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文化涵养新时代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教育路径探索

2020-09-10丛羽赵安妮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党性修养红色文化党员

丛羽 赵安妮

摘 要: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注1的重大战略命题,鼓舞并召唤了新青年的成长和担当。而大学生党员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储备力量,党性修养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红色文化涵养是中国共产党在艰苦卓绝的历史进程中不断积累并凝聚着浸透革命先辈血液的精神文化,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涵育作用,对于培养更有担当、有能力、有理想、有信仰的新时代大学生党员,引导大学生党员树立积极的党性修养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红色文化;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

中图分类号:D26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0)03-0008-02

红色文化内涵充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与劳动人民在漫长的革命战争,社会主义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等各项挑战中所凝结的坚韧、执着、理想以及信念、道德和价值观,不仅承载着他们对于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刻印着历史的教训与无上的荣光。在新时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即将落在青少年身上,大学生党员作为青少年队伍中的佼佼者,他们更要勇于担当社会责任,敢于面对来自未来,未知的挑战,在红色文化内涵的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锐意进取、不懈奋斗的党性修养。

一、红色文化内涵与新时代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关系

(一)红色文化精神是大学生党员党性的内在凝练

新时代在大学生党员党性中最基础的精神内核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3年中共中央厅引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在该意见中明确的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等精神内涵。而这些内容在红色文化涵养中都能找到“缩影”,并且是无数革命先辈真正践行过的精神意志。无论是曾经为了自由和平等的峥嵘岁月,还是为了维护公正与法治权威而牺牲的公安英烈,都为大学生党员树立了光辉伟岸的灯塔,照耀着党员党性的光芒。所以对于大学生党员来讲,红色文化精神是从先辈身上所继承下来的党性的内在凝练,也是新时代大学生党员在成长过程中应该发扬光大的重要精神意志。

(二)红色文化道德是大学生党员行为准则的导引

思想道德是衡量党员修养的重要标尺,也是党员行为准则的导引。而在新时代,虽然大学生党员所面对的社会环境和社会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但是无论是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大学生党员首先需要坚守的就是自己的内在道德底线。而红色文化中所承载的那些可歌可泣的故事所潜藏的道德精神文明能够为大学生党员的思想教育提供源源不断的养料,同时也能够时刻警醒并激励着大学生党员要时刻积极进取,昂扬向上。回溯红色文化道德的形成过程,有牺牲、奉献,有孜孜不倦的追求,有舍生忘死的拼搏,正是基于这种无法磨灭的红色意志支撑着整个国家、民族、百姓的希望,所以才有了新时代的青年人。因此,红色文化道德可以作为大学生党员行为准则的导引,能够让大学生党员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未知时刻,可以勇于奋进,自强不息。

(三)红色文化信念是大学生党员个人修养的基石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简短精炼的入党宣誓誓词承载的是数辈人坚如磐石的信念,是纵然烟雨苍茫中仍然逐浪前行的执着。红色文化信念是大学生党员个人修养的基石,是将誓词溶于血液,将誓词践行于生活的阶梯。对同学、教师、大众、社会以及自我,大学生党员在誓词信念的加持下,会更注重自身在现实生活中的奉献意识和责任担当,而这些也正是大学生对党员个人修养的具体表现。信念总是与理想相伴,在大学生党员个人修养中还应该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而这在红色文化信念中同样生机勃勃。从中华大地满目疮痍到神舟飞船遨游宇宙,从战火硝烟到70周年阅兵世界瞩目,是红色文化信念让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是一句口号,而大学生党员在新时代同样也要凭借着这股信念,在现实生活中展现出自己的风采,高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旗帜,用创造书写属于青年人的时代篇章。

二、新时代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红色文化教育路径

(一)利用新媒体,打造实时性红色文化传播载体

新时代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红色教育应该呈现出时代化、现代化特点,充分利用好大学生党员的课余生活时间,让红色文化载体取代大学生党员积极性的消极因素,从而更好地帮助大学生党员实时警醒自身,保持良性的精神面貌。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党员除了党员的身份,同样也具有大学生的属性,所以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势必也会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获取网络信息。但是基于目前我国互联网环境并不和谐,而且网络信息驳杂,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形成。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红色文化教育可以充分利用好移动终端选择积极的内容信息,借助于新媒体来打造实时的红色文化传播载体。

