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对策

2020-09-10吴斌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新闻传播融媒体人才培养

摘 要:社会的不断进步及科技的突破使得人们生活水平直线提升,信息需求也不断提升,在此背景下,传统媒体所承载的信息量及传播速度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信息需求,新媒体应运而生。在媒体融合环境下,新闻传播行业若想持续稳定发展,最为关键的就在于对新媒体人才的培养。本文分析融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现状,并提出相应改进对策。

关键词:融媒体;新闻传播;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2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3-0208-02

一、前言

在智能技术层出不穷的现代,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不断更迭,传媒技术也相应不断更新,从而形成了融媒体时代。当前,媒介融合成为了传媒行业发展趋势,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之间的融合形成了较为特殊的媒体行业现状。通过社会调查数据,我国网民数量超过了6.3亿人,互联网与手机移动端成为了我国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1]也成为了人们娱乐交流的重要载体。融媒体背景下,新闻传播方式日新月异,要使新闻传播行业顺应时代不断发展,培养综合性的新闻传播人才至关重要。当前我国在新闻媒体人才培养方面,还未完全从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中脱离,导致新闻传播人才无法适应融媒体发展的需求。基于此,分析融媒体背景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对新闻传播行业的发展尤为重要。

二、融媒体时代新闻人才培养现状及问题分析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学者在媒体融合的基础上提出了“融媒体”的概念,也就是指“各个媒体行业为了满足社会及经济的发展需求,通过互联网与数字技术的支持,实现媒体形式与传播方式的融合”。在融媒体背景下,我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从针对性传播人才培养转换为综合性人才培养。虽然高校对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改革,但是仍未实现根本性变化,其中最为重要的几个问题如下:

首先,缺乏先进性的培养目标,无法满足融媒体发展的需求。当前互联网时代,媒体行业发展迅猛,但是媒体行业的发展与媒体技术的发展相比总是处于落后状态,通常高校刚制定出一套新型的人才培养方案之后,媒体行业又出现了持续更新的技术与变革,自从“融媒体”概念出现之后,高校除了增加了数字媒体专业之外,并未出现实质性的更新培养方案。当前,我国高校的新闻教育模式仍然较为保守与传统,更多还是依赖于课本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满足融媒体时代的综合性新闻传播人才需求。[2]

其次,新闻传播人才教育缺乏实践性。我国教育行业中最为严重的问题就在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中同样如此。当前,我国新闻教育模式仍然为公共课程→专业课程学习→毕业实习。学生仅有的实践机会就是几个月的毕业实习,虽然该阶段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但是时间过短,实践仍然严重缺乏,导致学生期望、媒体行业需求与学生技能之间有一定差距,尤其是在融媒体环境下,高校无法供应媒体行业需要的新闻传播人才,大力培养的传播人才已无法顺应社会与行业的发展需求。

最后,我国新闻办学水平参差不齐。我国新闻教育行业历史悠久,但是不同院校之间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软件及硬件都有明显差距。新闻专业的应用性较强,但是大多数教师都缺乏实践经验,甚至很多教师都不是新闻行业出身,专业素养、教育思想等严重落后,更加阻碍了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

三、融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对策

融媒体背景下我国新闻传播人才严重不足,而培养与打造全新的专家型新闻工作是时代及行业的发展需求。成为全媒型人才,不仅要掌握最为基础的理论知识,同时还需要突破传统的思维限制,树立全新的传播理念与思维。想要成为新闻传播专家型人才,就需要在该领域进行深刻的研究。当前,在融媒体环境下,媒体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已经不限制于新闻的收集与发布,而更多表现在新闻的整合与深度挖掘上,不断提升新闻的价值及内涵。另外,在融媒体背景下,受众有多元化需求,新闻需要不断细化,将“小新闻”转变为“大传播”,将新闻拓展与深入到知识与服务相融合的领域。[3]以上需求对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要顺应时代需求培养知识结构综合型与专家型人才,为此高校可以从以下几点加以改革:

(一)优化课程,培养融合型知识结构新闻传播人才

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与传媒业态及传媒技术有密切联系,往往新闻传播专业课程会受到媒体中介的影响,专业化有较强区分性,但是在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下,为了培养专业复合型的新闻人才,就需要对课程加以融合。为了培养综合性人才,就需要修订与改革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方案,完善教学课程系统,以动态教学模式应对当前多变的媒介社会的迅速发展,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中的课程壁垒,从而实现课程之间的相互渗透与影响,在新闻采集、编写、评论、策划及传播等多方面加以整体性运作,打破不同课程之间的隔阂,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4]

另外还需要对教学内容加以改革,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并且在教学中融入新型的教学技术,综合运用文字、图片、音频及影像,结合实际案例,开展现场型与任务型的教学,促进跨专业、跨院校与跨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同时也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与突破专业限制,在教学中贯穿跨媒体、跨文化及跨学科的融合知识结构及教育理念,使得新闻人才具有更强的创新性。

(二)教育学科交叉,培养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

融媒体发展背景下,新闻传播人才的关注点已经不再是传统的新闻传播知识,而更应该将其他学科知识融入新闻传播工作,提升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性,在强调新闻传播学生新闻基础能力的基础上,引入其他学科体系。这不仅意味着专业内不同课程壁垒的打破,同時也需要缩小各个专业之间的鸿沟,从而培养能够适应多元环境的新闻传播人才,不断加深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联系。

从国际化角度来看,培养多学科集成与交叉的复合型人才成为了全球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趋势,例如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就与其他学院合作创建新闻学—计算机学、新闻学—商学等双学位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新闻传播人才的跨学科交叉培养。在我国,武汉大学及人民大学在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中,就不断淡化专业分割,以大类培养模式强调学科间的融合,而复旦大学则是引入“2+2”教学模式,在新闻传播教学中融入其他学科的基础教育体系,实现了新闻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融合,从而实现了人才的综合性培养。

(三)将理论与实践融合,培养综合能力强的新闻传播人才

作为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要高度重视实践教学,改善传统新闻教学中“纸上谈兵”的弊病,在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培养实践性强与理论知识扎实的人才。为此高校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平台,不仅在教学体系内部进行结构改革,还需要增加实践教学在课程教学中的占比,例如在开展传统的新闻写作与编辑课程的同时,增加网络策划、媒体写作、人工智能分析等实践性较强的学科。[5]另外,高校还需要打通校外实践渠道,与新闻媒体企业合作,为学生走向社会提供支持,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四、结语

互联网的发展对新闻传播行业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新闻传播人才要顺应时代的发展,以时代需求为基础,培养更专业、更全面的综合性人才,以推动新闻媒体行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静.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理念与方法[J].新闻传播,2017(18):55-56.

[2] 张轶,李博浩.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理念与路径[J].新闻研究导刊,2018,9(18):243-244.

[3] 郝建荣.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理念策略研究[J].传媒论坛,2018,1(12):129.

[4] 吴凯之.媒介融合、文化强国及对新闻传播教育的新期待——文化建设背景下新闻传播类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研究[J].管理观察,2014(34):12-16.

[5] 薛倩.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类人才培养与创新的思考[J].西部广播电视,2017(20):38-39.

作者简介:吴斌(1988—),女,山西太原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新闻传播。

猜你喜欢

新闻传播融媒体人才培养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融媒体背景下健康类纸媒的转型
当传播遇上新技术,媒体人需怎样的新闻坚守?
运用科技手段提升传播力
新闻传播专业硕士产学对接路径重构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融媒体业态将决定报业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