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赏识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2020-09-10吴懿

教学博览 2020年29期
关键词:赏识教育小学体育教学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制度也在进行更好的改革,教学模式也在不停的创新。当前的体育教学模式比较死板,教学的方式具有单一性,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也不高。赏识教育就是通过多鼓励学生,激励学生对体育产生积极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还能让体育教学的效果得到有效提升。本文就是针对于赏识教育在小学体育中的运用做出的分析。

【关键词】赏识教育;小学体育;教学;应用和研究

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教师的教学理念也得到了充分的创新,推动了小学体育教学的不断发展。但在进行实际的教学时,仍然会出现很多问题,教学方式的错误使用严重降低了小学生学习体育的热情和积极性。因此,本文针对赏识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和发展做了详细的探究。小学体育教师在将赏识教育运用到教学中时,应该先在心里建立赏识教育的意识,在课堂中将赏识教育运用到学生身上,为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对体育活动的热情。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赏识教育的基本内容

赏识教育是根据新课改产生的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根据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而制定的教学内容。 小学体育中的赏识教育就是要老师多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肯定和鼓励,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理解和尊重,促使学生对体育这一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 老师在众多学生中,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学生的体育表现表示肯定和给予表扬。赏识教育能够给学生创建一个轻松、愉悦的体育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成长学习。 顺应现在的教育重点,让学生在课上占有主体地位, 让学生能够有充分的表现机会。 老师可以在教学中培养和学生的友好关系,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而且赏识教育是与学生身心特征相符合的,小学阶段的学生内心都比较脆弱,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造成影响。 例如,传统的模式,体育老师在维持秩序时,不安分的学生就会受到严厉的斥责,甚至体罚。 这样的方式只会让学生对老师产生恐惧感, 从而对体育课产生厌倦。赏识教育就是在学生自控力和自我意识缺失时让老师合理教育,在不伤害学生自尊的同时让学生遵纪守法。总之,赏识教育是有很好的存在意义,小学体育课上的赏识教育对学生只有利没有害,并让学生明白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从而对体育课产生浓厚兴趣。 赏识教育是根据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来维护学生的各方面心理健康。 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热爱、对体育锻炼的激情,拉近师生之间的友好关系、深厚友谊,让学生在体育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这也需要老师正确理解赏识教育,要认同学生之间的差异,对待学生要做到一视同仁,公平公正。

二、赏识教育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小学时期正是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在教育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时,要注意以鼓励和支持为主,尽量少用或不用批评的语言去评价学生。但是教师也不能盲目地运用赏识教育。在运用赏识教育时,教师应该先考虑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既可以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又不至于让他们盲目自信。很多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对事物的感知也较弱,他们只会对感兴趣的事情产生学习的意愿,而对某件事不感兴趣时,很容易产生抵触心理。因此,开展赏识教育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对小学生的行为特点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在开展体育活动时,要根据小学生精力旺盛、又难以集中注意力的特点进行活动安排。即使这样,也难免出现学生不遵守纪律的情况,这时,教师不能用严厉生硬的话语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纠正,而是应该从他们的特点出发,进行一定的赏识教育。例如,上课时有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教师可以提醒他“刚才老师看到你走神了,之前你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只有五分钟,这次已经提高了十分钟,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继续加油。”这种通过赏识教育对学生进行的隐晦批评,既可以表达教师对学生的提醒,又充分肯定学生在注意力集中方面的进步,给了学生最大的尊重,这就是赏识教育的最大优势。

三、小学体育教学中赏识教育的现状情况

新教程提出的重视体育素质和赏识教育。 在部分小学体育中老师都对赏识教育不重视,由于传统的教学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所以一时间的改变让老师也觉得为难。 老师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只对学生体育素质进行提升,而忽略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 老师只重视结果而忽略培养教育过程。 在体育教学中,也采用文化教学中的说教方式。 体育本是一个活跃的课堂,在单一的教学模式下也变得更加乏味。 而且一直说教和指责会让学生厌烦老师,会产生逆反心理,不喜歡这节体育课从而体育教学的开展会更加不顺利。 小学体育教育中赏识教育并不是只一味的对学生进行夸奖和赞美,而是要通过夸奖和赞美让学生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所带来的结果和意义。 赏识教育是现代教育中有效的一种教育模式,老师应该大力开展。 不再依靠传统教学模式来教育学生,传统的模式没有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体育锻炼和发展。

教育是老师应该具备的能力,老师的综合素质是能在教育中体现出来的。 个别小学体育老师的综合素质并不能达标,对赏识教育也有一定的错误认识和理解,这就导致在赏识教育中出现纰漏,无法真正展示出赏识教育的意义,提高小学体育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积极性。

结 语

将赏识教育运用到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是为了提高小学生的自信心,让小学生学会尊重和爱护他人,最终实现全面发展。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要尽量地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用表扬的方式给学生以关怀,尽量避免批评学生。教师要注重每个人的发展,不能只重视体育优等生,而大力批评那些表现较差的学生,这样只会造成部分学生害怕上体育课,甚至厌恶上体育课。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适当地运用赏识教育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他们的真正水平。

[ 参考文献 ]

[1] 安晓丹 . 浅谈赏识教育 [J].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23):108.

作者姓名:

吴懿  性别:男  民族:汉  籍贯:江苏  东台出生年月:19861021  职称:二级教师  院校:南京晓庄学院  工作单位:东台市第一小学  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猜你喜欢

赏识教育小学体育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给“赏识教育”踩刹车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