第一,可以通过抖音、快手等短视频APP平台注册红色文化官方账号。根据具有地域特色的红色文化事件、人物、精神等来传播红色文化精神和信念,尤其是可以让大学生党员参与其中,由大学生党员对红色文化内容进行创编,一方面给大学生党员提供诠释红色文化精神和信念的渠道,而另一方面也能够真正在泛娱乐化的移动网络环境中实现红色文化的传播。这不仅有利于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现代化养成,而且还能够实现红色文化的大范围推广,对于培养更多的大学生党员也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二,借助微信公众号可以打造红色文化推送平台,将全国各地的红色文化历史、事件以及新时代红色文化的表现等进行汇总、编辑,推送给大学生党员。在迎合大学生党员日常生活时间碎片化的同时,也能够给大学生党员便捷地提供更加多元化的红色文化内容,有利于大学生党员在生活实践中体会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并通过红色文化涵养来要求和约束自身。特別是借助于微信公众号,以让大学生党员在跨时空的条件下,了解其它地区大学生党员的行为,真正实现不同地区大学生党员之间的联系,在大学生党员队伍中形成良性的竞争意识,这也有利于挖掘大学生党员的个人潜能,提高大学生党员队伍的综合素质水平。

(二)构建第二课堂,结合地域特色实施红色实践活动

构建第二堂课,结合地域特色实施红色实践活动是指在传统的大学生党员党课教育的基础上,借助各地区所具有的红色文化资源,带领大学生亲身去感受红色文化所蕴含的往事与精神。例如延安的杨家岭革命旧址、武汉的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淮安市周恩来故居等,都能够作为大学生党员红色实践活动的目的地。不过不同于红色旅游的地方在于红色实践活动要求活动成员能够以志愿者的形式深入到农村,围绕红色文化资源所在地的基层社会现象展开实质性的调研,真正的为基层群众服务,并且要求大学生党员在红色实践活动之后总结实践报告和实践心得。其实在这方面,早在1996年我国就已经由14个部委联合开展了大学生“三下乡”活动,而对于大学生党员来讲,这种“三下乡”活动更应该是一种常态活动,即区别于普通大学生。大学生党员应该在大学期间真正切身感受基层群众服务工作的重要性,通过频繁的下乡活动来适应自身“服务者”的角色,在基层感受百姓的认可和拥戴,感受百姓的疾苦与喜乐,只有这样,大学生党员才能够树立更加立体、全面、坚实的党性修养,才能够让党性修养落于实际行动,而不仅仅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

(三)设计红色旅游路线,承袭红色脚步领会红色意志

设计红色旅游路线,承袭红色脚步领会红色意志是新时代以大学生党员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实现党性修养的熏陶。历史悠久的革命老区,人文资源意蕴丰富的红色文化博物馆等都能够在无声中感染到参与旅游路线的大学生党员,尤其是在借助多媒体红色文化日常传播以及红色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旅游这种相对轻松的红色文化体验活动更能够让大学生党员以开放的心态去接纳、感受并获得巨大的精神财富,可以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对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养的实效性。当然,如果红色旅游景区能够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手段让大学生党员更身临其境的体会到红色文化精神凝聚的历史进程,所起到的效果将会更加明显。

红色旅游路线的设计与规划可以由大学生党员自行组织设计,也可以是由高校有目的、有导向的进行组织,并且可以将红色旅游路线与红色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在一起,双管齐下。其实我国已经有一些相对完善的红色路线可供大学生党员进行选择,例如北京—保定—西柏坡路线,将天安门广场、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历史旧址、博物馆等重要的红色文化资源汇集在同一线路上,一路走来,可以让大学生党员对红色文化有更深刻地认识,更有利于大学生党员理解并继承红色意志。而除了这条路线以外,南京—镇江—句容—常熟路线;井冈山—永新—茶陵—株洲路线也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和红色文化内涵所在。高校可以根据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教育的实际需求做出合理的选择。

三、结语

在新时代下,大学生党性修养教育所面临的消极影响因素是多元化的,也是无法规避的。尤其是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面对驳杂的网络信息,很难绝对坚守自己的信仰和理想。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让大学生党员从红色文化中汲取信仰力量就显得尤为重要。红色文化精神内涵指引着数代人前进的方向,而当代大学生党员更要高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旗帜,接纳和传承红色文化精神,走出中国新时代的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参考文献:

[1]段海霞,朱洪春.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在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中发挥作用的机制及路径[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8(1):53-55.

[2]屈宏,荊蕙兰.新时期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探析[J].延边党校学报,2017(1):39-41.

(责任编辑:李凌峰)

猜你喜欢

党性修养红色文化党员
党员之家
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9514.8万 北京市党员总数:240.8万
新时代加强党性修养的历史逻辑
论党性修养
党员标准是什么?
共产党人的党性与党性修养
新媒体环境下的红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正式党员人数减少至3人以下的党支部是否要撤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