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有效性

2020-09-10叶倩倩

教学博览 2020年27期
关键词:小学课堂家国情怀道德与法治

叶倩倩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改革与创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在教育领域中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是当前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教学目标。新课改中明确提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行、道德素养以及法律常识,有助于改善当今社会道德下滑的现象,树立学生高尚的行为形态和思想意识,有效提升学生的家国情怀。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对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的重要性,构建独特教学情景,强化学生学习体验;联系实际及社会热点让他们关注道德与法治,为其未来的学习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基于此,本文主要对道德与法治课堂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有效性进行了深入探究,以期帮助学生实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课堂;道德与法治;家国情怀;有效性

新课程教育理念下,教师需要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改革,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坚持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大纲和基本方向,以培养学生道德与法治综合素养和培养学生家国情怀为目标,积极探索新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以实现学生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提升。家国情怀蕴藏着我国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层含义,这是对家庭的依恋和关爱以及对国家的敬仰和热爱之情,对家和国深深地眷恋之情以及发自内心的敬仰和认同感。现阶段,广大教育教学工作者不断全面的强调在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的重要性,道德与法治学科也逐渐受到关注和重视,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高尚的思想品质。

一、家国情怀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重要性

小学阶段正处于学生形成思想观念的关键时期,他们在这一时期的思维比较敏感、渴望独立、希望尝试更多的新鲜事物等,他们的思维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这就需要正确引导小学生的价值观念。作为道德与法治教学应从多方面实施教学策略,教师在教学理念上不断充实更新,提高自身道德素养,加大对学生的引导力度,将家国情怀渗透于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提升学生对其重视程度,对学生不断启发树立健康积极的价值观,使其真实感受学习带来的趣味性。

二、在道德与法治课堂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有效性

(一)运用生活化教学延伸学生知识面,增添实践性教学

小学生对复杂的知识难以理解和掌握,在道德与法治教学期间,教师可以根据实际学情和学生的状态以及教学内容来组织实践活动。学生只有主动参与,自己深的体会才能够完全理解,对事物能够更好的分辨。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爱国情怀、爱家、爱他人的道德标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深度融合,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理性思维和爱国情怀,通过生活实践延伸学生的知识面,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例如,在学习四年级上册《让生活多一些绿色》一章节内容时,在以往传统教学模式中,部分教师会采用“满堂灌”的形式进行讲授,占据课堂中的主导性地位,按照教材内容进行照本宣科,将一些理论知识与概念性知识传递于此,虽然学生能够学到关于环境保护的知识,但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针对这种教学现状,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增添一些实践性元素。教师可以将课堂教学转移到户外,将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划分,举办带有主题色彩“爱护环境从我做起”的实践活动。教师可以安排各个小组,走进校园、走进小区、走进街道等公共场所,看到公共场所的垃圾主动清扫捡起,再投进垃圾箱或自己准备好的垃圾袋中。在实践活动中,师生之间共同参与活动,不怕脏不怕累,积极主动任劳任怨,让学生从中体会到辛勤付出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师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以及健康的心理,使学生可以在此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以及思想、理念,营造出良好的教育氛围,让学生切身感受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真正意义。

道德与法治教师不要一味地墨守成规,可以说,十次的课堂讲授效果,不如组织学生一次实践活动的效果更深刻、更有意义。教师要大胆尝试,将教学转移到户外,让学习更加贴近生活,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能获得更多的安全感,可以全身心的放松心情,解放思想、释放自己的天性。教师可以多种活动性质来举办,比如,每月可以组织学生做“小小志愿者”、“劳动最光荣”、“感恩之心伴我行”等带有主题色彩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能够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从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内涵,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和道德情操。

(二)運用情境化教学改善课堂氛围,提升教学质量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更要将家国情怀落实于实际教学工作中,要做到思想与行动合二为一。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开创有家国情怀的情境,让学生能够真实、真切的感受,打动学生的心灵深处,以此激发学生浓厚的情怀以及对学习的兴趣感。

例如,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关爱老人”的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进入社区敬老院,做一名小小志愿者,帮助老人收拾内务、关心老人的健康、与老人谈心分享等活动内容。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对家国情怀有全新的理解和认知,培养学生助人为乐、善于奉献的精神品格。

又如,在学习二年级上册中《欢欢喜喜庆国庆》一节时,教师在讲授概念性知识时,学生会感到懵懵懂懂、一知半解。这时,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多媒体设备等先进技术引入到课堂教学中,通过音频、视频的播放带给学生缤纷的课堂,感受视觉和听觉的饕餮盛宴。通过为学生播放视频,展现天安门、升旗仪式、开国大典、阅兵仪式等内容,在播放过程中,能够听到学生们不由的发出感叹和赞美的声音,让学生了解到国庆节的由来,是我们祖国的诞辰日,国庆佳节对中国人民的重要性,在此过程中,知道我国的国旗、国徽、国歌,同时感受开国大典的隆重和震撼。这样的教学形式,能够为学生延伸很多有教育色彩的知识,让学生能够切身感受到丰富的课堂,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在课堂中渗透红色教育,弘扬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三、结语

总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渗透家国情怀是当今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深度挖掘教材内容和教学资源,结合课本知识和学生身心发展注入更多的家国情怀,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高尚品质,让学生对家国情怀有深刻的理解和全新的认知,促进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许美玲.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涵养家国情怀的实践策略[J].新课程导学,2020(25):78+80.

[2]徐海霞.培养家国情怀 促进学生发展[J].教育,2019(47):10.

[3]陈春凤.新时代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必备素养[J].新课程(小学),2019(09):212-213.

猜你喜欢

小学课堂家国情怀道德与法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浅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建于生命关怀基础上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究
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的家国情怀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英语教学有效性缺失的原因调查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