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域理论视角下的“后真相”探究
2020-09-10梁堃王中伟
梁堃 王中伟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受众场域逐渐壮大,掌握了越来越多的话语权,以其便捷快速性在新时代引领舆论,也让“后真相”的案例层出不穷。2018年,“万州公交车坠江”事件又掀起舆论热潮,事件两次反转,争议不断,引人深思。如何进行基于真相的理性、正确的舆论引导,成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两个场域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受众场域;后真相;“万州公交车坠江”事件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4-0061-02
一、场域理论与“后真相”
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提出了场域理论,给研究新闻生产提供了一种全新范式。“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构型。”布尔迪厄认为,大众传播领域是一个独立的场域,即媒介场,新型媒体借助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其与传统媒体的利益诉求差异也不断扩大,使得媒介场的舆论、意见更加多元化,媒介舆论场中新媒体逐渐掌握越来越多的话语权。
“后真相”是指一些人为了自身利益,无视客观事实,盲目迎合受众的情绪与心理,使用断言、猜测、感觉等表达方式,强化、极化某种特定观点,攻讦抹黑对手,或博取眼球效应和支持率。在对“后真相”的研究中,很多研究者不约而同地提到传统媒体的传播失灵和圈子传播取代大众传播,圈群化的嵌套传播结构是“后真相”时代信息传播的技术基础。[1]
二、“萬州公交车坠江”事件的几次反转
2018年10月28日,万州一辆22路公交车坠江。事故发生后,媒体把事故原因指向“女司机开着红色小车逆行”,新媒体在突发事件情况尚未明确时掌握话语,舆论攻占微博,群起攻击女司机。尽管在随后的采访中女司机的丈夫表示轿车正常行驶,但是微博评论依然是谩骂和诅咒。
第一次转向:2018年10月29日,公交车后车行车记录仪视频公布,证实红色小轿车正常行驶,公交坠江与其无关,是公交车突然越过中心实线,撞断护栏后坠入江中。之后舆论风向突变,开始心疼女司机,同时关于司机的各种流言四起,矛头直指公交司机。
第二次转向:2018年10月31日,公交车黑匣子被打捞上岸,还原事故发生原因。女乘客和司机起争执,还用手机打了司机的头,司机朝女乘客还手后,突然将方向盘转动了大半圈,在尖叫声中视频结束。真相大白后,舆论转向女乘客和不制止争执的所有乘客。
三、“后真相”舆情下的“万州公交车坠江”事件现状
(一)受众场域下的“万州公交车坠江”事件表现
互联网时代的世界是公平的,网络给予受众表达权,也让舆论事件频发。“万州公交车坠江”事件的“后真相”表现是情绪在前,真相在后。“后真相”的表现是受众的情绪和情感占据主导地位,事实和真相反而被忽略。在最初案件产生原因尚未明确的情况下,网络上的情绪已经被新媒体的部分媒体带起来。人们对事件发生的原因并未了解,已经找到情感共鸣点,仅凭一张图片斥责毫无责任的小轿车司机。第一次事件转向中,又把矛头对准公交车司机。其中不乏情绪激动,言语暴力。“键盘侠”的口诛笔伐随着事件的两次反转,永远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进行审判,在嘈杂纷扰和事实模糊的情况下定义事件。媒介融合带来了便捷的条件,也让职能部门的议程设置受限。“万州公交车坠江”事件最初的爆点在微博,受众掌握话语权,在新媒体的场域中,受众直接使用新媒体满足信息传播、言论表达等需求,造成几次新闻反转和情绪带动的漫天攻击。
(二)形成“后真相”舆论风向变化的几次原因
“万州公交车坠江”事件最初的舆论风向来源于一个小轿车女司机坐在撞坏的车旁哭的视频,而公交车司机被认为是驾驶技术极好的代表,没有外因不会莫名其妙地发生公交车冲向江中的事情。在此,舆论日常对于女司机的塑造和图片“有理有据”的视觉效果,公众在缺乏判断力的情况下因为图片的展示,认定“事实”,形成了第一次舆论。[2]第二次的舆论形成因为清晰的视频“证据”,洗清小轿车“嫌疑”,路上没有任何影响驾驶的障碍,找不到原因的受众将舆论引向公交车司机。第三次舆论形成有了真正的证据,在江中打捞上岸的黑匣子记载了事件发生的全过程,官媒通过微博公布事发时录像,证实事发原因。出乎所有人意料的结局,让人们的愤怒压抑,最后的发泄口指向公交女乘客。
