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办学质量监控体系研究
2020-09-10陈璐
陈璐
摘 要:为顺应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提升高校国际化办学水平,实现知识教育全球化共享,中外合作办学则成为适应我国高校发展的一种新兴办学模式。中外合作办学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发挥着重要的育人职能,但就中外合作办学教育现状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针对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构建了中外合作办学质量监控体系。在此体系下,希冀高等教育能够得以不断发展前进。
关键词: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质量监控
中图分类号:G64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0)03-0259-02
一、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国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则对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求方面更加迫切。中外合作办学顺应时代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下的产物。高校应具备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基本认识,在引进先进教育理念的同时,融合教育资源,创新办学模式,满足个人发展和社会需求。
我国自1993年首个高校中外合作项目成立以来,高等教育发展较为迅速。中外合作办学作为一种新兴国际化办学模式,更有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及未来路径发展。王建波认为,我国当前本科高等教育供给不足,结构不合理,不适应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1];王成亮认为,单一学术型人才已经不能适应当今世界的发展节奏,想要成功推动教育的发展,重要的途径就是国际化改革,深化国内外教育协作[2]。中外合作办学有利于促进中国高校与国外高校这两个办学主体双方优质资源的整合,弥补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在某些方面的短板,促进人才流动的加速发展。国内许多高校通过中外合作的办学模式引入国外优质教学资源,包括教学经验、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内容等,进而达到拓宽国际教学交流范围的目的,提升自身教学水平[3]。
二、中外合作办学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以本科高校为例,我国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多以“4+0”“3+1”“3+2”“2+2”等为主。虽然发展已具备一定的规模,但必须认识到,我国很多地方高校中外合作办学仍处于初级阶段,在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评估中,难以达到教育部提出的“四个1/3”指标。国家教育部在《中外合作办学评估方案(试行)》中重点提到,“引进的外方课程占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全部课程的三分之一以上,引进的外方专业核心课程占中外合作办学核心课程的三分之一,外方教育机构教师人数占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全部教师人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外国教育机构担负的专业课程教学时数占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总教学时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对于中外合作办学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往往会导致忽略自身质量建设,缺乏精准定位,尤其是在课程设置、人才培养、师资队伍、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存在问题,制约着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在中外合作办学发展过程中,教育者在其国家教育体系中深受影响,而受教育者则在其接受教育过程中受到不同国家国情和不同教育体系的影响。在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中,中外合作办学双方都必须对设置课程以及办学理念进行思考,了解国内及国外需要哪种类型的人才,并能从这两种角度思考问题。,一方面能考虑到部分国内毕业生比较缺乏社会经验以及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可弥补国外毕业生由于偏重启发式教育,对基础文化知识掌握并不牢固等弊端[4]。而高质量的教学是中外合作办学的关键,只有构建中外合作办学质量监控体系,做好办学质量监督,才能确保高质量教育的进行。中外合作办学中的教育模式不同于常规高等教育模式,在学制、教育方案、教学计划、教学方式方法、教学组织等方面都存在明显不同,求同存异的办学方法对推进中外合作办学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教育主权和教育产权,坚决维护自身价值观和树立文化自信心;因地制宜,因时更新,因材施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实现共赢发展。
通过分析研究发现,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有些项目可持续健康运转,是因为在合作办学过程中注重人才培养方案的确定,在双方两国和两校的基础上多次协商、讨论、研究,制定与国情、学校实际情况匹配度较高的完整知识体系和框架,提高办学双方的国际影响力。双方依托各自办学优势,拓宽多学科多领域的多项发展,将办学双方结成真正的学术战略伙伴。但有些合作办学项目,由于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存在很多问题,运行较为困难。
(一)高校自身缺乏中外合作办学顶层设计
