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青春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与建议

2020-09-10李婷

高考·上 2020年3期
关键词:心理需求教育方式青春期

李婷

摘 要:青春期是人生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也是身心发展不平衡、不稳定的时期,这一阶段的发展对人的人格、认知、情感等的发展都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家长和老师应该树立高度的责任意识,给予青少年适时的辅导、支持和理解,给他们树立良好的榜样,帮助他们平安度过这一时期。

关键词:青春期;教育方式;任性心理;兴趣;心理需求;目标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身边好多父母会这样抱怨,说是现在十几岁的孩子让人很头疼很苦恼。以前敏感的孩子会开始变得浮躁或是喜怒无常;曾经很冷静的孩子现在也会选择搭乘危险驾驶的车辆,或是参与其他愚蠢的冒险;从前和大人无话不说的孩子,现在一回到家也是紧锁房门不爱出来,一问啥也不说。这个时候的他们,心事仿佛变得多了起来,很难让父母再靠近。家长们很是着急,却也没有有效的方式去解决,对孩子的管教更是说不得打不得骂不得。同样地,在学校里,也不乏这样的“问题学生”,他们要么上课时故意捣乱课堂秩序,搞小动作,不认真听讲;要么不按时上交作业,老师一交涉就会产生抵触情绪,当面顶撞不受教;更有甚者,会极度迷恋网络,经常厌学或者逃课。那么,这时候,无论作为老师还是家长,都会产生一种“很难教育”的感觉。可是,我们是否意识到,孩子这时已进入了人生中一个特别重要的发展阶段——青春期。有人把这一阶段称为“人生的春天”,这一时期一直持续到18岁左右才会结束。

这时候的孩子,有着强烈的个性发展需求,他们想独立,却又缺少经验,在成熟与半成熟之间徘徊;他们觉得大人们不会理解自己,所以强烈寻求同伴与友谊;他们执拗,单纯,认识事物的能力有了進一步的发展,但又有片面性;偶尔也会对自己的未来在心里进行自问思索,但更多的时候感到的是迷茫。随着生理的迅速发育,第二性征的出现,也会让他们对异性和爱情产生好奇和兴趣,他们渴望走近,却又担忧畏惧。这是一个发展极其不稳定的时期,发展心理学中认为,这是一个身心发展不平衡的阶段,因为心理发展速度相对于生理发展,显得缓慢一些,但也是心理危机频发的时期,即所谓“狂风骤雨期”。那么这时候的老师和家长,作为学校和家庭这两大教育阵地的主导力量,更有必要学会理智地处理问题,对青少年实施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结合我自己的教学和辅导经历,谈谈一点感受与建议:

一、客观接受孩子青春期的到来

青春是美好的,也是短暂的,每个人的一生都要经历这样一个特殊的发展阶段。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出现的生理、心理变化特征,学会用客观科学的态度接受它们,尊重、肯定并鼓励他们的成长。

二、学会转变以往的教育方式

进入青春期以后,孩子的身心发展处于一个突变时期。他们在心理上认为自己已经是个大人了,所以开始与大人之间寻求一种平行的感觉,而不再像以前一样是心理上的仰视。他们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有独立的见解和思想。所以这时候,老师和家长应该学着以平等商量的口气与孩子进行对话,要鼓励他参与班级或者家中的事务,让他学会分忧和分责。要学着把孩子当成同辈,和平解决问题,而不是指责命令,或以权威优越感自居。

三、面对孩子的任性心理,不要放任自流

不乏有这样的事例,都说孩子一旦接受到强烈的批评或者某一方面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就会离家出走或者以死相逼,让人感到很惶恐。其实这是孩子的任性心理在作祟,他们打心底里觉得你的爱没有限制,所以选择用你的爱来惩罚你。面对任性心理,一定要学会说"不",同时一定要交代清楚说"不"的理由。我觉得有效的方式之一是可以和对方就此问题和平辩论,各抒己见,打败他"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心态,减少打压他的得寸进尺心理。

四、关注并培养孩子的兴趣

研究发现,有很多青少年要么沉迷网络,要么早早陷入恋爱,这和他们的兴趣单一有着很大的关系。青春期的孩子一般都处在中学阶段,学习压力大、负担重,所以基本花费大量时间用来学习。有些学生也会产生厌学心理或是学习兴趣减弱的情况,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调节,就会想办法避开目前的处境,干一些新鲜的事情,如沉迷网络或者选择恋爱。如果老师和家长能够及时培养孩子的兴趣,那么就会减少其他情况发生的可能性。但是一旦网络上瘾或者早恋,万万不可采取强制手段,应该正视问题,与其商讨,让他自己明白利害,选择解决方法。

五、多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

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也要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比如适当及时的奖励表扬是一定不能少的,要多关心关注孩子的合理需求。老师和家长可以多和他们谈心,耐心聆听他们的倾诉,平等和谐地沟通,营造良好的沟通范围,如此就会渐渐拉进和他们之间的心理距离。他们以后遇到问题时,也会选择面对和解决,而不是隐瞒或者逃避。

六、帮助孩子确立发展目标

青春期的孩子经常会出现对自己的未来认识不清或感到迷茫的情况,这在发展心理学中被界定为自我同一性的问题。所以,老师和家长应该在此阶段,家校合作,共同努力,结合孩子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以及学业能力,帮助他们树立奋斗目标,从而度过这一迷茫期。

总之,在这样一个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显得既有难度又无比重要,我们应该树立高度的责任意识,帮助他们度过这一时期,因为这和他们未来的个性发展息息相关,更深远的,这也会影响到他们将来的事业和家庭。在青春期成长最艰难的几年中,青少年们需要辅导、支持、良好的榜样,以及最重要的,就是得到理解。

参考文献

[1]养育方式在青春期发展教育中的引导作用——一则心理健康教育的案例[J].杜广建.教书育人.2010(19).

[2]做好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J].李培兴.基础教育参考.2011(18).

[3]青春期学生心理问题辅导对策[J].史新民.教育教学论坛.2012(21).

猜你喜欢

心理需求教育方式青春期
满足职工心理需求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
基于老年人居住行为与心理需求的居住区景观设计初探
农业院校环艺课程教育方式与考核改革的构建
高中英语的高效作文教学法之我见
基于应用语言的英语文化导入教育方式
浅析高职院校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用户信息素质教育
受众心理需求与陌生化手法在广告中的运用
浅谈青春期性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经达英—35及妈富隆治疗的效果观察
青少年如何合理度过青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