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南部藏区名师工作室校本教研实践策略
2020-09-10李建荣
摘 要:根植于甘肃南部藏区教育教学环境及教师队伍资源,探索甘南藏区名师工作室校本研修实践方式,将会给区域教师如何进行专业发展带来启发,也将会让更多的教师去了解名师工作室在校本研修中的作用,从而更好地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关键词:名师工作室;校本教研
甘南藏族自治州经济贫困落后,环境恶劣,大部分海拔在3000米以上。优质教育资源匮乏,教师专业能力整体水平较低,特别是高水平学科教师数量偏少,县域内优质教师资源城乡分布不均,教师培训渠道少,教学研究简单,缺少方法,严重制约了自治州教育质量提升和教育教学的均衡发展。基于甘南藏区校本教研名师工作室研修,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创建了良好的研究氛围,在合作中实现了成长,增强了教师的归属感、信任感和合作意识。名师工作室的成员来源于甘南藏区教育教学一线,名师发展团队成员和青年教师培养团队成员,“传帮带”组成人员的层次性,为工作室研究主题的深入和有效开展提供直接的师资保障,探索适合甘南州的名师工作室校本教研研修的实践策略。
1.工作室培养方式主要为“13665”模式。
量身打造帮助工作室每一个成员明确一个个人发展目标,根据自身职业特长制定个人三年发展规划。培养六个习惯,鼓励在明确自己职业特长时,努力培养与教师成长关系最密切的发现、勤奮、写作、创新、反思、研究六种习惯。教科研是名师成长的根本路径,成员要完成“六微”研究任务,即微型讲座、微型报告、微型课题、微型论文、微课、微课程研究。通过“六微”实践,逐渐达成自己发展目标。认定五个职位等级,新手教师、熟练教师、胜任教师、能手教师、专家教师五个等级。认定现在和三五年后你的职业等级,以激励教师更主动地成长。
2. 坚持开展“开讲啦”名师工作室的校本研修活动。
从2016年3月以来,工作室利用每双周三晚上7:30—9:30时间举办“开讲啦”教研活动。根据“1+3”的结队培养,在“开讲啦”教研活动中,团队选择一个开讲主题后,集体教研备课,准备讲座,导师是主讲人,青年教师承担主持人、召集人、副讲人,鼓励大家积极思考、分享、交流。针对学员存在的问题开展问诊把脉,从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课外延伸、课程标准、教学理念、学科教研、课题研究等多方面进行“全方位、宽口径”立体式指导帮助。如“我的模式我的课”、“在摸索中前行——微课设计与制作”、“学生喜欢怎样的课堂”等,让工作室成员及其他教师在处理教材、整合教材、解读课标、课堂管理、教学技巧等方面都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3.名师工作室校本教研“接地气”。
甘南藏区学校规模小,优质教师稀少,名师工作室作为一个教师专业共同体,集中了学校的名师资源。这些教师不仅有其独特的生活经历、知识背景、教学经验和思维方式,而且都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直接从事者。他们不仅对甘南藏区教学现状、教学问题、教学改革及校情、学情、教情有一定的把握,而且具有较好的专业引领和教学研究能力,关键是“接地气”。这些资质使得名师工作室可以承担起具有一定创新性、探索性要求的教研活动,成为校本教研的重要引擎以及成果转化的辐射源。在正常的学校工作过程中,这些成果还将通过教师之间的互动活动,引发学习效应,成为优秀教师成长的孵化器,为教研文化提供动力。
4.甘南藏区开展名师工作室为校本教研提供了现实条件。
校本研修的一个重要目标和内涵,就是吸引、接纳越来越多的教师投入校本教研活动。名师工作室具有较丰富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资源。而且名师工作室具有一定的组织结构、活动章程和评价体系,可以有效地协调全体成员,有效聚焦,共同学习,平等交流,智慧互补,经验共享,集体成长,并因此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助力站。
5.甘南藏区本土人才的培养具有根本性。
甘南州由于自然环境恶劣、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吸引和留住优秀教师比较困难。甘南州本土人才的培养具有根本性,名师工作室在“培”字上做文章,在“育”字上下功夫。栓心留人的工作比引进人才更为迫切。良好的干事创业环境是人才成长的沃土,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搭建平台,要根植于甘南州教育教学环境,根植于甘南州教师队伍资源,根植于甘南州普通高中教学课堂,利用名师工作室,给教师找渠道、找资源、教方法、讲技术,尽可能的让教师明确自己发展方向,发现自己,反思自己,端正自己的教师职业心态,守得教育的一份心,一寸地。
6. 完善激励机制。
校本教研理念及价值导向,在甘南州仍未在教研活动中真正扎下根来。许多教师与校本教研的主旨还有一定的距离,如问题研究表层化、教师参与活动的动力不足、呈现出较强的功利性、重理论轻实践、重活动轻过程、注重形式忽视效果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建立激励机制,激活教研组织的内部活力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我们要为名师工作室的运行和壮大建立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以物质的、精神的奖励促进教师思想转变和实践嬗变。我们采取的措施有:制定了名师工作室首席导师、研修导师及研修学员量化工时表,突出名师工作室研修学习、培养青年教师、示范引领等特色,将这些工作量化与个人工时相挂钩;取得州教育局支持建立学年学分制度;配合甘南州教师培训学校选拔工作室教研活动考核优秀团队送教(培)下乡,成果转化及展示等。实行多样化的利益补偿,真正让教育科研为教学改革提供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漆治文.名师工作室教师研修动力机制探微[J].《甘肃教育》,2015(23):20-20.
[2]陈志其.名师工作室研修模式及其改进策略研究——以兰州市L名师工作室为例[D]《西北师范大学》,2014.
项目基金:该论文是2018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自筹课题《基于甘南藏区校本教研文化建设的名师工作室研修实践与研究》(GS[2018]GHB4050)系列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李建荣;性别:男;出生年月:1967年2月;籍贯(甘肃省舟曲县):民族:汉;最高学历:本科;目前职称: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从事工作):高中生物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