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教育实效性提升路径探析
2020-09-10张文风
张文风
摘 要:提升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教育实效性,对于凝聚青年、凝聚力量,加强新时代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教育过程渐变,同时过分依赖新技术、新手段导致形式重于内容;由于教育教学资源有效供给不足造成过程重于结果;由于理论与实践相脱节致使知识学习重于能力培养等困境。做实理论灌输和知识内化、用好网络信息技术、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夯实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仍是当下提升马克思主义教育实效性的主要路径。
关键词:新媒体;马克思主义教育;实效性;路径
高职院校普遍存在“重技能培养,轻理论学习”的人才培养思维定势,以及学生政治理论功底薄弱、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存在困惑等诸多问题,使得高职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马克思主义内化常常停留在学术概念、话语观点“好与坏”“是与非”的感性认知层面。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提升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教育实效性,对于凝聚青年、凝聚力量,加强新时代我国高职院校意识形态工作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教育实效性的主要表征
教育实效性的关键在于引导高职学生做到知与行的统一,表现为在情感和意识中产生归属,观点、立场和行为渐趋一致。根据心理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教育实效性一般要经历知(了解、理解、掌握)、信(相信、信任、信仰)、行(拥护、维护、发展)等环节,[1]主要呈现感情归属基础上的理论接受、思想追随、政治认可、亲身笃行等方面。
(一)科学认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性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马克思主义教育实效性的基础在于其真理性,在于高职学生能够正确理解、认知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主体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不是空中楼阁,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正如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博大精深,涉及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各个领域,涉及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科技、军事、党建等各个方面。”[2]
(二)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历史必然性
指导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大到国家、政党,小到单位、个人,都必须在指导思想的指引下行动。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具有历史必然性:1840年以来的中国历史进程证明,马克思主义作为强大的思想武器,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取得伟大胜利的理论指南。历史和人民最终选择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因在于马克思主義本身的科学性、革命性、人民性和实践性。[3]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作用体现在三个层面:治国理政和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旗帜、选人用人的主要“政治标准”、中华民族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蓝本。“马克思主义的命运早已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4],马克思主义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始终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科学指引。
(三)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为最本质特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5]马克思主义教育实效性还体现在要拥护一个根本政治制度和三个基本政治制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及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
(四)自觉将马克思主义运用到新时代伟大实践中
从高职学生个体层面而言:一是笃学不倦,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提升素养。“青年践行马克思主义,应将理论学习与对自身世界观的改造相结合”[6],了解、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是践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前提。二是胸怀理想,将马克思主义信仰与人生选择相结合。践行马克思主义,还需将马克思主义信仰转化为社会主体的情感和意志,升华为个体的精神力量。就当下而言,高职学生要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远大志向。三是立足现实,将个人职业选择、奋斗轨迹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作为新时代青年,要直面时代潮流与社会现实,勇于“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撸起袖子加油干”。
二、新媒体环境下马克思主义教育过程的渐变
高职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生成并非一个自觉的过程,而是一个有目的的教育引导过程,其效果常取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手机的日益“智能化”,新媒体在高职学生马克思主义教育过程中愈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媒体环境下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介体和教育环体呈现出新的变化特征。
(一)教育主体
