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健全人格教育渗透到学生体育教学中

2020-09-10谢亮

高考·上 2020年6期
关键词:人格教育渗透教学

摘 要:科教兴国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其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就是体育教育。健全人格也不能只作为政治课或思想教育的内容。体育教育应该进一步挖掘体育精神元素,使学生在发展身体,增进健康的同时,从精神上,意识和行为上接受体育精神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完善和塑造人的人格和精神,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人格教育;渗透;教学

一、人格的概念

人格也可以称作个性,主要是来描述人们的个体差异,是总体的精神面貌以及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大致包括了性格、气质、能力、兴趣、爱好等主要部分。而性格主要体现了人的态度和行为方面的特点,这个是后天一点一点的形成的,是人各种必不可少的。那么能力、兴趣、爱好虽然有先天的因素和才能,但大部分是因后天的生活环境和人为的塑造而决定的。

人格不仅受人活动的影响,同样的也支配人的活动,在活动中一直保持很好的稳定性。人格的形成很少一部分受先天因素遗传,这个主要是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是社会和文化的产物。主要说的是人格在社会制度和文化结构中所形成的一种调节人与人、社会、自然关系的行为准则,以及在实际行为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和素质。

二、人格与中学体育教育

一个人自出生之日起,也就开始了与外界环境及人的接触,开始了社会文化的教化,开始了人格的塑造,年龄越小,它的可塑性就越大。作为中学教育而言可以说是培养人格的关键时期,也是体育教学对人格塑造最佳渗透期。因为体育教育与竞技体育不一样,它是群体性的普及教育。小学生因受年龄和身体素质的限制,有些体育项目不易开展。而大学生则因性格已形成了一定的模式,作为体育很难从几节课上对他们进行再塑造。而中学生介于两者之间,他们的身体和心理都在突飞猛进的发育过程,需要大量的物质营养和精神营养,是接受外来事物的最佳时期,最易被塑造。作为中学体育教学每学期有50—60课时的教学时间,还有体育锻炼课,早操,兴趣活动,校各项体育运动队等等的体育教育时间。因此我们体育教师怎样掌握这些时间,把握好中学生特点,开展创新教育,把健全人格运用到体育教学中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很好的课题。

笔者认为首先要解决认识问题,不能认为人格的培养是政治課的内容,是思想品德问题,是班主任管的事。而体育课是以身体活动为主的。其实体育运动即是体能,强度的对抗,也是心理的游戏,即思维,智慧,反应的对抗。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因为人的心理是人脑的有机体,人脑是人体的一部分,心理的健康发展必须以健康的身体和健康的神经系统为物质基础。

体育运动都具有艰苦、疲劳、激烈、紧张、惊险等特点。中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时总伴随着对抗和竞争的气氛,紧张和激动的情绪,体验和展现自己的体力和意志力。体育运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锻炼顽强拼搏的精神还能够培养沉着冷静的意志。从而让学生更加团结,更加热爱集体生活,热爱学校、有集体荣誉感的精神。

三、人格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由于体育促进中学生的身心发展作用是通过学生自己身体运动而实现的,所以在体育教育中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体能充分加强指导和启发作用,鼓励每一位学生参与体育运动,针对性引导部分有特长的学生参与竞技体育训练,向难度和高度挑战。而对一些胆小、内向、不喜欢运动的学生可以半强迫的要求他们参与一些特定的体育项目,以纠正人格缺陷。

有关运动方面的心理学研究,不一样的运动方式,对人们的心理方面所起到的作用也是不一样的,假如你有健全人格的想法,不妨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体育项目进行锻炼。

如孤独怪僻不合群,可选择足球、篮球、排球、接力跑、拔河等项目,经过同学们之间的合作和沟通交流,从而能够使个体在集体当中得到认同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体验合作带来的胜利喜悦。

如腼腆、胆怯、做事怕风险、难为情,那就应该多参加游泳、溜冰、滑雪、跳马、跳高等项目,在这些活动中要不断克服怕摔倒,跌痛等胆怯心理,以勇敢无畏的精神去越过障碍。

如优柔寡断、常犹豫不决,那就参加乒乓球、网球、羽毛球、短跑等活动。这些活动中,任何犹豫徘徊都会延误良机,造成失误。它是培养手疾眼快、反应灵敏、身体灵活的锻炼方法。

如急躁易怒、感情易冲动,那就应该多参加棋类、射击、慢跑等持久而缓慢的体育项目,这些活动能增强自我控制力、稳定情绪、增加耐力,从而锻炼耐心。

当然教师在运用上面这些方法的同时还要创造宽松,愉快的体育教学环境,调动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让他们去享受胜利后的荣耀,去体验活动后的快乐,去感受失败后的心酸,去经历努力后仍然遭遇挫折的艰辛。通过跌打磨练从而获得人与自然,身体与心理的和谐发展。

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群众体育这三方面构成了现代体育的三大支柱,并在发展过程中相互交叉渗透,构成更广义的体育文化概念,推动现代体育的蓬勃发展。

竟技体育应是一门技能,是培养专业人才创造新成绩,挑战人类极限的一种运动。而学校体育应该是一种方法,是教育方法,作为教会学生健身、自救、健全人格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作为我们体育教育工作者还需要进一步从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需要来把握学校体育的地位和使命,掌握这种方法。重点放在普及上,放在教育人上。因此在制定体育教育目标和实施体育教学方法时,必需确立身心和谐发展的现代体育观,找出科学的,实际的体育教学方法,使体育教学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的不可缺少的一面。

作者简介:谢亮(1971.6—)男,汉族,江苏苏州人,本科,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人格教育渗透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语文教学中怎样强化人格教育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与人格教育
幼儿健康心理教育和人格教育的策略探究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浅论小说教学对于中学生人格塑造的意义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