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的有效整合
2020-09-10李平
李平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各个学科的教师都在对教学理念、策略做出一定调整。在初中数学学科中,教师也根据新课改中提出的要求重新审视当前教学情况,对低效率的教学内容做出相关更改,将信息技术这一新型教学辅具加入到课堂中,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课堂教学,为学生的数学学习保驾护航。基于此,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展开讨论,希望能够为教师教学提供帮助。
关键词:初中数学;信息技术;整合;教学策略
1 巧借信息技术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情境
初中数学教材里面,很多数学概念都较为抽象,,其中复杂程度及知识点间的关联性,都是学生学习时所需掌握的知识难点。因此,数学教师在开展课程教学时,需首要转换自身传统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地位来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通过巧用信息技术创设轻松愉快的数学学习情境,将知识点以动态形式展现于课堂,引导学生能自主归纳综合知识点。当前,数学教师在课堂中应用最多的信息技术功能,应是几何画板这一工具,如图形的运动变化可利用画板功能来进行展现,之后引入图形变化单元内容来进行教学,通过引导学生走入建设情境来领悟数学变化规律,既能提升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又能激发起想象思维。
例如,在进行“轴对称图形”这一知识点的教学时,教学进行教学设计时,就可巧用信息技术中的几何画板功能,并基于学生生活基础上搜集与知识点概念相符的物品来进行展示。如蝴蝶、剪刀、五角星等,调动起学生学习兴趣。然后,教师在展示图片过程中,可利用就可将此类图片运动、重合、运动的过程利用几何画板来进行展示,轴对称图形概念及特征就能更形象生动的呈现于学生课堂中。接着在教师引导下,结合轴对称概念来进行物品举例,最后,教师再结合轴对称概念,利用几何画板出示等腰三角形、圆形等图形,此时学生已经能有效掌握本次课堂教学内容,并对知识点概念有了一个深刻的理解。
2 利用微课组织学生进行课前自主学习
课间自主学习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上课的质量,教师可以利用微课为学生发布课前自主学习资源,让学生能够自主进行课前学习。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问题,能够进行自我思考,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大致的了解,在课堂听课的过程中更加有针对性,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听课的效率。同时,在学生进行课前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能够帮助教师适当的加快讲课的速度,将讲课核心放在更加重点的问题上,提高教师的讲课效率,在一定的课堂时间内,为学生呈现更加重点、优质的内容提高教学的质量。
例如,在教学实数第一小节认识无理数时,这一部分的内容相对简单,我利用微课为学生发布课前自主学习资源,让学生自己在课下进行自主学习,要求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首先进行自我思考,解决不了的问题做好批注,这样听课更加有针对性,提高听课的效率。在课堂讲解的过程中,为了检验学生的课前自主学习成果,由学生上台为大家讲解教材中的内容。通过学生讲解的方式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讲解的过程中也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印象,通过学生讲解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对于学生讲解中出现的问题我在最后做出订正和补充,学生讲解与我的讲解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
3 利用互联网丰富课堂教学资源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日益发达,与人们的生活有着越开越密切的联系。教师可以从互联网中搜集更多的优质教学资源,在课堂上为学生进行播放。教师通过学习教学资源,能够探索更多的教学方式,以此来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为学生呈现更加优质的教学课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能开拓视野,丰富学习内容。并且视频的形式迎合了学生的喜好,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教师的讲解与视频播放相结合,让学生能够更加详细的理解教材中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时,在讲本节课的内容时,我为学生搜集了部分非常优质的教学资源,在课堂上进行视频播放,带领学生进行学习。通过视频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结合视频的内容,以及我的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中的知识,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在视频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认真听着视频中的讲解,我适当地暂停视频进行讲解,对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题过程中的难点进行详细的讲解,包括学生在书写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让学生加以重视。
4 巧借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初中数学教师开展教学时,在紧扣教学内容前提下,巧妙利用信息技术收集教学资源来丰富课堂内容,并以动画、图片等形式呈现于课堂中,能有效提高學生思维的活跃性和学习能力。与此同时,教师需注意灵活运用数字化学习资源,不可对信息化技术教育手段产生依赖性,切记不可本末倒置,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才是达到教师预期教学目的前提所在。
例如,教师在开展几何“探究性活动:镶嵌”一课时教学时,在指导学生掌握平面图形镶嵌条件后,教师再利用多媒体设备来为学生建设问题场景,引导其走入五彩缤纷的“镶嵌王国”。然后引导学生在校园中去收集平面镶嵌图案,如地板砖,壁纸印花等,后展示于课堂中,并自主总结平面图形镶嵌规律。此类方法,不仅能让数学融入学生生活,形象生动的教学方法更能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本质,在学习中收获乐趣,感受数学魅力所在。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的加入能够为初中数学教学带来较强的促进作用,其通过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完成高效的数学学习,并在学习中得到学习能力的锻炼,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国华.信息技术在优化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途径探析[J].中国农村教育,2020(15):50-51.
[2]张晓琴.浅析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风,2020(1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