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语文创新教学中的赏识教育

2020-09-10林霞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24期
关键词:赏识教育创新教学语文教学

林霞

摘要:赏识教育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教育方法之一,是以尊重爱护学生为前提,对学生的优点长处放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以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做的更好。赏识教育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隨着科技不断发展进步,中学语文教育开始应用自媒体创新教育模式,赏识教育在中学语文创新教学中就显得格外重要。本文从赏识教育在中学语文创新教学中的应用以及赏识教育在应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两方面介绍,推动赏识教育在中学语文创新教学中的进一步应用。

关键词:语文教学;赏识教育;创新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4-096

引言

赏识教育是在尊重学生自身发展,保护学生天赋,以激励、鼓励、包容等手段对学生进行关怀式教育,帮助学生建立自信,获得成就感。在中学语文创新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对新加入的设备仪器不熟悉,新的教学手段也使得很多学生不适应,因此适当的赏识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新课改模式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逐渐推行,学生是教育的根本,因此赏识教育的推广势在必行。

一、赏识教育理念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一)营造和谐的氛围,赏识每一个学生

老师是知识的传播者,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品格。中学生正处于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形成的阶段,作为语文老师,不能一味的批评教育,要关爱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个,运用欣赏赞许的眼光支持学生不同的想法。赏识教育应用过程中,老师的不经意的一句赞美,一句肯定,一句表扬都会让学生更加自信,肯定自己的才能,因此会更加热爱学习。老师会鼓励的眼光看待学生,学生也会回以真挚、感恩的目光。赏识教育不仅可以让学生拥有自信,还可以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更好地引导教育学生。

(二)创设展示才能的舞台,丰富语文教育的内涵

中学语文创新教学中,创新了教学手段和教学仪器,新的教学模式下,不再以老师传授为主,更多的是让学生展示自己,可以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演绎课本中的内容,也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古文或是文章时发表自己的感想。很多学生怕说错或是不自信导致不敢说的情况发展,教师应多进行赏识教育鼓励学生多多展示自己,鼓励学生勇敢说出自己的想法。通过创设展示才能的舞台,让学生积极发表感想,疑惑或是不明白的地方,教学才能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完成教学任务,丰富语文教学内涵。

(三)精心开展赏识实践活动,培养创新性人才

传统教学模式下,学习是一件枯燥而又重复的工作,学生往往丧失了学习的兴趣,传统教学往往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新媒体的应用使传统的教学活动不止局限于听、说、读、写的形式,通过赏识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彼此相互交流感想,在畅所欲言的环境中了解所有的学生的感想,学生也在轻松的氛围中获得知识。科技的飞速发展对社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技型创新人才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贡献。赏识教育可以保护学生的创新能力,保护孩子的天赋。传统的批评式教育只会将学生培养成固定模式的人才,缺乏了创新性的人才无法适应告诉创新发展的社会。

(四)以赏识为载体,构建语文人文教育平台

语文代表着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底蕴结晶,是传统文化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学科,语文不仅是工具学科也是人文教育学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文化素养的培养。以赏识为载体,构建语文人文教育平台,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关爱学生,教会学生如何关爱他人,才能培养成一个有爱的学生。赏识教育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在充满爱的教育下,学生才能更好地成长起来。

二、赏识教育理念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实施赏识教育滞后因素的克服

赏识教育是爱的教育的一种体现,是对学生的一种肯定和鼓励,是在承认学生存在差异性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关爱式教育,这与传统的打骂式固定教育模式不同,现在很多家长和老师仍然是传统的教育思想,很难摆脱传统的思维模式,赏识教育的推广存在一定的阻碍。在教育理念不断更新的背景下,教师应与时俱进,不断地进行反思和改进,接受赏识教育的思想并在教学活动中加以运用,才能克服赏识教育在推广过程中的阻碍。

(二)赏识必须要有原则

赏识教育并不是无条件无底线地表扬包容学生,赏识教育是指对学生做的好的事情的一种肯定,不能为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盲目的夸赞和表扬,在学生做错事的时候依然要严厉地指出并进行批评教育。因此赏识教育的应用需要一定的原则,教师应掌握好运用赏识教育的“度”。同时对学生不能过度进行赏识教育,过度的表扬会使学生的虚荣心得到生长,不利于学生良好品格的教育;过度的表扬也会使学生的压力增大,过高的期望会使学生在面对学习生活时拥有太大的压力。因此过度的赏识教育会弄巧成拙,达到相反的效果。赏识教育应是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一种肯定和表扬,而不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进行虚伪的赞美。由此可见,赏识必须要有一定的原则。

(三)赏识要有一定的艺术性

赏识教育的方式有很多种,有语言的肯定表达,有会心的微笑和鼓励的手势,教师在进行赏识教育时要学会变换不同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关爱,在进行赏识教育的同时要让学生感受到平等对待,用尊重的语气和方式与学生交朋友,帮助学生培养人格,塑造良好价值观、道德观以及人生观。在中学语文创新性教学过程中,运用赏识的眼光发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优点,用充满艺术性的赏识教育接受和喜爱身边的每一个学生,并注重随机教育,不失时机地为学生的点滴进步喝彩。哪怕学生身上的一点点进步,作为教师都要以敏锐的眼光发现这个小小的进步,并及时地对学生进行赏识。赏识的艺术性要体现在语言、行动上,让学生真切地感觉到老师对他们的关注。

结束语

赏识教育作为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一种十分具有活力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帮助语文老师实现语文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自信心,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对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意义重大。赏识教育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它存在于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从学习到生活,从课内到课外,从学生到教师,这无不包含着赏识的因素。教师应赏识学生,虽然他们各有不足之处,但是这也不能抹灭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如果每位教师都能怀以赏识的心态去教育学生,那么学生会在学习生活中感到无限的幸福感。

参考文献

[1]冯丽.语文教学中的赏识教育[J].科技创新导报,2019(27):126.

[2]闫霞.结合农村实际开展中学写作教学[J].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03):94.

[3]宁巧丽.语文高效课堂创建之探究[J].赤子(上中旬),2020(20):245.

[4]陆荣芬.给点阳光,让其灿烂——浅谈语文幸福课堂的构筑[J].中国校外教育,2020(10):57-58.

猜你喜欢

赏识教育创新教学语文教学
给“赏识教育”踩刹车
创新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实施才情个性化教学
课堂细心雕琢,提高教学效能
在英语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教与学”的最佳方式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