难说不断改进和创新了。

二、关于高中体育教学中体能训练的创新体系创建策略的阐述

(一)在实践教学中引进先进的科学手段

在一些活动训练中采用心率检测跟踪,用心率监测系统科学监控,对体能的教学手段的运用和体能练习的密度提供了更精准的依据。用先进的科学手段穿插于整个教学过程,教师不仅仅检测和分析体能教学的方法,也学会了用心率监控作为教学手段去掌握课堂及学生练习的强度和密度。

(二)对常见的体能训练方式进行新的研究

比如:小步跑的“扒地”动作的合理性;过早专项化训练的不可取性;静力拉伸、动力拉伸,对提升运动表现的不同效果,放松對预防运动损伤的积极意义等。从“肌筋膜放松、有氧运动、肌肉激活、动态拉伸、神经系统激活”五个部分对速度、灵敏、力量等素质的练习,更加细化体能训练的体系模块[3]。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探索体能教学训练模式,争做学习型体育教师,积极吸收科学前沿的教育教学方法及训练手段,并运用到实践中,服务课堂,服务每一个学生,真正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

(三)学校积极对体育教师进行培训

上文中提到了,高中教师对于体能训练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性以及促进意义,因此学校需要积极对体育教师进行培训,能够有效的帮助体育老师能借由培训,关注体能训练,在体能训练和体育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希望通过本次体能训练研修产生思想碰撞的火花,使我们的体育课变得更加的多样和丰富,能够以体能训练为基础,以技能学习为核心,让体育课变成改善学生体质的有效途径[4]。从课堂体能教学开始,为学生健康发展、增强体魄做出体育教师应有的努力,并在自我成长与职业发展中,加强学习,进一步提升专业素养,实现自己的价值。

(四)体能训练的创新方法

高中阶段的学生,身体处在发育的高峰期,在体能训练方面应该要顾全整个的身体素质发展,在体育课上,可根据体育课的上课内容来安排体能训练,并且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方面是上课前训练,首先是要进行全方位热身运动,其次是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安排具有正对性的体能训练,主要是为了防止在课程项目的实践过程中学生的身体机能因剧烈运动而产生的一定程度损伤;另一个方面是上课后体能训练,这个训练主要是在课程项目的基础上巩固学生身体素质以及对全身的肌肉进行放松。

兼顾身体素质发展敏感期,合理配置项目。根据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对不同年龄段学生进行不同内容的体能练习[5]。依旧以14~15岁学生为例,他们正处在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在反应速度、灵敏度、协调性方面能够通过科学合理的体能训练使这些素质得到非常好的发展,故高中体育教师可在体能训练中安排一些韵律感较强的有氧体操、反应力游戏、争节拍游戏等内容。

统筹兼顾,全面发展。完成训练目标的同时,还要坚持全面发展的原则。如,运动强度偏大的训练内容之间,适宜穿插以灵敏、协调和反应等身体素质的项目,而运动强度偏小的技巧类或者是投掷类训练之间,则适宜穿插负荷强度比较大的诸如位移速度、一般耐力或者是一般力量的身体素质单元。在训练计划制定时,就要兼顾学生全面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中小学体育教师,不仅要具有组织、示范、讲解等基本教学能力,也要能写好教案,练好口令、队列队形等基本功;其次,在教学中要考虑到学生身体素质参差不齐,可采用多样化、专项化的创新教学方法,适应不同能力的学生学习需求。还有就是,不断地学习进步,在高中体育教学中不断的进行钻研、深究,更好帮助高中阶段的青少年成长。

参考文献

[1]井玉辉.高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强化学生体能训练[J].学周刊,2014,28(14):185-185.

[2]梅文豪.浅谈高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体能素质[J].新课程(中学),2016,31(21):875-875.

[3]刘光标.体能训练在高中体育教育中的创新体系分析[J].运动,2015,39(25):131-132.

[4]钟贤清.探讨现代体能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好家长,2016,22(52):006-006.

[5]杨娟.浅谈拓展训练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策略研究[J].都市家教月刊,2016,10(35):194-194高中体育教学中体能训练的创新体系研究

猜你喜欢

创新体系体能训练高中体育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能训练策略的分析
篮球运动体能训练理念创新
实效性视角下对警察体能训练的思考
大学科技园的发展趋势研究
农村高中体育教学方法创新
高中体育教学休闲生活化模式探究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新疆兵团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构建
创新优势学科平台 完善科研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