新媒体环境对教育主体的媒介素养要求甚高,忙于追逐教育内容的时效性和信息技术的更新迭代,在教学内容选择和教学手段运用方面渐露疲态,难以精准施教。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教育实效性同样涉及到时效性的问题,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校园宣传思想工作,错过“重要时间节点”,往往意味着“事倍功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校园理论宣传的内容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借助于网络信息化技术,从上至下的部署落实过程往往是“军令如山”,在较短的时间内对相关内容进行学习、吸收、转化、组织与实施,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具有较大挑战。另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当好“传声筒”和“扩音器”,还要面临恰当选择高职学生喜闻乐见的信息化工具的问题。图片的截取、视频的剪辑、微课的设计、PPT课件的美化、相关APP的推介和网络教育教学平台的运用,无一不是“知易行难”。
(二)教育客体
教育客体是网络时代的“原住民”,网络舆论场中海量信息选取的普遍“轻娱乐化”与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内驱力不足并存,马克思主义的学习过程常常简单化、符号化和形式化。就高职学生的主体而言,是“衔着鼠标出生的一代”,是天然的网络“原住民”,生活呈现“永远在线”的特征。但从高职学生网络信息化内容选取的视野审视,不可否认的是,“轻娱乐化”“娱乐化”甚至“娱乐至死”已经成为绝大多数真实日常生活写照,校园、课堂、宿舍随处可见的手机游戏“死忠党”以及美拍、快手、抖音“脑残粉”“迷惘一代”“垮掉的一代”始终困扰着教育界的诸多教育学者。在手游、直播、微视频和影视综艺之外,高职学生选择的网络信息也往往充斥着多元化思想、情绪化表达、伪正义参与和围观吃瓜心态,接受碎片化、感性化的信息远胜于有目的的知识学习,对马克思主义认知往往简单等同于爱党、爱国以及大是大非方面政治立场的表面附和。另一方面,基于有限的学制与学时、宽松的考查考试手段、功利化的“专业至上”观念,大部分高职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参加思想政治教育类学生社团、参与校园理论宣传的内驱力明显不足。
(三)教育介体
传统媒介影响力逐步减弱,教师在教育载体和方法的取舍、整合和优化中进退失据。一是传统媒介的关注度走弱。主要表现为高职学生观看“宣传党和政府的声音,传播天下大事”时政类节目的主动性不足,甚至解构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政治事件娱乐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观念淡化。二是传统理论教学方法面临诸多困境。学生学习教材教辅不主动,常见不征订购买教材、不翻阅研读教材等现象;师生交流互动不积极,常有话题、思维、话语不同频等现象;部分学生不在意学习过程,不关注教学内容,漠视知识重点难点,课前预习不积极,课后作业“搭便车”;甚至有学生秉承考试考查“及格万岁”心态,不太注重分数结果。三是教师从传统媒体转向全媒体的专业能力和资源利用受限,个体力量常常无法有效驾驭相对专业的网络信息化技术,常常面临着官方媒体资源众多但趣味性不足、民间教育教学资源有趣多样但资本化倾向明显的双重窘境。其结果往往是,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资源不少,但“屡试不爽”的教育教学方法却是不多。
(四)教育环体
网络价值多元与“信息过载”,提升马克思主义教育实效性亟待从“单兵突进”到多层次教育教学资源系统性整合。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日新月异,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手持终端和功能众多各款APP的横空出世,信息的生产、传播、加工和存储等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信息过载”,主要表现为:信息生产“去中心化”,信息供给远远大于受众需求;信息传播快于受众反应,受众“信息钝感”加剧;信息获取易受干扰,有效信息常被过度稀释。[7]高职学生马克思主义教育实效性容易被削弱,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從学校层面而言,马克思主义教育宣传的校园氛围与育人引导不足。在大多数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教育教学过程大致等同于课堂教学,且常常存在教书与育人脱节、知识传授碎片化等现象,有限的学时很难奢望高职学生自觉生成马克思主义信仰。另一方面,从社会层面而言,风清气正的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还待进一步巩固。网络信息化时代存在各类信息娱乐泛化,功利主义大行其道,历史虚无主义抬头,充斥着非教育、非思想甚至无价值的内容,网络上价值多元及负面价值观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教学过程的冲击不容小觑。
三、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教育面临的主要困境
新媒体犹如“双刃剑”,不仅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过程中起着“锦上添花”的工具性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重塑着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给教育主体带来“甜蜜的苦恼”。具体而言,存在的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过分依赖新技术新手段
部分教师过于追求运用新媒体技术,如“翻转课堂”“微信公众号”“慕课”“雨课堂”“泛学在线”“金课”等,但在教学内容的组织和专题讲授方面仍然“乏善可陈”。部分教师过分依赖新媒体技术,课堂气氛看似“轰轰烈烈”,但学生仅仅停留在手机“签到”“抢答”和完成教学“微视频”浏览等表层任务,在获取知识的深度和实效方面成效不大。更有甚者,打着尊重学生学习能动性的旗号,压缩教师专题理论讲授的时间,学生往往只能够接受碎片化的知识,缺乏整体性的思维、系统性的学习和实际性的运用。实际上,从教学方法论的视野审视,“翻转课堂”“慕课”“雨课堂”等形式仅仅只是教学方法而不是教学内容,这也能更好理解《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等推进思政课教学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在明确“创新网络教学形式”的同时,又重申“网络教学不得挤占课时”这一教学要求。
(二)教育教学资源有效供给不足
