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组合作在初中数学的应用研究

2020-09-10郑重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31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应用研究初中数学

郑重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工作全面开展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成为大家关注的热门教学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颠覆了传统教与学角色,是立足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和以教师为课堂引导的教学模式,贯彻了素质教育发展观,重视以学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初中数学有效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将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合作交际能力、集体意识以及社会性能力都具有关键性提升。为此,本文将阐述小组合作实施教育教学的独特优势,有效基于初中数学为教学载体,探索小组合作模式的有效应用方式,希望能够整体性提升学生的学习综合能力,从而达到全面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和数学素养有效提升的目的。

关键词:小组合作;初中数学;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1-032

国家高速发展意味着许多方面都要进行新一轮的高度提升,作为教育大国的我国自然不能忽视新体制素质教育的改革,针对素质教育改革研究成为一线教师的重要核心任务之一。初中数学作为基础主要学科之一,其重要性毋庸置疑,这不仅关系着学生对高等数学学习的健康发展,也对学生未来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如: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其底层逻辑无一不涉及数学。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积极拥抱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环境,能够立足学生未来发展为教育标准,积极优化自己的教学过程,提高自己的教育站位,强化自己的责任意识,通过各种途径中寻找各种提升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方式方法,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则是新课程改革以来一大亮点,对学生多项能力有着巨大教育价值,所以本文将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实践基础上,谈论小组合作在初中数学的应用研究,希望能够为大家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实施小组合作的独特优势

初中生已经具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基本的自我约束能力,也是学生各种学习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期。但是,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树叶”,这也意味着在初中生群体中,虽然整体上相对小学生自控力、理解力、思考力都有显著性提升,但是,同层次的初中生中也存在巨大的差异性,有的学生学习兴趣浓厚,那么学习过程自主学习能力更高。有的学生是对文科感兴趣,那么在面对理科内容上,内心是抵触,学习是随机。再如,学困生群体不在教室的监督下更是无法进行有效学习。同时,初中生身心正处于逆反期,如果教师或者家长跟的太紧,督促的太频繁,反而会造成初中生直接丧失对学习的兴趣。这也为教师提出了严峻性挑战。

素质教育工作开展上,教师必然需要找到不同学生的学习突破口,以不抛弃、不放弃的教学心态,落实到实践教学中。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出现,推动了教师找到提升全体学生获得自己个体知识最大化收益的有效教学方式。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有效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且能够推动学生自主性、主动化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有效减弱了师生之间教与学的博弈性和对抗性,所以教师应当不断挖掘小组合作的有效教学方式,真正应用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全面促进、有力提升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数学能力的成长与收获。

二、在初中数学实施小组合作的方法研究

1.以小组合作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过程,这个过程中很容易产生良好的竞争学习氛围,尤其在初中生强烈好胜心的心理上。为此,教师应该准确把握这一特点,有效通过重组与加工的过程中,不断放大这种小组合作学习的特质性,这样将有效激发不同学习层次学生的动力。例如,在一节单元复习课堂中,以“有理数”单元为例,教师为了更好地了解不同学生对新知的掌握程度,以便更好地提升自己辅导教学的针对性,加强学生对新知的内化效率。为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有理数单元知识点——争霸赛”,并且设计各种荣誉称号,如:“今日之星”“答题小王子”“优秀小组奖”“个人进步奖”,并且设计一个荣誉榜,获胜小组与个人上榜,展示一个星期。这样的比赛的学习机制,这样的别开生面的教学活动,将会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和强化学生的求胜欲望。其次,为了更好地保证小组比赛的公平性,那么教师应该根据“一个优等生、二个中等生、一个后进生”人员配置标准,进行小组分配,这样保证了小组比赛的公平和激烈性,也将促使各小组学生必须同心协力才能赢得这场比赛,这样将推动优等生去辅导后进生,后进生在团队期待上和好胜心的心理上,也将积极参与其中,这样将会大大提升后进生的学习愉快体验,进而起到树立自信心和提升学习兴趣的目的。最后,教师根据班级不同学生学习能力进行设计不同的题组,并且限制小组成员每个人的回答次数,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其中,为自己的小组参与比赛。这样的各小组比赛过程中,不仅提升了学生计算能力,也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和相互帮助,同时,也助力教师明确不同学生学习问题,进而更好地开展教学。

2.以小组合作模式,提升学生数学思维

当前初中数学知识多数考验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些知识比较晦涩难懂,需要学生较强的思维,才能进行有效学习。那么教师必须提升学生学习思维框架,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发展,才能助力学生更好地进行有效学习。例如,在教学“概率”知识上,教师可以通过故事创设法和小组合作角色进行开展,以创设故事,将概率知识融合,使得各小组扮演角色开展合作过程中,完成一个完整故事,这样更好地助力学生直观立体认识数学概念。如:小组学生A给学生B三个苹果两个梨,其中有一个坏的苹果,一个坏的梨,学生C在学生这里挑两个水果,那么学生C同时拿到坏的苹果和梨的概率是多少?在学生进行故事过程中,自然将抽象化的事情具体化,这样在学生动手实践过程中,更好地掌握其原理。当学生下一次遇到类似问题,将会形象化进行思维活动,联系之前的故事情境,进行问题的解构。

三、结语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也是有效的教学手段。为此,教师应该立足围绕学生、激发学生、发展学生的角度出发,这样实施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才能符合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才能真正推动学生多项能力的提升,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和数学素养的可持续、健康化提升。

参考文献

[1]俞慧紅.刍议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7(92).

[2]严玉娟.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时代教育,2017(20).

[3]张艳.互动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大世界(下旬版),2018,(08):84.

作者单位:贵州省遵义市道真自治县玉溪中学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应用研究初中数学
作文评改“五步曲”
进驻数字课堂的新兴教学媒体
AG接入技术在固网NGN的应用研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