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体融合时代报纸新闻采写转型策略研究

2020-09-10管玉婷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23期
关键词:转型策略媒体融合

摘要:在媒体融合的影响下,新闻行业从传统报纸形式逐渐转型为新媒体传播,并在这一突破性进展中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传统报纸新闻媒体在与新媒体的联动、互补下,丰富了信息、资讯等内容,还开拓了多种功能,成为了一个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服务、更能满足受众多样需求的创新平台。

关键词:报纸新闻采写;媒体融合;转型策略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23-0165-02

报纸新闻媒体具有信息资源丰富、准确等优势,但受报道篇幅、版面设计等影响,在及时向受众传播实时新闻方面有所欠缺。基于此,报纸新闻采写报道的转型创新尤为重要,应利用好现代化网络技术、网络资源的优势,及时为人民群众播报准确实时的新闻,使社会上出现的一些热点问题都可以得到最快速的传播和解决[1]。本文通过分析媒体融合时代新闻采写转型的意义,研究转型的具体策略,希望可以为我国媒体行业的发展提供一点参考。

一、媒体融合时代下报纸新闻采写转型的意义

在媒体融合时代下,新媒体给传统报纸新闻行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为尽快适应当前时代的快速发展,新闻媒体工作人员必须在工作中深度掌握新媒体发展情况,在工作实践中,需要格外关注网络媒体的优势,比如及时了解网络新闻媒体存在的意义,了解网络新闻媒体图片、视频、资料等相关分享形式,拉近人们与新闻信息之间的距离[2]。在报纸新闻采写方面,需要有一定的转型策略,媒体工作人员需要从自身认识到这是必然的发展趋势,积极转变观念,最大限度地积极创新,力争将报纸新闻媒体做到多元化。在媒体融合时代下的新闻采写,在一定程度上是需要进行新闻内容重组,提高新闻素材的包容性,对新闻播报进行实时更新,便于受众利用零散时间阅读浏览新闻,为此,需要转变长篇大论的新闻撰写模式。

新媒体新闻信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新闻传播格局,使舆论更加复杂,这给新闻宣传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传统新闻采写模式逐渐边缘化,很多主流媒体引导大众舆论方向的难度越来越大,主流舆论难以传播主流声音的问题已经显现出来[3]。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新闻媒体工作人员必须立即抓住机会、迎接这场具有时代意义的挑战,充分拓展新领域,赢得发展优势。媒体融合下的新闻采写工作有传统纸笔新闻采写无法比拟的优势,通过手机、电脑等互联网终端设备,每个人都可以运用其强大的传输功能,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将新闻事件传播出去。网络的迅速传播使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参与者,人们与新闻信息没有距离感,有效做到了“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通讯社”。媒体融合时代下的主流媒体工作人员要通过不断强化网络共享思维,从网络传播方式、传播体系等方面吸收养分,结合传统新闻媒体的精华,融入、推动这一历史性的改革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巩固主流媒体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如不能切实有效地实现这一变革发展,那么传统新闻媒体行业就会被淘汰,新闻变成旧闻,新闻舆论主导权和新闻信息水准也会被大大削减。在新闻媒体采写转型发展中,传统媒体要做好对有效资源的利用,使社会各阶层都能各取所需,将新闻传播由报纸传播转变为网络新媒体传播,使受众群体更加广泛[4]。

二、媒体融合时代对新闻的影响

媒体融合时代对新闻的影响可以从3个方面进行分析,即傳播主体、接收终端、传播内容。

根据目前媒体融合时代发展的趋势来看,新闻媒体已经不是唯一可以传播新闻的途径,人们在获得信息资源上可以借助多种形式,比如网络技术平台[5]。人们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终端和微博等社交软件获取信息,不再是只能通过报纸这一渠道。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新闻传播的主体,向社会各界播报各种所见所闻。当下做得比较好的就是微博账号,一条微博的阅读量可以达上百万,传统新闻媒体根本无法与之相比,因此,新闻媒体的传播主体应该向多元化方向迈进。

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我国媒体行业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媒体融合时代下,人们接收信息的终端也变得更加多样[6]。原来人们对新闻信息的了解主要是通过报纸这一渠道,而现在,我国网络技术水平飞速提升,人们获得新闻信息可以借助多个终端,且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等限制,随时随地掌握新闻信息内容。新闻信息传播渠道的多样化,还使人们在信息平台上可以充分互动、交流心得,对同一条新闻也有了更多的解读,在新闻信息平台上还可以与新闻发布者沟通,以确定信息发布的真实性。

在网络信息泛滥的今天,任何一条信息都可能成为新闻关注的焦点,成为头条,而且新媒体本来就具有个性化的特点,人们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新闻信息。人们在新闻信息内容的选择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根据个人的文化水平、价值观、从事职业等因素,新闻信息的风格更加丰富多样。媒体融合时代下的新闻采写,会通过不同方式进行融合,将传统新闻媒体行业与现代网络信息化媒体充分整合,二者之间相互促进、取长补短、互为补充。比如某些新闻电视台,既有电视广播新闻,又有官方公众号的补充,在微博、微信等各个软件平台上发布相关信息[7]。

