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几种方法

2020-09-10庞蕊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中旬 2020年4期
关键词:郁达夫思维能力创设

庞蕊

随着时代的发展,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要让学生熟练掌握教材中的语文知识,还要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帮助他们提升综合素养。下面,笔者就谈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开展小组活动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多个小组,引导他们通过讨论、交流、合作、探究等方式学习新课、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互相分享,取长补短。这种做法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讲解《祝福》时,教师可以布置“探究作品主题”的任务,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在讨论中,有的学生认为,鲁迅先生通过记叙祥林嫂的悲惨遭遇,揭示了旧社会的“四权”(政权、族权、神权、夫权)对妇女的迫害;有的学生认为,《祝福》揭示了封建礼教、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作者想要打碎这个精神枷锁,改变不合理的社会;有的学生还引用了作家刘心武的观点,认为《祝福》的主题不单单在于揭示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刘心武说:“我认为《祝福》的最可贵之处,并不在于‘反封建“反礼教’或‘控诉旧社会’等层面上。《祝福》的深刻处在于表现了人性中的倾诉欲望,并沉痛地呼吁:人类应当懂得倾听他人的倾诉,在相互承接倾诉中,逐步达到人类大同。”鲁迅对中国知识分子的悲剧性格有着深刻的体味,他的心灵深处因而有着莫大的悲哀。他敬重那些能够對自己的人生产生怀疑的人,格外敬重那些能够在人生的痛苦中觉醒的人。

《祝福》寄寓了鲁迅先生对所有觉醒者与先知者甚至包括他自己的同情与祝福。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同的学生表达了不同的观点,对作品也有了新的认识。很多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提升了自身的思维能力,达到了教师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创设教学情境

很多学生通过诵读文本能够很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却无法深入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对此,语文老师应该积极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作者的情感,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学习《故都的秋》时,有的学生说:“在作者笔下,故都的秋是‘清“静“悲凉’的,那牵牛花,那槐树的落蕊,那秋蝉的残声,那秋风秋雨,还有那枣子树,都能体现秋的‘清’与‘静’。但是,作者为什么会说故都的秋天是‘悲凉’的?”对此,教师可以用优美的语言创设这样的情境:

一方院落、一碗浓茶、几句闲聊,点染出故都的市井情韵;一树槐蕊、几声鸽鸣、一场秋雨,展现出故都秋天的特有况味。作者想念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更想念碧绿的天空、驯鸽的飞声、槐树叶下的阳光、尖细且长的秋草。这些都能让作者“感觉到十分的秋意”。然而,当时日本侵略者不断地发动进攻,北平处在风雨飘摇之中。郁达夫在远离北平的杭州感受到了国事的危急,写下了《故都的秋》,表达对故都的担忧之情。今天,我们就跟随郁达夫走进《故都的秋》,去感受那份“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的故都秋味……

教师借助优美的语言创设了相应的情境,能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作者对故都的秋的眷念之情。通过思考,很多学生都找到了答案:“清”“静”可以说是景物的特点,而这“悲凉”却是人的感受,是郁达夫的感受。那时的中国正处于战乱之中,满目疮痍,民不聊生。这种悲凉与落寞其实是作者当时心境的写照。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参与小组活动,在小组内讨论与交流;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引导他们体会作品中的思想感情,从而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让他们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作者单位:安徽省临泉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郁达夫思维能力创设
创设未来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贵人
从《故都的秋》看郁达夫与北京的关系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郁达夫手稿:〈她是一个弱女子〉》
不是所有的坦白都是对的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