在新媒体环境下,部分思政课教师呈现的课堂教学更多还是穿着多媒体教学的“马甲”进行理论灌输。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商业化和资本化的趋向明显,但资源共享的时间成本高、经济代价大。如爱奇艺、优酷等商业网站拥有诸多优质微视频资源,或不能下载,或需要购买会员服务,且微视频不能再次编辑,或可以录屏剪编但视频播放效果差强人意。教师不但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经济成本,还要掌握相对专业的网络化信息技术。又比如,很多高校一窝蜂地建设慕课、网络在线课程,但普通老师拍摄、编辑的视频成品通常各种参数达不到标准,只能通过购买社会服务来解决问题。诚然,引入市场机制固然能够短时间迅速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其中,但也使得教师授课成本在不断提高。此外,由于产品供给方往往只掌握技术而不掌握专业思想,许多社会服务产品只能解决“形”而不能解决“魂”的问题,一些高价购买的微视频作品常常成为教师参加各级微课比赛的“盆景工程”。另一方面,各级党政机关虽然能够在重要时间节点推出公益性的微视频,诸如《马克思是个90后》《快看呐!这是我的军装照》《奋进吧!中国人民解放军》《我们不一样》《This is China》等,这些带有感染力、震撼力的微视频能够很好引导高职学生生成马克思主义,但相对而言“数量”还是偏少。
(三)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同时强调:“实践的观点、生活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强盛的生命力,原因在于其实践性的鲜明特征,其强调要走进人们的实际生活,解决人们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就目前的高职思政课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存在教书和育人、言教与身教、课内和课外、线上和线下相分离的现象,没能真正有效引导高职学生在生活中有效建立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去分析、解决问题。长期以来,囿于师资力量不强、实践教学保障机制缺失,且思政课教学、学生工作、党务工作未能形成合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一直停留在表层和“点”上。即使在各类APP和网络学习平台“汗牛充栋”的当下,实践育人引领高职学生学习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现状并未得到全方位的改善。在教育政策日益强调实践育人的新时代,如何落实《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政策要求,“实践教学覆盖全体学生,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从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2个学分、从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1个学分,开展本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职业院校实践性教学课时原则上占总课时一半以上,顶岗实习时间一般为6个月”,在高职学生人文教育、专业知识、志愿服务、职业生涯四种类型的实践中融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是提升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教育实效性的最佳契机。
四、新媒体环境下加强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教育实效性的主要路径
历史经验表明:艺术性的宣传教育和诉诸经验事实的实践验证如同“鸟之双翼”“车之双轮”,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教育实效性的思想基础和现实根基。新媒体环境下提升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教育实效性,要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一)理论灌输和知识内化是加强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教育实效性的基础
正视高职学生政治理论基础薄弱、学习思政课主动性差以及认知观念存在偏颇等普遍现象,网络信息技术始终是也只能教育教学辅助手段,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一是用好话语转换,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弄懂学通做实”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接地气”,用通俗的语言讲清楚深奥的道理,改变高职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高不可攀、晦涩难懂的陈旧观念,增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亲和力”。二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在模块化专题式教学中讲清楚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运用科学、辩证的观点和思想方法全面观察事物、分析问题,加深政治信仰,增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三是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善于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观点、方法用于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感受马克思主义的现实“解释力”。[8]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实践教学和“三全育人”工作中,教师可以充分运用问题、概念、工具、分析四个关键词,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认识并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用好网络信息技术和资源平台建设是提升马克思主义亲和力的关键
如前所述,网络信息技术是提升高职院校马克思教育实效性的关键要素,虽然只能作为教育教学的辅助手段,但却是高效教育教学不可缺失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以网络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对于“衔着鼠标出生的一代”有着天然的亲和力。新媒体的最大本质,在于可以通过以互联网和手机等数字终端向受众展示更为清晰事实真相,远胜于教育工作者的“口若悬河”。“低头族”“机不离身,眼不离屏”是当代绝大多数高职学生的真实写照,诸多“大数据”一再证明,单纯的理论灌输已经很难敲开学生的心门。由此可见,教育管理部门大力推进的网络在线课程、教育教学APP、微视频等等,虽然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却是时代发展的内在要求。现在的关键问题不是要不要运用新媒体,而是要解决媒体相“加”到媒体相“融”的问题,解决信息运用不对称、技术运用“异化”和网络教育教学资源过度“资本化”的问题。第二,能够有效提升教育教学管理效率。以思政课教学为例,借助于网络在线课程平台可以有效实现各类教学资源共享,能够快捷实现对于学生的考勤、作业发布、无纸化考试考查等功能,这对于学生普遍有较强的约束和鞭策作用。第三,高效课堂教学的内在要求。新媒体环境下所制造出来的诸多“微视频”借助于多媒体或网络在线课程平台,能够给学生带来视觉的冲击和心灵的震撼,让学生思想有所感悟。在课前导学、课中互动、课后沟通等教学环节中,网络信息技术能够超越时空延伸课堂,实现多种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和融通。
