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历史核心素养在高考试题中的体现及培养策略

2020-09-10黄桂贤

高考·中 2020年2期
关键词:历史解释高考试题策略

黄桂贤

摘 要: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历史教学目标也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三维目标转为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在历史课程中学会树立时空观念、对史料进行辨析,同时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并对历史事物进行解释,从而提升学生的关键能力和学习品质。随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目标的不断推进,近年来高考题目也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了考查。鉴于此,本文以历史解释为例,分析高考试题,并且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进行了解答。

关键词:高考试题;历史解释;策略

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件进行解释,从而做出理性分析和评判的态度和能力。教师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可以使学生对历史事实、历史事件进行辩证,通过分析来解释历史实情,以此提升学生的创新和逻辑能力,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历史解释是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考试题中也有所体现,为此,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首先把近年来有关历史解释的高考试题进行了整理,并对历史解释的培养策略进行了探讨,希望为广大教师提供一定的教学参考。

一、历史解释在高考试题中的体现

1.“史料、史事-概括、理解-概述、阐述”型

纵观近年全国卷高考试题来看,试题中考查历史解释的类型主要有两种,其一是“史料、史事-概括、理解-概述、阐述”类型,这一类型的试题是让学生结合历史材料进行解读后,总结出有价值的信息,并对其进行理解,从而客观的阐述历史事实,最终认清事物的本质,来阐述历史事件。这一题型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和理解能力,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逻辑能力,从而让学生客观的阐释历史本质特征和内在逻辑,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如,在2018年全国Ι卷33题:1847年6月,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新口号代替“人人皆兄弟”的旧口号,……这一变化说明……

这一题目就是以上述类型来考查学生的历史解释,让学生以史料为依据,并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件加以理解和评析。

2.“理论、论题-思维、论证-评判、建构”型

在高考试题中考查历史解释核心素养的试题还有一种类型是“理论、论题-思维、论证-批判、建构”,这一类型的试题首先为学生提供历史理论,之后学生运用自己的思维提出问题,最后加以论证和批判,最终构建自己的历史知识体系。这类题目在高考中也是比较多的,且比例越来越大,因为这类题目不但考查了学生的历史思维,同时还考查了学生的历史理解,所以这类题目也是高考试题中考查历史解释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在2019年高考全国Ι卷中的42题:

材料: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

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

——钱穆《国史大纲》(1940)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这道题目就是以“理论、论题-思维、论证-评判、建构”这种类型考查了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首先为学生展示了历史理论,让学生对当时的时代背景进行把握,去辩证地看待历史,之后结合材料中的观点进行论证,从而构建知识体系,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

二、历史解释在教学中的培养策略

1.运用史料教学,作为历史解释的依据

史料教学是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的依据,也是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必要条件。史料可以为学生创设历史情境,以当时的历史背景去分析和解释历史事件,所以教师在教学时高度重视史料的引入以及史料的内容,让学生在理解的同时,形成一定的思维,从而将历史教学变得更具有灵活性和时代性。

如,教学《太平天国运动》这一课时,笔者将描述这一运动的史料展示给学生:

材料一:与外国战争出人意料的结果乃是中国之开放……

——美国牧师罗孝全:《洪秀全革命之真相》

材料二:“毁灭性的战争正在迅速地摧毁一个稳固政权的一切基础……”

——《阿礼国机密报告》

通过这些史料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对太平天国的认识更加全面,从而加强学生的理解,对太平天国的兴起和衰败做出历史解释。

2.结合生活实际,为历史解释注入活力

学习历史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以客观的态度来分析历史事件、理解历史,从而引以为戒,对现实的问题加以解决,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对历史进行讲述,同时还要将生活实际渗透在历史课堂之中,为历史课堂注入新的活力,让学生将历史与现实生活相对比,整理自身的思路和知识框架,用先进的思想来解释目前的现实问题。

例如,在教学《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一课时,笔者将改革开放后家乡新塘镇的经济建设、教育的发展以及百姓的生活等引进了课堂,与当时的情况进行了对比,让学生解释为何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提出改革开放,体会改革开放的必要性,从而活跃学生的思想。

综上所述,近年来高考逐渐注重对历史核心素养的考查,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样在响应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历史解释和分析能力,从而帮助学生顺利通过高考,步入自己心仪的大学,最终展现自我价值,为社会的发展而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向天晗.略谈“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在高考試题中的体现及教学策略[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05).

[2]徐飞.挖掘高考试题内涵落实“历史解释”素养[J].教师,2019(06).

本文系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培养高中生历史解释能力的行动研究》(课题编号:ZC201625)的阶段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历史解释高考试题策略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史料实证”素养论析
从官商关系角度解读民族资本主义兴衰
我们解释一个奇迹的时候,不必害怕奇迹失踪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及相关试题的归类分析
巧用高考试题,让高三哲学复习课堂灵动起来
利用高考试题,提升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的“能效比”
从未知到已知: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历史解释”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