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培育策略研究

2020-09-10尹利红

高考·上 2020年6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家国情怀培育

尹利红

摘 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具有重大意义。家国情怀的培养不仅能增强学生对于家国的责任感,也能提升学生对于国家和家庭的认同感。本文主要探讨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开展家国情怀培育的必要性,结合高中历史教学的具体内容提出培育学生家国情怀的合理措施。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家国情怀;培育;策略

在高中课程中,历史课程的教学有着独一无二的自身特性。历史课程的核心目标在于通过教授历史知识,培养历史思维,从而提升学生的家国情怀。在高中教师历史教学经验不断增长以及教学实践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历史课堂在培育学生家国情怀方面有了显著的提升。笔者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家国情怀培育的重要意义入手,以历史教学实际情况为依据,为更好促进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的培育提出了一些策略。

1.在高中歷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重要性

1.1引导高中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立德树人”是在党的十八大上提出的核心任务。家国情怀是五大历史核心素养之一,在高中生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以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历史人物教学为例,教师对于历史人物优秀品格的教学能够对学生产生一定的行为示范,使高中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对历史人物进行模仿和学习,从而能够更好地激发高中生的爱国热情,进一步增强高中生的民族使命感。

1.2促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在我国传统文化之中,家是千万国,国是千万家;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家国情怀是一脉相承的,滋养着中华大地的儿女,家国情怀需要在高中历史课堂中进一步发扬。在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深厚的家国情怀蕴含,将炎黄子孙连接在一起。其中比如我国儒家所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家国情怀的集中表达。家国情怀早已成为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也是儒家文化对于道德的最高要求。在当今社会,以天下为己任的理想信念对于培养高中生的爱国情怀依然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课程之中,教师可以通过言传身教以及课堂教学来增强学生对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只有切实提高学生的文化认同感,才能在新时代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2.推进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培育的合理措施

2.1教师要积极转变自身角色

高中历史教师是培育学生家国情怀的重要引导者。在我国高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之中,教师仍然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在大部分情况下,被迫变成了课堂学习的被动者,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少明确的目标、追求进步的动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等问题。同时,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之中,高中历史教师如果一味地以教授学生历史知识和历史事件为主,就很容易忽略学生家国情怀的培育。要推进家国情怀的培育,教师就要注重学生主体性,积极转变自身角色,在培育学生家国情怀的道路上成为引路人。

2.2提高高中历史教师的授课水平

高中历史教师队伍中,有多年从事历史教学的老教师,也有刚步入工作环境的新教师。对于新教师来说,他们的优点一般在于教学观念比较前卫,能熟练运用多媒体技术,对于新的教学理念能迅速接受等。但相对于老教师来说,新教师也存在着教学经验不足等问题。因此,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的授课水平参差不齐,在一定程度上对家国情怀在现如今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培育产生阻碍作用。无论教师的年龄和教育背景有何差异,一名优秀的高中历史教师都应该做到能与学生融洽相处,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对于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

2.3加快高中历史教材内容的改革

高中历史教学的目的不只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过去几千年来世界各国发生的历史事件,更重要地在于让学生认识历史发展的趋势和社会发展的规律,从发生过的事件之中吸取经验教训,对所处的时代有更加清醒的认识。进入读图时代以来,高中历史教材内容已经有了较大的调整,彩色图片和趣味板块的增加使得教材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课后思考题的创新也有助于开拓学生历史学习的思路。在这个基础上,加快高中历史教材内容的改革仍然是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培育的重点。以“辛亥革命”这一教材内容为例,教材不应再以纯文字性叙述为主,应适当增加相关图片信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加上对辛亥革命这一历史事件的深刻认识,体会孙中山从兴中会到广州起义、从同盟会到武昌起义以及从中华民国成立到“二次革命”的艰难革命历程。通过这一历程的展示,使学生感受到孙中山以天下兴亡为己任,为挽救民族危亡赴汤蹈火的决心以及永不言弃的革命精神。高中历史教材的革新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扣紧家国情怀的主题,增加教材内容的趣味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学习的积极性,加快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

2.4开展感悟家国情怀的实践活动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也是学生感悟家国情怀的重要途径。在我国各种文化遗迹中都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情怀,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能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穿越时空与优秀人物对话,真切感受过去发生的历史事件。例如在“红军长征”教学中,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弘扬长征精神,步入革命老区”的实践活动。教师带领学生走访老红军,参观长征出发地纪念公园,重温革命历史。这些教学实践活动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将历史学习与国家繁荣富强结合起来,激发学生为祖国昌盛做出贡献的昂扬斗志。

结语:作为我国的优良传统,家国情怀对于提升整个民族的人文素养以及培育中华血脉都具有至关重大的意义。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的培育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成长。我国的教育理念在不断更新,高中教师应践行立德树人的理念,使家国素养的培育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庄黎丽.高中历史教学应重视家国情怀的渗透[J].中学课程资源,2019(01):71-72

[2]任烨.多重解读历史核心素养之家国情怀的渗透与培养[J].中学历史教学,2018(07):14-16

[3]庄细兰.家国情怀融入历史教学的意义与途径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19):239

[4]杨庆辉.新课改背景下传统历史教学方法的再思考[D].云南师范大学,2009

[5]方平.近现代中学历史教学方法的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教学家国情怀培育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活用思维导图,突破历史教学重难点
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实验探索
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历史图片的开发及实际应用
教材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