(三)做实校园文化是营造引导高职学生生成马克思主义良好氛围的重要环节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在育人合力建设方面仍有待加强,思想政治宣传工作、学生工作、思政课教学常常“人人自扫门前雪”,某种程度上导致教书与育人、理论与实践、专业学习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若即若离”。由于高职学生普遍政治理论知识较为单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中浅层性、娱乐性的内容居多,常常停留在“唱唱歌、跳跳舞”层面,博、雅、深的内容不够,马克思主义价值引领不明显。在校园文化中营造引导高职学生生成马克思主义的氛围,应做到:其一,在学校层面,既要坚守“扩容、提质、强服务”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更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德技双修”的高职人才培养目标。高职院校既要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國教育现代化2035》等纵深推进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也要把《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等系列引领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落到实处,积极构建“大思政”格局、“三全育人”机制,积极推进“课程思政”,把立德树人融入校园思想政治理论宣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专业知识教学和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其二,加强班团、学生社团和学生党支部各项学习活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改变高职学生班团主题活动“形式化”“程式化”的现状,在班团主题活动中融入理论学习和思想政治教育环节。改变高职学生社团活动“散养”和“自娱自乐”的现状,充分利用学校师资力量配备指导老师开展针对性活动。严肃学生党支部政治理论学习机制,联系并区别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凸显对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的党史、国史和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史教育。其三,要求全体教师教书与育人并举,在“三全育人”框架下设定必须完成的若干指标任务,实现教师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的参与和指导作用,引导教师参与学生的成长成才,帮助学生真正解决大学生活中的困难。
(四)落实实践教学是实现将马克思主义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主要途径
客观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高职学生生成马克思主义的起点,效果好不好,还要取决于个体的亲身经历体验,亲身经历体验是改变有价值观念的关键性因素。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有如此强的生命力,在于其实践性,在于其能够解决学生生活中的困惑:以社会实践为基础,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以改造世界为目的,强调理论要能够指导实践;理论和实践相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教育实效性的主要目标是引导高职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主要途径就是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将马克思主义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长期以来,如何有效开展实践教学始终是众多高职院校探讨的焦点问题,主要存在一些困境:其一,“盆景工程”,流于形式。囿于对实践教学内涵认识不足、师资力量不强、课时紧张、经费有限等诸多因素掣肘,不少高职院校对实践教学“大而化之”。其二,“同课异构”,随性发挥。缺少课程标准和教学实施计划,实践教学没有较为统一的目标、内容、方式和要求,往往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单兵作战”。此外,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价方式相对单一,对实践教学的考核和效果评价多以静态为主。实际上,网络信息技术是克服当前实践教学组织困境的有效措施。在完善校外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同时,高职院校可以通过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验馆建设,通过对教学场所的改造及先进媒介技术应用(如:VR和3D技术等),搭建“情景模拟”“体验感悟”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校内实践教学载体。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验馆建成后,学生不出校门就可以获得相应的主题教育,既节省时间又节约经费,还可以扩大实践教学的受众面,是拓展校内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有效途径。
[1]陈式华.论思想政治学科“政治认同”核心素养的培育[J].中国德育,2017(7):68.
[2]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7(02).
[3]郭国祥,喻越.近代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必然性[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8(09):101.
[4]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5(02).
[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1.
[6]武林杰.青年踐行马克思主义的四重维度[J].人民论坛,2019(04):140.
[7]陈志勇.信息过载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09):125.
[8]陈园园,刘明明.大学新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认同度的调查与分析——以天津大学为例[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7(07):75.
责任编辑 牛志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