高校管理层的指导和决策对教学资源配置和教育系统的执行具有一定决定性作用。对于中外合作办学双方而言,自上而下都需要得到重视,及时交流意见和建议,维护中外合作办学稳定发展。很多高校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上重视程度不高,仅仅将中外合作办学的经济利益作为学校创收手段之一,缺乏相关顶层设计,导致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建设导向和教育目的不够明确,不重视对项目运行的行政管理把控,无法针对办学中课程设置、人才培养计划、教学安排等进行有效监管。
(二)办学过程中缺乏明确的配套监管保障机制
目前,很多高校认为在前期双方协商阶段结束后,完全对照人才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进行实施,照抄照搬,遵循原有教学方法应用于中外合作办学,在办学过程中缺乏明确与之配套的监管保障制度,难以确保中外合作办学的健康发展。
(三)缺乏对相关院系针对性的国际化考核标准
高校的考核制度缺乏对国际化考核的严格监管,只重视院系自身发展,目光短浅,忽视长远利益。据调查分析,有些高校将合作办学项目放在相关院系运营,有些高校将国际教育学院作为中外合作办学院系与相关院系进行教学大綱、教师资源配置、课程设置等协调工作。相关院系受国内传统教育体制的限制和主客观因素影响,难以达到按要求,高效率,严标准执行,导致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发展空间受到限制。
(四)缺乏中外双方大学资源整合和合理利用
办学过程中,由于受到国家关系、地理位置、突发事件等不可控因素影响,外方可提供的师资力量、授课教材等教学资源十分有限,国内大学对仅有资源缺乏整合和合理利用,导致中外合作办学教学质量受到一定影响。
(五)缺乏办学主动权,办学双方合作基础有待夯实
有些国内办学方在合作办学过程中一直依赖对方给予的信息,缺乏主动性,双方合作基础需进一步夯实,达到有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确保项目健康有序运行。
(六)缺乏多角度多维度思考中外合作办学发展路径
对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路径缺乏思考,难以满足办学需求和人才发展需要,角度单一,最终导致运行理念和目标效果产生分歧,中外合作办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三、中外合作办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
(一)转变传统考核方式
将提升国际化水平作为统一考核标准纳入全校考核范畴,加强相关院系配合度监管,有效统一中外双方管理层的决策方法,发挥新时期高校国际化发展重要职能。
(二)提升中外合作办学的教育教学质量
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按项目类别明确项目责任人,建立项目责任人机制,对项目学生的语言、专业等项目运营情况做到实时把控。项目负责人要留意观察分析学生在接纳外方教育资源过程中的各种变化,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不适之处进行多方引导,通过与专业责任人、语言教师等多方位沟通,根据对各合作专业学生特点的了解进行有针对性地提供相匹配的教学辅助方法,并形成具有学生鲜明特色的学习策略促进学生学习,提升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运行质量。
(三)打破传统合作交流及育人方式
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实现资源共享,创新办学体制,加强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科专业建设,更新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合作项目类型分类指导,通过“语言小班”授课和专业实践交流等多种形式,提升教学质量,实现模块分类监控机制。
(四)提高办学水平
加强专业教师和语言教师的专业能力与技能培养。提高教师素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国际化人才,派遣校内优秀教师和优秀学生赴合作院校访学、交换学习,开阔国际化视野,提升自我素质。
(五)打造个性鲜明的留学生海外生活名片
加强国内学生和国外项目学生之间的联系,实时观摩国外学习和生活。将国外学生的专业学习、社团参与、语言交流、文化体验等进行实时在线分享,增进办学双方专业学生的情感交流,促进文化融合和发展。
(六)加强促进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专业社团建设
打造中外合作办学社团精品活动,辅助中外合作办学发展,完善配套机制,有利于项目学生真正地参与到项目中,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结语
中外合作办学应实现生源国际化、师资国际化、课程国际化、就业国际化,才能在其模式下使相应学科的教育教学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促使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国际影响力和教育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中外合作办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是一项长期系统性的工作,重在办学过程监控,轻于办学成果监控。各高校应根据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具体运行情况和发展趋势以及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等特点,加大引导、管理和督导,遵循目标管理体系的发展规律,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机制,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创造更加有序、健康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江彦桥.中外合作办学政策失真及其对策措施[J].复旦教育论坛,2005(6):5-7.
[2]王成亮.中外合作办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2(18):11-12.
[3]韓林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外语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新课程研究,2018(12):99-100.
[4]林金辉.中外合作办学基本规律及其运用[J].江苏高教,2012(1):23-24.
(责任编辑:李凌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