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问题驱动的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2020-09-10马超祎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36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研究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

摘要:在小学学习阶段中,学生的身心塑养是非常关键的,有些甚至可以影响他们的一生。而语文又是与中华民族文化息息相关,所以语文这个科目在整个小学阶段中的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它会为学生们提供充足的文化养分,合理的教学方式迫在眉睫。语文这个科目在小学阶段并没有那么感性,许多知识是理性的,但是如果教学方式一板一眼,对学生的感性思维也是极大的损伤,所以如何把握好理性和感性的“度”成了众多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者的研究对象,本文将深入研究理性与感性对于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拿捏尺度,让小学高年级学生们尽可能更多的汲取中话文化和语文课程的养分,使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能更好更全面的完成教学任务。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引言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对于学生的身心教育以及该课程点学习能力都会产生极大影响,如果这个阶段的基础没有打好,会让许多小学高年级学生对于语文这个课程产生敬畏甚至逃避,以至于严重影响小学的高年级语文教学甚至对初中语文教学产生不利因素以及影响。因此非常有必要展开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策略的改进,补齐短板,使课堂变得更加高效更加科学,符合课改标准,让学生的全身心以及思维逻辑全方位提升,使小学高年级学生同时具备理性和感性看待问题以及事物,这对学生以后的成长和发展都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弊端

1、课堂教学的方式枯燥乏味

就长久以来,绝大多数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在教学时,更注重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而忽视了学生感性的阅读兴趣的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拥有了一定的感性认知,这使得部分高年级语文教师认为只需要教会学生做题,这种教学方法不适合语文教学规则要求。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先激发学生的感性能力,也就是阅读兴趣,促使高年级学生发挥自身积极性和主动性作用,再进行学生的理性能力培养,教学点与兴趣点往往不一致,文章内容与学生实际脱节,这时就需要教师创设优质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有真切的感受,以便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激发其求知的欲望,这样的教学方法才更为科学。

2、教学方式死板教条

在目前为止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语文教师不愿意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教学方式,认为学生只需要掌握足够的阅读能力和解题技巧,知道阅读素材的大意主旨,就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理性阅读能力。但老师没有注意到高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过于理论化的阅读技巧只会消磨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死板教条,这违背了教学规律和语文教学体系。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高年级学生心中都有自己对文章的独特见解,教师在教学时也应该注重学生的感性思维,应到他们将理性与正确的思维模式合二为一,让学生从书呆子中解放出来,拥有自己的感性思维方式,使学生自己在处理其他题型时能够得心应手,从而得到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思维模式。

二、问题驱动法在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1、趣味性教学,教學方式多元化发展

很多教师并不注重问题驱动法,凭借对教学课程的掌握程度来进行教学,实际上每个学生都缺少一个问题导入,学了半天学生也不知道在学什么,为什么学和怎样学。问题驱动法是一种很成熟且先进的体系,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前,应该根据需要以及阅读素材设计一些带有趣味性和研究性的教学内容,从而激发学生们的感性阅读兴趣和自主研究欲望。

2注重多种教学载体结合

许多教师照本宣科,没有将教学载体结合起来,使得课堂十分枯燥,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也无法直观表达教师的教学意图和学生需要掌握的重点难点,导致教学进度缓慢,不高效,无法按时完成教学进程。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软件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今许多小学已经引入了多媒体,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可以利用PPT课件等先进教学方式来开展语文阅读教学。在课前,小学高年级教师可以利用课件向学生们展示一些与文章素材相关的图片或短视频,以构建良好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找到学习状态。进入学习过程。由于学生的好奇心较强,因此教师布置的趣味性问题对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使学生主动探究阅读知识。例如在讲到一篇李白的诗时,就可以找到关于课文的相关资料,图片以及视频短片播放,之后给学生们看李白的生平和人生经历之后,让学生们自己探究李白写这首诗的目的是什么,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是什么,从中得到什么启发等。当学生在研究这些问题的时候便会学到很多知识,比如人物特点、人物形象、历史背景等,让学生在学习语文中得到知识的延伸和学习技巧,帮助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这些对学生今后的学习都能起到推进作用。

3、问题驱动法的体系与传统教学手段不同

许多教师认为问题驱动法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教学手段,而并不是一个完整的教学方式。事实上问题驱动法可以自成一个体系,可以完整包括理论和教学实践。问题驱动法这个体系有别于传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任务驱动法更加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喝感性逻辑思维,倡导学生带着学习任务进行自主阅读,这在体系更新和方法论上有极大的进步。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需要结合小学高年级学生实际学习需求,通过创新教学方式新型体系来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从而促进我国小学语文教育和传统教育的稳步发展并且提升教学水平。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高年级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要积极创新教学方法,不断改变教学模式,只有积极更改教学体系,才不会落后于时代的进步。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只能被取代,要积极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将学生们的感性与理性相结合,使小学高年级学生们能够独立思考自己的教学目标,并且自己去探究,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今后或未来的教学过程中,肯定还会有其他的困难,还会建立其他的教学体系,这需要小学高年级教师们不断修炼自己的教学本领,以应对更大的挑战。

参考文献

[1]江顺清.问题驱动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体会[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11):127.

[2]顾林芬.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策略中问题驱动法的研究[J].才智,2018(29):65.

[3]张妍.基于问题驱动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新作文(语文教学研究),2018(01):19.

[4]刘春梅.基于问题驱动的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J].新课程(小学),2017(09):3.

作者简介:姓名,马超祎 出生年月,出生于1981年11月16日 性别,男 民族,回族 籍贯,宁夏 工作单位,目前在宁夏中卫市中宁县喊叫水乡高岭完全小学任教 最高学历,本科 职称,小学一级教师 研究方向,小学高年级段语文。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研究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
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可持续发展观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高年级语文读写教学探析
中年级“解决问题”教学策略的研究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倡导个性化阅读,提高阅读教学实效
小学高年级语文创新教育工作的分析
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