两次舆论风向的变化,还有“后真相”时代下新闻事件破碎成单一的时间点,每个节点的事件呈现不同,引发的讨论就不一样。观众的注意力被分散成碎片,报道中刻意突出或者隐藏事件的关键信息,逻辑混乱,前后语境的缺失,分化观点。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减弱,事件未见全貌已经被受众讨论。
四、如何在场域理论下规避“后真相”
(一)运用大数据监控舆情
互联网时代,善用新科技新方法,大数据是预知舆情,做好舆情监控的有效方式,让舆情在壮大之初就能消灭在萌芽之中。公众舆情的爆发都是有迹可循的,舆情起于积累,在不断积累中最后形成热点爆发;舆情服务机构要做到对事情的预判,及时抓取舆情,控制情绪传播。在“人人都是麦克风”的时代,流言的传播呈现几何式的增长,只有善于运用百度指数、微博、微信指数分析数据,实时监控热搜排行,才能及时对数据进行干预,对舆论进行引导。
(二)新闻媒体应该坚守新闻底线
新媒体出现后,原来的传统媒体层级式的单向传播模式被打破,新闻自由在这个时代空前发展。每个人都是新闻的传播者,一条微信、一条微博都可能是一个新闻事件的开篇,低质量的内容充斥媒体,因此,新闻底线在这种环境中显得尤为重要。而媒体在盈利目的指导下时常无法权衡经济利益和媒介责任,客观报道是时代不可或缺的。“万州公交车坠江”事件发生后,案情尚未明晰,很多“大V”转发微博发声音,官方微博抓住受众情绪,写煽情报道,带动公众舆论。媒体不能为了抢时间就忽略客观报道,新闻的本源是事实,不带主观情绪忠于事实、保持理性判断才是新闻从业者应该坚持的。
(三)聚合专业声音,重构媒体议程
传统媒体“把关人”的存在,从新闻的源头上保证了新闻的真实性。新媒体场域的受众拥有超越传统媒体的发言权,提供了多元的信息渠道,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成为“把关人”的角色。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的新闻自由,但是专业的人也要做专业的事情,媒体作为公共服务的角色,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在应对突发舆论事件时,及时探求真相,控制流言传播。同时,要发挥设置媒体议程的功能,从新闻真实性出发,将舆论引向正确方向,避免受众对于事件的歪曲和情绪化的判断。[3]
(四)保持理性,促进两个舆论场融合
在新媒体环境的媒介场中,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场域处在博弈与协调的动态平衡中,不再在各自的场域中静止。互联网的发展降低了民意表达的门槛,民间舆论场已经发展成重要的舆论力量。传统媒体的场域有较高质量的内容和权威的信息,是党的耳目喉舌,传统媒体应坚持从大局出发统领全局,为公众设置议程职能。新媒体的舆论场中,普通民众掌握部分话语权,反向推动两个舆论场的沟通。“后真相”时代,如何处理好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两个舆论场,关键是引导。首先要坚持公共利益的导向,坚持共同的社会目标;其次应当良好沟通,内部实现团结;最后归根结底在传播上,要让普通人看得懂,能接受。
五、结语
在新媒体语境下的媒介场中,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交互的场域中发展,在争夺受众和信息的过程中不断博弈。受眾更多地运用新媒体实现信息传播,同时造成了信息真实性的缺失,让“后真相”现象层出不穷,“江歌案”、“万州公交车坠江”事件都不曾避免。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要与受众场域共同发展,协调互动,营造理性的舆论场,传统媒体发挥好自己的议程设置功能,新媒体合理使用话语权,为公众提供健康的话语空间。
参考文献:
[1] 张梦.媒介融合对当代报业的影响及其转型的微型景观[J].中国报业,2018(4):26-27.
[2] 林永廷.全媒体时代武汉都市报与新媒体的融合互动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7(9):121-122.
[3] 孙忠一,赵磊.媒介融合时代纸媒出路研究[J].中国新闻周刊,2018(3):71-72.
作者简介:梁堃(1991—),女,河北石家庄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新疆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