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学文言文教学策略初探
2020-09-10葛利娜
葛利娜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要求:“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是人们了解古代文化的有效途径。2017年部编教材统一了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把更多的传统文化内容编入其中,从三年级起就有文言文学习,三年级到六年级共有16篇文言文。文言文是笔者国民族文化的根与魂,可是,在笔者们眼里情文并茂、简洁凝练的文言文,对于大多数小学生来说却深奥难懂,让他们望而生畏。所以,如果给予恰当的方法指导,这些难题就会迎刃而解。
关键词:文言文;小学;语文;统编版
1注重教学过程中的激趣
在入门阶段,学生对文言文学习是从“无”到“有”的一次跨越。统编版教材和以往的人教版有着很大的区别,在三年级上学期就出现了文言文课文《司马光》。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这类课文,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很可能造成他们的排斥。故而,一个“趣”字,是文言文课堂的重头戏。为了激趣,笔者设计了游戏覆盖的首尾衔接式的课堂。首先在《司马光》这篇课文的导入环节,笔者利用“侦探”的探索核心,让学生们帮忙破获一起北宋的“是谁救了他”案,通过“快马加鞭”到达“案发现场”的追赶环节,让学生们积极识记字词,识记的时间越短,就越可能快一步到达要“破案”的地方,越早成为“名侦探”。在解决生字词难关的基础上,笔者领着学生们进入“侦破”环节。第一句“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对学生来说就完全是“天方夜谭”般的遥远。针对三年级学生的特点,使用一些动态的画面会比单纯的文字效果更好。所以笔者“反其道而行之”,先播放几秒动画,让学生们看看画面中发生了什么,全班都能回答出来。“趁热打铁”,笔者立刻让学生回到课文中,让他们猜猜对应的句子。学生们结合了动画有了一定的感知,不用逐字逐句解读,不再是面对单独抽象的文字,一下子就找出了第一句文言文。此时,呼应上游戏的“探索”环节,笔者顺应奖励给学生新的“线索”,在保持和延续学生兴趣的同时,让他们以积极主动的心态进行接下来的课文学习。之后的“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则是本课的难点,后半句是拗口难懂的长句,直接翻译会变成老师“倾倒”式的填塞教学,学生完全被动接受。所以笔者带领大家利用动画中出现过的“现场还原”方式,邀请同学上台表演。结合课本插画,学生们理解了“案发现场”只有司马光一个人,所以几位同学略一思索就表演出了“众皆弃去”。几个简单的动作表演,学生们已经代入了思考,完全理解了课文内容。
2运用灵活的理解方法
小学生在文言文的理解上有一定难度,文言文后面会有几个注释,学生能理解单个字词的意思,但仅凭几个字词的意思,不能对整篇文言文有准确、透彻的理解。研究发现,指导学生理解文言文也是有方法的。可以采用以下方法:“留”,就是保留原文词语。如“王戎七岁”,就直接保留;“梁国杨氏子九岁”,可稍改变“子”的意思再保留。“换”是替换词语,如“群儿戏于庭”,这里的“戏”可替换成“玩耍”,“庭”可替换成“院子”,这样的方法在文言文中比较常用。“调”,就是调整语序。如“太白感其意”,意思是李太白被她的意志感动了,这样的方法在初中的文言文学习中常用到。“增 ”,就是增补词语或句子的成分。如“取之,信然”,意思是“路人把李子从树上摘下来一尝,果然如王戎所说,是苦的” 。有时还要“删”,就是删去不译。如“孰为汝多知乎”的“乎”不译。在文言文中常有一些字的意思虚有,要让学生慢慢积累体会。
3提高品味能力
文言文和白话文不一样,它蕴含着语言美、结构美、思想美……因此,在指导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肯定少不了品。一般要先品语言,反复诵读后,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抓关键字词来推敲语言,体会作者用字的准确,或精妙,或有趣。如《司马光》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中的“皆”字用得很妙,可引导学生体会司马光的沉着冷静、聪明勇敢。《杨氏之子》中“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家之禽。’”引导学生体会杨氏之子的风趣和机智。到了高年级,往往还要让学生品思想,引导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感受思想感情。如教学《伯牙鼓琴》,让学生感悟到鲍叔牙和钟子期的真挚友情。在高年級的文言文学习中,还要品手法。文本中有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描写抒情,教师要巧妙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提高他们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或审美鉴赏的能力。有时文言文学习中还要品作者,可以借鉴古诗学习的“知人论世”方法。如教学《少年中国说》时,可结合时代背景及作者的生平处境品内容,这样学生会更容易接受,对文本的理解也更深刻。
4课后拓展延伸
阅读和写作是整体,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文言文为范本尝试多种形式的写作。如教学《自相矛盾》时,可以让学生把这篇文言文改写成白话文,通过想象加上一些情节或画面。可以先讲给同桌听,再回家讲给爸爸妈妈听。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对小文言文的内涵有更为深刻的理解,还锻炼了想象力、写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延伸了知识,把知识从课内延伸到了课外,拓宽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视野。还可以在学完一篇文言文后,补充相关的篇目来让学生比较着读,如教学完《司马光》后,可以介绍《曹冲称象》让学生读一读,再和课文联系起来,感受古代神童的智慧。教学《伯牙鼓琴》后,可拓展《管鲍之交》,让学生感受古人的真挚友谊。像这样的拓展阅读可用在每次的文言文教学后,这样就有效地强化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深度,也会慢慢增加他们学习文言文的信心。
5结束语
总之,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是难点,教学方法与教学过程需要广大教师不断钻研与探索。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采用灵活多养的教学手段,让课堂“简约、智慧、有效”,学生乐学、会学,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其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陆彬.统编版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思考[J].小学生(中旬刊),2021(03):86.
[2]石海燕.化繁为简,实现核心素养相融共生——统编教材小学文言文教学基本规律和策略[J].湖南教育(D版),2020(12):39-40.
吉林省辽源市东辽县辽河源镇中心小学校 136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