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老年维持性透析患者肾性骨病对生化指标的改善价值
2020-09-10李楠
李楠
【摘要】目的:分析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应用在老年维持性透析患者肾性骨病治疗中对肾功能生化指标的改善价值。方法:抽取我院在2018年12月-2020年1月诊治的老年维持性透析患者肾性骨病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实施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联合指标,对照组仅应用血液透析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后生化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68.75%,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患者的肾功能生化指标数据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维持性透析患者肾性骨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可显著改善生化指标,提升透析治疗效果,可应用
【关键词】肾性骨病;维持性透析;血液透析;血液灌流;改善价值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525(2020)04-0-01
血液净化技术是当前临床上应用在终末期肾病治疗的主要方式,通过替代治疗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但长期透析治疗后机体处于微炎症状态和营养不良,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肾性骨病是终末期肾病患者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中最常见的并发症,患者伴有血磷、血钙等指标异常,降低治疗效果,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1]。当前临床上常用的血液净化技术主要为血液透析和血液灌流治疗,利用仪器将患者血液引入体外,清除代谢废物后引回体内[2]。本文分析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在老年维持性透析患者肾性骨病治疗中,对相关生化指标的改善价值,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选择我院于2018年12月-2020年1月接诊的64例老年肾性骨病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维持性透析治疗。纳入标准:患者意识清楚,自愿参与研究;近3个月内无感染,全程配合。排除标准:凝血功能异常;单次透析时间<4h;近期出现感染症状;不愿参与本次研究等。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男女性别比例是17:15,年龄在64~84岁之间,平均(70.4±0.3)岁;对照组:男女性别比例是18:14,年龄范围是65~83岁,年龄均值是(69.7±0.4)岁,经过比较后,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在比较后,P>0.05。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采用同款血液透析器械进行治疗,单次透析时间为4h,透析频率为3次/周,在透析期间保持血流量为250ml/min,透析液的流量控制在500ml/min,应用低分子肝素钠进行抗凝。
对照组:仅应用血液透析治疗,膜面积设定为1.5m2,超滤系统是50~60ml/(h·mmHg)。观察组患者血液透析方式与对照组相同,将每周第三次血液透析转为血液灌流,同时应用低分子肝素钠进行抗凝[3]。血液灌流治疗的单次时间是2h,血流量控制为200ml/min;灌注治疗完毕后去掉灌流器,继续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时间为2h。
1.3治疗效果评价
对比两组患者透析治疗2个月后的发病症状好转情况,评价标准如下:①经过治疗后,患者出现的皮肤瘙痒、关节痛等症状消失,评价为显效;②患者的发病症状明显好转时,评价为有效;③患者的发病症状无缓解或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生化指标,主要有血肌酐、尿素氮、血磷和血钙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1.0软件包,数据的记录表示方式是(n,%)、(x±s),对应检验数据的方法是 和t,只有当P<0.05时,可认定数据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治疗效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68.75%,经过比较后,P<0.05,见表1.
2.2生化指标
观察组患者的生化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经过比较,数据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3 討论
常规血液透析治疗仅能将小分子代谢物质清除,难以清除中、大分子物质。血液灌流方法应用疏松、多孔的特异性吸附剂,具有吸附容量大、速率快等优势,可将血液透析中无法清除的大分子毒素清除干净,改善患者的机体营养状态[4]。但血液灌流对小分子物质吸附能力差,影响患者机体水电平衡状态。将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联合应用在老年维持性透析肾性骨病治疗可显著改善生化指标,缓解发病症状[5]。
在本次研究统计中,观察组应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进行治疗,对照组仅应用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患者症状改善显著(见表1),生化指标明显改善,证实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应用在老年持续性透析肾性骨病中取得的积极疗效。
综上,对老年持续性透析肾性骨病患者实施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发病症状和生化指标,维持机体稳态,提升预后,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黄佳丽,邓丽贞,黄宇静.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肾性骨病的治疗作用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9,15(07):108-110.
[2]赵建明,朱小华,牟爱华.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贫血和钙磷代谢及炎性因子的影响[J].中国临床研究,2018,31(07):914-917.
[3]董艳.低钙透析液在老年血液透析伴低转运肾性骨病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8,21(01):192-193.
[4]马金兰,马金祥,梅峰,马美.用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老年肾性骨病的作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7(17):9-10.
[5]陈惠玲.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肾性骨病相关因素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24):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