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小学语文教学情感教育实施策略

2020-09-10胡超洪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36期
关键词:浅议实施策略情感教育

胡超洪

摘要:小学语文课堂实施情感教育,有助于激发小学生的情感、发散性思维等。新课改背景下,原有的情感教育实施策略不能满足实际教学需求。小学语文教师要掌握情感教育的内涵,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实现两者的有效融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浅议;小学;语文教学;情感教育;实施策略

引言

过去的小学教育事业更侧重于知识的传递,而忽视了小学生人文情感的熏陶和培养,不利于小学生的全面成长。随着新课改要求的落实,人性化教学逐渐被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个体,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核心目标,为学生的人生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人性化教学的核心就是情感教育,也是教师提高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是目前语文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

一、小学语文中把握情感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引导小学生树立健全的人格

小学生正处于接触和了解世界的阶段,尚未形成对世界的成熟看法,因此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对小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但由于家长过分溺爱,或工作过于繁忙,导致学生的家庭教育有所缺失,可能造成学生品格上的缺陷。因此学校需要肩负更多的责任,在教育中积极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观念。小学语文由于其内容以课文为主,学生在阅读、背诵时能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对学生的影响较为深远,这成为引导学生正确认知世界的主要手段。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贯彻情感教育,能让学生对阅读内容投入充沛的情感,对课文有更深刻的体会,从而了解课文中作者想要传达的热爱祖国、团结学生、诚实守信等良好观念,在潜移默化中树立健全的人格。

(二)有利于语文课堂管理

各类组织机构现在都越来越重视人性化管理,尤其对于语文课堂管理工作显得十分重要。教学工作本就消耗大量精力,合理应用情感管理可以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并且情感管理可以照顾到更多数人的心理感受,有利于管理活动人性化的提升,有利于好地开展教学活动,并且可以使教师更好地发挥自身工作才能,进一步推进课堂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小学语文教学情感教育实施策略

(一)利用媒介,激发情感与想象

良好的情境能够较好地提升情感教育效果,进入21世纪以来,以电脑、课件为主的多媒体教学开始盛行起来,给语文教师带来更多元的情感教学措施。利用多媒体等媒介再现一些真实性的情境,激发学生内心的思想和情感的同时,增强了学生投入课堂的兴趣和动机,实现情感教育教学,推进了教师的教学目标达成。如在《大禹治水》《天地人》等课文中,仅有几幅静态图片是不够的,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声色光等来展示有关“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般景象,加强学生感知文本所表达的情感深度,通过有趣的故事情节唤起学生充分的情感体验和想象空间,引发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兴致,实现真正的认知与情感教育并举的教学目标。

(二)强化课堂教学语言

语言是语文教师与学生进行直接交流的工具,毫无感情的语言难以让学生产生共鸣。比如在上课时,如果教师以“同学们,现在我们来上今天的课程,请大家翻到课本……”这样的导入语来引导学生进入学习,很难快速让学生集中注意力,那么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也会随之下降。语文教师可以更换导入方式,以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为例,将学生引入课文情境中。例如在上《秋天的雨》这一课时,语文教师可以先询问学生对下雨的记忆,让学生回想秋季雨天的美好,接着用娓娓道来的语气向学生介绍今天的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不同的语句会起到不同的效果,充满情感的语言更易让学生主动进入学习状态,完成语文教学的要求。同时,在教学部分课程时,蕴含充沛情感的语言教学也是传达情感的最佳方式。尤其是在古诗词教学中,学生与诗人的生活环境相差较大,难以理解情感产生的前提,再加上小学生阅历较浅、对各类情感的辨知能力较差,导致古诗词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点。教师用抑扬顿挫的语调朗诵诗词,不仅可以展示诗词的声韵之美,还能通过语言感染学生,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加强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让诗词真正成為学生的文化底蕴。

(三)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人喜好对学生进行课外读物的推荐,开阔学生视野,从自己感兴趣的课外读物开始培养文本细读的意识。其次,教师可以定期开展关于语文文本细读的主题活动,吸引学生进行文本细读;学习文本时不能只重视反复阅读,还要进行朗读,将自己的感情和作者的感情进行融合,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作者内心的思想。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朗读,同时将感情融入其中,做到眼到、心到、口到,身心合一。此外,为了避免长时间朗读带来的乏味感,在朗读过程中可以加入分角色、分段或者配乐朗读等多种形式,用以刺激学生的朗读兴趣。

(四)结合校园活动开展情感教育

除了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教师还要在课后结合校园活动,开展多样化的情感教育。学校可以组织开展名胜古迹的游学活动,让学生在现场实际感受到名胜古迹的不朽魅力。在活动中品读中华文化的悠久历史,听取专业教师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解析,能加深学生的理解,在感受祖国深层文化积淀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结束语

小学语文教学者应该帮助学生真正学好语文,并且能够从情感和人格的层面上提升自我的语文学习能力,由此能够使学生的未来更加符合师长的期待。小学语文教学者通过语文渗透情感教育,其本质目的是希望学生能够具备一个更加完整的人格,以此实现自我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阴炳艳.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20(09):89.

[2]张晓红.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5):249-250.

[3]徐维霞.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实施策略[J].情感读本,2019(36):16.

猜你喜欢

浅议实施策略情感教育
浅议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培养路径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浅议5S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浅议“初小”数学思维的过渡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