三、媒体融合时代下报纸新闻采写的转型策略

21世纪,中国表现出更强大的生机和活力。在发展过程中,媒体融合时代的到来,将会更好地发挥新闻采写的社会价值[8]。为了推动新闻媒体发展,新闻媒体工作人员应积极学习,转变新闻采写的传统观念,摒弃传统纸笔式采访方式,适应媒体融合时代的发展。利用好智能技术,做好完整的采访记录,为进行深度采写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和保障。新闻采写记者需要具备对新闻的敏锐度,以最快速度抓住中心点和有价值的信息,对事件进行完整的跟踪报道,对有价值的新闻信息进行深入加工处理,在采写过程中逐步增加采写内容深度,让人们看到更多层面的东西,在提高新闻趣味性同时增加深度,为广大群众提供有价值、有意义的新闻看点,做群众心中优秀的新闻工作者。

媒体融合时代下的新闻采写更注重时效性,这在报纸新闻采写模式中是很难做到的。新闻采写记者需要保持严谨的工作状态,不断提升新闻表达力和文字措辞能力,以确保新闻的严谨性和准确性,使受众充分了解新闻事件的重要内容,找到核心部分,不浪费受众的时间。新闻内容的时效性直接体现了其社会价值,通过最简单的文字表达,深入人们内心,引起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关注,引起大众的共鸣[9]。

在媒体融合时代下新闻采写可以摆脱新闻采写空间渠道的局限性,实现传统新闻采写与媒体融合时代采写的结合,改变采写思路及方式,通过手机可以直接编写和传送新闻。媒体融合时代的出现带给新闻行业巨大的考验,面对当前的挑战,新闻媒体工作人员应顺应时代发展,逐步完成新闻媒体行业的转型。

媒体融合时代的来临加快了新闻的传播,在这个大环境下,新闻的真实性受到巨大的考验,保证采写的可信度已经成为重点工作内容,这要求记者在采写过程中必须有严谨的工作态度,真实确切地阐述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情况,尤其是对于社会普遍关注或相对敏感的话题,更需要本着公正严明的态度,实事求是地报道。在新闻发布时,不乱带节奏,不造成受众的恐慌心理,以客观尊重事实的态度阐述新闻内容。

四、结语

伴随新时代技术的飞速发展,新闻媒体行业的结构和内容以及传播终端都在发生急剧变化,我国年轻一代人群更是将网络媒体、移动终端作为获得新闻信息的重要渠道。传统报纸新闻媒体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市场被压缩,对受众的影响力下降,主导权、舆论引导力越来越弱,在当今媒体形式多种多样的情况下,传统报纸新闻采写工作如何在不失去传承的同时,还能顺应时代、取得突破、创新发展道路,成为新闻媒体工作人员的重点探讨方向。我们不应该把媒体融合时代的新闻采写工作当成一种负担,而是要把传统报纸新闻媒体与现代网络媒体相融合,遵循新闻媒体发展规律、强化网络资源共享思维,积极树立良好的新闻采写观念,顺势时代发展需要,突破报纸新闻在空间及时间上的局限性,摆脱采写渠道受到的空间、时间束缚,不断提升新闻采写内容的可信度及确切性,从而提高新闻传播的时效性,促进社会发展进步,使广大受众充分感受到新媒体时代发展带来的便利。

参考文献:

[1] 張锦.新媒体时代浅析新闻采写课程的转变——以开创“大学生记者团”实践训练模式为例[J].视听,2018(10):215-216.

[2] 吴惠凡.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如何“突围”——基于新闻业务层面的探讨[J].采写编,2018(01):21-23.

[3] 曾源源.媒介融合背景下广电媒体的新闻舆论引导力提升思考[J].采写编,2019(05):80-81.

[4] 王树青.新媒体融合平台在新闻采访中的实践和发展研究[J].电视技术,2019(17):39-40.

[5] 于倩.守正出新 做媒体形态进化升级大变革的践行者——浅谈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新闻出版工作的新任务[J].采写编,2018(03):23-24.

[6] 周婧奕.媒介融合中新闻评论的创新与发展——以《|新京报》新媒体实践为例[J].传媒论坛,2019,02(08):111-112.

[7] 吴鸿波.试论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理论与实践的创新——以《人民日报》融媒体新闻产品为例[J].东南传播,2019(01):13-16.

[8] 安慧儒.在传承中创新在融合中发展——浅谈新媒体时代的新闻创新[J].中国地市报人,2018(10):17-18.

[9] 王志胜.基于媒体融合时代报纸新闻采写转型途径探究[J].传媒论坛,2019(22):72-73.

作者简介:管玉婷(1986—),女,江苏昆山人,本科,助理记者,研究方向:编辑。

猜你喜欢

转型策略媒体融合
新时期我国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研究
新时期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探析
从“澎湃新闻”上线的成功看中国传统媒体转型的策略
“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浅谈电视新闻的创新
“互联网+”时代广电媒体面临的困境与转型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
实施三三战略 强化内容生产 推进媒体融合
论循证新闻的方法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