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教师范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2020-09-10林云飞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24期
关键词:作用小学语文

林云飞

摘要:阅读是小學语文课程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通过阅读课程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扩展知识、开拓视野、积累素材等等。小学阶段不仅是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重要时期,更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重要阶段。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知识的领路人,应该肩负起培养学生的重要责任,应该通过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应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接下来本文就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示范阅读的重要意义为核心,简单探讨教师范读的几点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范读;作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4-123

教师示范性阅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在对于低年级学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经常会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或者是集体阅读,但是在这两种方式应用的过程难免会使一些注意力不够集中的学生在别人阅读的过程中开小差。但是如果是教师进行范读或者是领读就可以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避免这种情况。并且在教师范读的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读音纠正,教师有感情的进行朗读,还可以快速的将学生带入到课文的情境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范读可以激发学生的朗读积极性,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指导朗读的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和《小学语文课程标准》都把“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作为教学的第一位要求,作为教学认识主体的学生,他们正处于成长发展时期,仅仅依靠他们的力量,完全由他们在课堂上多读很难达到上述要求,小学生有很强的向师性,教师抑扬顿挫的精彩朗读能收到直观、生动、形象、感人的效果,可以帮助学生正音,明确词义和了解词的感情色彩,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课文的积极性。

例如,听公开课时,一位老师执教《小木偶的故事》,当她指导朗读时几次要求学生放下课本,“看”老师读。她给书中每一个角色的语言在声音上化了妆,读得深情并茂:老木匠的声音慈爱温和,小红狐的声音狡猾得意,小木偶的声音孤独无助,警察的声音蛮横等等。老师在朗读的同时伴以传神的面部表情和得体的形体动作,把课文中几个角色的语言和神态表达得淋漓尽致。学生看老师范读时,神情专注极了。他们的表情随着老师的表情变化而变化,眸子里闪着渴望学习的强烈愿望。看老师范读后,学生的朗读劲头十足,朗读特别动情,朗读特别有味,不仅语气、语调,就连老师的表情也“仿”到家了,一颦一笑,一招一式,全都模仿得像模像样。可见,示范是多么重要,看老师有声有色地范读的指导作用是多么巨大!

二、范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范读是教师从课文中感受了作者的情感倾向,从课文的字里行间理解作者的情思,把无声的语言文字通过有声的朗读,正确地、示范性地表达作者情感的一种方式。首先教师在范读中,学生通过耳听教师真实、亲切而富有感染力的声音,眼观老师读的面部表情、体态动作以及词句的意义在学生的无意注意中得以暗示,从而获取老师所传出的信息,使之情感产生共鸣,引发思考,深刻地感知课文;其次教师的范读能“让学生耳与心谋”,诱导他们听思结合,引导学生于无疑出求疑,探索新知处着力,激发学生的注意力和观察力。对那些中心句、关键句及佳词妙语,都要通过“咬字”加以适当的强调,利用语气声调的不同,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课文,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受到课文内容的熏陶感染;再次教师充满情感的朗读还很容易感染学生的情绪,当他们在细心聆听时身临其境,陶醉其中,爱其所爱,恨其所恨,乃至达到忘我境界。这样学生的内心世界容易和文本形成共鸣,产生对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教师范读虽然能更好地让学生感知教材、生发情感,但是,我们也不能只强调教师范读而摒弃录音、多媒体朗读,走两个极端都不妥,应该以教师范读为主,录音、多媒体朗读为辅。教学实践中应根据学生实际和课文情况有所选择,将现代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有机结合。

三、教师范读有利于师生间的沟通,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教学是一种双边的活动,在活动中融合了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教师在读,学生在听,情感在投入中不知不觉交融起来,在会意中达到融洽,达到无声胜有声。例如在上《桂林山水》这样含蓄隽永、文采飞扬、文质兼美、感染力强的文章时,我没有要求学生去怎样读,早自习时,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读课文,利用他们朗读的声音逐渐变小的机会,我没有让他们认真听,自个儿拿起书本有感情的朗读起来,那音调或婉转,或铿锵,或抑扬顿挫,不知不觉中教室里变得静悄悄的了,学生对我的朗读似乎很感兴趣,就连平时不爱朗读的同学也似乎受到感染,都听得如痴如醉,从他们专注的神情中我看到了他们对我的态度的变化,以至于在后来学生都乐意和我沟通交往了。得到这次范读的启发,在后面只要是文质稍微美的文章,我总不失机会地给学生范读,或整篇或某个章节和段落。确实,好的范读,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美的熏陶。教师的范读能诱发学生情感的波澜,增进师生关系,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心灵的共鸣,使其思想上受到强烈的感染,学生会禁不住心为之动、神为之摇,随教师一起有感情地朗诵。有了学生这种从心底的尊敬和爱戴,良好的师生关系自然形成,这种融洽的师生关系又会反过来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教师范读是有效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我的教学经历中,我发现在同一个年级的不同班级,教师朗诵水平高的班级,他的学生的朗读能力往往会好些。这就说明学生读书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老师的具体指导和帮助。俗话说:“言传不如身教”,教师的范读实质上就是一种“身教”、一种“引领”,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是有效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面对一篇文章,刚开始学生或许读不准、读不好,这时需要教师在一旁悉心地指点和帮助,甚至需要教师的范读来引领他们、纠正他们的读法。在这一由生疏到熟练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耳闻”其语气、语调,领悟其语感,“眼观”其传神的面部表情和得体的形体动作,多种感觉器官受到教师朗读情绪的感染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范读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张宜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训练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1).

[2]吴茂.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朗读能力初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5(11).

[3]王荣霞.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范读的方法与途径研究[J].报刊荟萃,2018(01).

猜你喜欢

作用小学语文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