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0-09-10余丽丽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0年15期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神经功能脑出血

余丽丽

【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应用在脑出血患者中,对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所产生的影响。方法:將我院在2017年2月~2020年3月接收的76例脑出血手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研究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研究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护理评价指标如下:神经功能恢复评分、自理能力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经过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评分好,自理能力显著改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对脑出血手术治疗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可显著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升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护理价值高。

【关键词】脑出血;早期康复护理;神经功能;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0)15-0-02

脑出血又称为出血性脑卒中,是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导致的出血疾病,诱发因素有高血压、糖尿病和血管老化等,具有发病急、进展迅速、预后差等特点。当前临床上主要采用手术治疗脑出血,通过清除颅内血肿来解除颅内高压状态,挽救生命安全。但术后遗留的神经功能障碍仍然影响患者的康复效果,提升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是脑出血护理的重点内容[1]。本文探究早期康复护理应用在脑出血术后护理中发挥的效果,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开展时间为2017年2月~2020年3月,研究病例为我院确诊的76例脑出血手术治疗患者。纳入标准:患者经过头颅CT检查确诊为脑出血,具有颅内血肿清除术的手术治疗指证;患者手术完成效果好,家属同意参与本次研究,全程参与,病历资料完整。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研究组:男女比例为20: 18,年龄在41~78岁之间,平均(63.7±0.4)岁;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1: 18,年龄在42~79岁之间,平均(64.6±0.8)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相比较,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密切关注患者术后病情恢复状态和生命体征,做好饮食指导、用药护理等,当患者病情稳定进入恢复期后进行康复锻炼。

研究组:患者术后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实施方法如下:①健康教育。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和家属开展系统化健康教育,包含脑出血疾病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手术预后、护理要点、并发症和护理措施等。密切关注患者术后各项生命体征,若发现有异常反应需立即通知医生处理。②心理疏导。安抚患者和家属出现的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告知患者良好配合康复锻炼可减轻疾病对自身健康造成的损伤[2]。提升患者的家庭支持,积极疏导患者的内心压力,以积极心态面对治疗。③功能锻炼。患者在术后休养时要保持正确的肢体功能位,避免肢体异常。首先指导患者进行床上肢体活动锻炼,活动关节,如关节内旋、外展和屈伸等。控制活动量,以患者耐受为宜,逐渐增加。当患者术后病情稳定时,开展日常生活能力锻炼,鼓励患者多进行练习,逐渐恢复原有的生活自理能力。术后恢复2周后,可指导患者进行行走训练,从下床站立、单腿扶拐行走等,逐渐过渡至上下楼练习等。当患者可缓步行走后,家属可协助患者进行独立如厕、梳洗和穿衣等。④语言训练。针对术后出现语言功能障碍的患者需进行早期语言功能训练[3]。从嘴唇开合、舌部伸缩、上举、发音等,指导患者对着镜子进行自我练习,逐渐发音。采用吹气球、吹纸片等方式提升对气息、气流的控制和引导能力。在患者病房内粘贴语言训练卡片,叮嘱患者和家属需保持足够的耐心,不要急躁,纠正偏差的发音。

1.3护理评价指标 比较患者护理前(入院第1d)、护理后(出院前1d)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和生活自理能力评分,神经功能应用NIH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工具进行评价,评分在0~42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严重,预后越差[4];采用Barthel指数评价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在0~100分之间,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恢复越好。采用GQOL-7生活质量评分量表评价患者出院时的生活质量,量表内容包含心理健康、躯体健康、物质生活和社会功能四个主要维度,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护理研究所涉及的指标数据均选择SPSS21.0来分析与检验,计量资料:(_x±s)记录,t检验差异;只有当数据比较有差异时,P<0.05。

2 结果

2.1神经功能与自理能力 在护理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相近,P>0.05;经过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NIHSS评分显著降低,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提升,组间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详见表1。

2.2生活质量 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经过比较后,P<0.05,详见表2。

3 讨论

早期康复护理指的是患者入院治疗后开展的早期阶段护理服务,其核心在于早期实施,确保护理的超前性价值。应用脑出血手术护理中,通过对患者肢体功能、语言功能和心理状态等进行干预,规避影响疾病康复的因素,提升患者康复效果[5]。在本次研究综合证实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出血术后患者护理中发挥的价值。

综上,早期康复护理实施在脑出血术后患者护理中,可显著促进神经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早期恢复,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超琼, 顾超兰. 脑出血后实施优化康复护理对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响[J]. 中国中医急症, 2019, 28(12): 2253-2256.

[2] 吴诚洁. 脑出血术后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观察[J]. 中外医学研究, 2019, 17(29): 116-118.

[3] 王莞琪.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并发症及生活能力的影响分析[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9, 4(14): 99-100.

[4] 郑桂英, 涂其银. 针灸推拿联合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的疗效及价值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 2019, 17(07): 178-179.

[5] 王琴. 早期康复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清除术患者的并发症及生活能力的影响[J].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8, 35(05): 746-749.

猜你喜欢

早期康复护理神经功能脑出血
全方位促醒护理在重症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疗效
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中的预防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利培酮结合银杏叶胶囊治疗对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
颅内减压技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集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早期康复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