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学生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重要性

2020-09-10王燕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43期
关键词:人地协调观培养

王燕

摘要:伴随着世界发展与进步,培养中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念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大事,必须发挥地理学科优势,丰富地理课堂教育教学内容,把人地协调观的精神和理念渗透到日常的地理学科教育教学之中,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教学目标,达到激发中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素质水平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人地协调观;中学地理教学;培养

一、问题的提出

多少年来,我们一直认为我们国家“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历史悠久”。我们的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各种资源总量也多居世界前列,确实是“地”不可谓不“大”、“物”不可谓不“博”。然而,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人人口的大国来说,如果把这些资源用14亿这个分母来除以一下,那么,我们这个“地大物博”,“人均占有量”就会显得很“薄”。

面对日新月异的世界发展与进步,我们人类唯一的家园――地球越来越不堪重负,表现为:人口越来越多,显得世界越来越小;资源日渐贫乏,感觉能源日趋紧张;耕地在减少,江河在变色,蓝天也不再那么湛蓝,干旱、洪涝、酸雨相伴而来;还有,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沙漠化接踵而至……一系列危机和灾难已经或正在向人类袭来。我们可以完全有理由担心:人类如果再继续滥用地球资源,肆无忌惮地污染并破坏生态环境,那么人类可能会在不远的将来像恐龙一样消亡,“自我毁灭”不再只是一句挂在口头上、用来说着玩的笑话,因为生活在车流、人流中的人們太缺少人地协调观念了!

二、人地协调观的内涵

人地协调观指人们对于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所秉持的正确的价值观念。人地协调观,包含有清醒的危机意识、深切的责任意识、昂扬的奋进意识、理性的超前意识和赤诚的爱国情怀等。同时,人地协调观又表现为一种高尚的人格特征、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是一个人一个团体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居安思危、发奋图强的原动力。

中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客观科学地讲解全球、国家和地区的环境、人口、资源等方面的现状及其危及人类生活、生存的一系列问题,使学生正确地认识人地关系,从而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和人口观等人地协调的观念。

培养中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在于使他们面对不断出现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的时候,理解并认识到人类社会要更好的发展,必须尊重自然,协调好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因地制宜的发展。据此,我们的教育教学应该培养的人地协调观就是培养学生能够正确看待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深入认识两者相互影响的不同方式、强度和后果,理解人们对地理关系认识阶段性表现及原因,认同人地协调对可持续发展具有的重要意义,形成尊重自然、和谐发展的态度。

三、地理学科优势

随着我们国家对教育的不断重视,新课程教育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学阶段的教育教学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2013年,国家教育部启动了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 修订工作。在2017年版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提出了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四个方面,这对于我们中学地理学科的教育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地理学科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双重属性,研究领域非常广阔,地理学科教育教学在人地协调观教育方面优势明显,具有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上面提到的这一系列问题都是与中学地理学科教学息息相关的,我们可以从培养中学生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等方面入手,开展人地协调观教育,增强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地理科学是研究地理环境的形成、发展、区域分异以及生产布局的科学,具有鲜明的地域性与综合性的特点,同时也具有明显的实践作用,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部门都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中学地理学科教育教学能使学生获得促使其自身发展所必备的地理知识、技能和思维,并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思想观念,形成强烈的爱国情感。人地协调观教育是培养年轻一代人地协调观思想和情操的重要手段。从中学地理课程标准来看,人地协调观教育是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途径。

中学地理教材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人地协调观教育素材,是开展人地协调观教育的“显性”学科之一。如何挖掘这些素材,把握和运用教材中所蕴涵的点点滴滴的人地协调观教育知识,不断提炼升华,捕捉教育教学的切入点,把人地协调观教育有机渗透在日常的地理教育教学活动中,多角度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情感,使人地协调观教育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是中学地理教师应该慎重研究的问题。

四、培养的意义重大

1.适应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教育要求

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了“依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的要求。在地理学科的具体教育教学中,落实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任务,是我们地理学科研究者和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作为地理学科的基本价值观念之一的人地协调观,是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秉持的正确的价值观,是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而高中地理教材是人地协调观的重要载体,因此,重视分析对高中生的人地协调观的培养,体现了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念的重要性,适应了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教育要求。

2.激发学生的学科学习兴趣

新课程改革给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通过对新教材的深入研究,我们不难发现:新教材要求教师不但要让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还要注重学生的能力发展,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真正发挥地理学科的实用价值。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这些要求,我认为培养高中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做好高中地理教学工作,应该从调动学生的地理学科学习兴趣入手,激发学生学好地理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

3.提升学生的素质水平和创新能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十四个坚持”,其中就有“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可见,树立科学的人地协调观念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诸多城市化问题也随之出现,人地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因此,对学生人地协调观的培养就成为了地理教育的重要内容。人地协调观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学科支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学生的素质水平和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面对日新月异的世界进步与变化,我们必须认识到培养中学生人地协调观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大事,要发挥地理学科优势,丰富地理课堂教学内容,把人们对于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所秉持的正确的价值观念渗透到日常的地理学科教育教学之中,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教学目标,达到激发学生的学科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素质水平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课题研究】浅谈人地协调观的培养方法_【快资讯】 https://www.360kuai.com/pc/96994ea1422b41a38?cota=4&kuai_so=1&tj_url=so_rec&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2.高中地理人地协调观及培养 https://www.gwyoo.com/lunwen/jxztlw/gzdllw/202003/716625.html

3.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人地协调观 - 百度文库 https://wenku. baidu.com/view/db 2d0d988 04d2b160b4 ec0c8.html

猜你喜欢

人地协调观培养
基于“人地协调观”的地理教学设计与实施探究
刍议原创试题中人地协调观落实途径
浅谈人地协调观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
基于旅行视角的人地协调观培养
人地协调,渗透在教学细节中
关于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的理解与存在问题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