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研究
2020-09-10石广龙
摘 要:目前,我国的教育在不断改革完善,小学数学作为教育中基础科目之一,教学效果的好坏关系到今后学习的深入和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问题解决教学作为学习的一部分,教师应该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可以用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在实践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促进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对教学活动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展数学教学活动,要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在实践学习过程中锻炼思维能力,激发创新精神。因此,在数学解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优化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展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解决问题能力
引言
数学思维指的是学生在参与数学课程知识的学习活动时所产生的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数学思维能促使学生对所掌握的知识内容进行灵活的思考与分析,进而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因此,对小学数学教师而言,在开展教学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可以促使学生使用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来解决数学问题,对数学知识的内涵及本质进行深入挖掘,并增强其对参与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最终实现数学课堂学习效率的提升。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从低年级学生的实际生活中选择数学问题的素材,使数学素材发挥出最大的价值,实现現实生活的教学,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有些学生因为理解不了题目意思又找不到合理的解题方法,所以学习数学的兴趣一直不高。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审题和检查问题,让学生将自己视为情境中的主角,体验问题表现出的生活情境,这样学生就可以理解问题的实质。所以,在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将教学内容融入具体情境中,使学生在情境中理解问题的含义,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教材中编排的大量情境图,如分水果、运动会、小游戏、商店购物等,为解决问题的教学提供了具体而丰富的生活情境。教师从熟悉的现实背景中引出数学问题,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解决这样的问题,明白解决问题的必要性。但是,由于个体存在差异,学生不能完全熟悉和理解所有的情境,教师要适当引导学生体验情境,以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
2课前导入,循循善诱
课前的导入过程,是一整节课能够如愿高效进行的基础,一定要详细规划。首先,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好奇也是,对未知事物的好奇会激发求知欲,更加激发其主动学习。因此课前的导入可以以一个问题开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而引导其参与到课程中,想办法去解决问题。有对解决问题的渴望,才有对解决能力的提升。其次,问题的设置一定要是学生感兴趣的、贴合学生实际的。比如小学数学六年级学到分数的乘法,在课前导入过程时,老师可以说:“老师有一个蛋糕,分成了二十份想分给全班同学,但是小明是大胃王,一下子把前后左右同学的全都抢过来吃了,那么他吃了蛋糕的几分之几呢?”问题设置既生动有趣,同时切合学生实际生活,激发其展开探讨,并且带着问题听课会更加集中注意力,提高听课效率。
3融入生活情境教学,锻炼学生数学思维
数学学科本身具备显著的实践性与应用性特征。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将生活化的经验融入教学,鼓励学生深入分析生活化的数学问题,锻炼数学思维,并在数学思维的帮助下灵活地解决相关问题。这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养成是非常有帮助的。另外,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还能丰富教学资源,拓展学生的数学知识视野。比如,在“乘除法运算”这一章节的教学中,由于学生无法有效掌握两位数及以上的乘除法运算技巧,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设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情境:“已知在纸盒子里一共有50颗糖果,其中有20颗桃子味的糖果,香蕉味的糖果是桃子味糖果的一半,而苹果味的糖果数量是香蕉味的2倍。请问香蕉味糖果与苹果味糖果的具体数量?”这样生活化的案例能促使学生深入感知数学思维的重要现实意义,帮助学生实现自身数学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4拓展思维能力,找到解决方法
一个好的方法对于解决数学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学生的思维过程的渗透,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更好的拓展,同时掌握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更好地解决问题。在设计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确保指导性问题有足够的立足点,并与教材中的知识高度相关。在设计过程中,教师需要参考学生的实践能力,保证问题不会偏离或太难,从而减少和避免因未能解决问题而产生的挫折感。这样,学生可以更好地提高对数学相关知识点的理解,也能够学到一些总结问题的思路。
结语
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时,小学低年级教师要把数学知识融入生活,把生活常识带到数学教学中,使学生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经验和对常见事物的理解来分析和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同时,为了理解问题的含义,教师还应该教学生如何使用图形方法来分析相关问题,灵活变通,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创新意识。教师还应注重对学生错误思维的分析和纠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正确率和能力,使学生初步形成评价和反思的意识。学习数学知识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有意识地分析和研究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能选择适当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从而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参考文献:
[1]马艳园.数学情景与提出问题教学对学生数学化能力的培养[J].宜春学院学报,2013(12).
[2]蔡青松.浅谈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培养[J].读写算,2014(4).
作者简介:石广龙(1975.06-),男,汉族,山东单县人,研究方向: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