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崇德、守德、行德:新时代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目标的三个基本维度

2020-09-10刘卓红刘倩

关键词:崇德立德树人

刘卓红 刘倩

摘  要: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时代使命和根本任务。新时代,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基本任务涵盖崇德、守德、行德的三个维度。坚持立德树人,就是要使大学生养成对善德的信仰,内生自觉而坚守,自愿践履发扬光大,真正做到内心崇德、主动守德、立足行德。

关键词:立德树人;崇德;守德;行德;德育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高低,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要始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高校教育的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德是做人之本,德育是教育之魂,育德是育人的第一要务。这就要求各高校必须抓住立德树人这一关键点,与国家、社会协同联动,共同构建高校德育价值观。当前要在高校构建好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的德育价值观,要适时转变构建范式,从如何实现德育主体的“崇德”出发,明确“立什么德、树什么人”;通过提倡自律与他律统一,尤其强调自律的自我培养,实现“守德”;崇德、守德要落到实处,最终必须使每个人为实现文明道德而付诸实践自觉的行动。认识和把握立德树人中的崇德、守德与行德的三维向度,从根本上构建起自觉尊崇、主动维护、勇于笃行的德育价值观。

一、崇德是高校坚持立德树人的基本前提

从周公时代的“则以观德,德以处事,事以度功,功以食民”(《左传·文公十八年》)到孔子时期的“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德”从一种天地化育万物的功能和强调获得人事成绩之成就的君德思想逐渐向道德伦理教化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更加凸显一个人的内在心性、德行,要求崇尚“德”,按照“德”的準则规范行事。自此,德的内涵不断升华与丰富,引申为道德、品德、有道德的贤士之才、教化、善行、恩惠、感恩与客观规律等义,从个人到国家,其作用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德不孤,必有邻”,人无德不立,官无德不为,国无德不兴。从“德”源远流长的历史、博大精深的内涵与涉及宽广的作用可看出“德”值得崇,而学生“崇德”是当前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的基本前提。在当代,“崇德”的内容是具体的,不是空泛的,即崇尚有德之人,推崇高尚德行,崇尚最具超越性的共产主义信仰、为人民服务的大德,并在这个信仰的基础上,树立个人道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仁义礼智信等。在高校形成崇尚“德”的风气,潜移默化地将“德”镶嵌在高校师生心中,内心形成一种对“德”的信仰,让学生真正从内心深处认可“德”。

高校立德首先要求大学生“崇德”。崇德不是空洞的说教,不能空谈崇德,更不能把崇德作抽象化的解释,要在不断的学习中增强对道德的敬畏,崇德向善。崇德需要在学习中以具体化的事物或人物为依托或载体而形成,必须通过具体的人物、事件培育大学生在心灵深处树立崇德的理念。在高校中,师生是发生最密切关系的两大教育主体。作为教育者,老师的言行是提供培养大学生崇德理念的首要方面。作为师者,教师应是道德完美的化身,应是为学生树立崇德信仰、实现德正所竖起的真实楷模。孔子有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从古至今,好的教育不是硬灌,而是感染浸润。因此,教师自己必须先“崇德”,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只有“以其昭昭”才能“使人昭昭”。

教师是通过一言一行向学生展现其道德品质的高低或优劣,从而对学生产生影响和熏陶的。首先,师者必须充分认识到,教书的根本任务是既教书又育人。在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一方面,通过教学,以自身的道德行为和人格魅力,言传身教,特别是在国家遭遇重大风险挑战时,要积极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生命的意义;另一方面,深入浅出并联系实际,运用社会中出现的先进人物、平凡生活中的真情实感等社会素材与知识教学有机结合,融入专业教学之中,把思维方法训练和价值观的传播渗透到专业知识的传授中。通过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和吸收课堂内容,而且能够达到德行感染的目的,在授业之时潜移默化地完成育德育人使命。可见,专业教学对学生来说应该同时也是一次德性的升华,在授业中学生应该得到的是知识与德行的感知、认同和内化,每一次的知识教学对学生来说都应该是一次德性的升华,这是教师高度责任感的重要体现,具有为师为范的作用。其次,师者作为德正的楷模,其道德品格不仅体现在知识德行的传授中,更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细节和小事上。师者应该明白,自己能否成为师长和偶像,是否能在与学生的接触中缩短距离产生亲切感,使学生被其身正而折服主要不取决于师傅其颜值外表,而主要在于其言谈举止是否优雅和正派,是否能给人带来一种站立在道德高地做到率先垂范的感觉。这是无形的,是一种精神力量的展现,虽然润物无声但却强大无比。可见,教师自身德行端正与否,会产生出“崇德”或“贬德”的不同效果。

高校立德树人实现崇德向善还取决于校园文化建设水平,因为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推行美德使崇德取得成效,是营造良好校园崇德氛围的关键。建设校园文化的主要目的是营造一种氛围,培养一种精神,着力体现学校秉持的价值观念、学风学德、行为规范等等。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校园文化影响着学生三观的养成,通过校园文化的建设陶冶学生情操,最终在全校形成崇德向善的氛围,影响与带动更多的学生尊德守德,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在物质文化建设上,学校可以通过投入资金提供更加完善的设施设备和教学休闲场所,为营造“崇德”氛围提供有力的物质基础和条件。比如增加图书馆的座位数量、建设学生学习之余的休闲运动场所,等等,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图书馆的占座现象,使学生放松身心,有效约束校园的不良风气和促进学生的德行修养。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关键。学校可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传播正能量的思想和价值,引导学生“崇德”。比如,通过宣扬表彰爱岗敬业、见义勇为的时代楷模在全校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通过宣传身边优秀模范,以榜样的力量规范广大师生的日常行为,促进校园良好风气的形成;通过举办各种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让学生在用爱心照亮他人之时,培养坚定的信仰,从而为推动构建和谐校园建设助力;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还可以通过共创各式综合平台,开发文化产品,实现互动学习,使其成为传播积极能量和转换社会成果的有效场地。

借助国家伟大成就深化大学生崇德意识。随着新时代国家不断发展壮大,取得的全方位、开创性的历史性成就,使全民凝聚力大幅提升。对国家认同度的提高,势必使学生的爱国情怀更加浓厚,在潜移默化中深化学生内心“崇德”意识。比如,2019年10月1日前后全国各高校为庆祝新中国成立100周年的活动,就是一次参与式、全程式、浸入式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让师生不断参与和体验,从中感受和唤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通过系列的活动把抽象的说理变成生动的形象教育,使大学生增强对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认同,在形象化教育和学习中深化学生的崇德意识。

总之,高校想要“立德”,首先需“崇德”,要将“崇德”实体化、具体化、生动化。通过教师的模范作用培育“崇德”理念,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崇德”氛围,借助国家发展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的形象教育深化“崇德”意识,达到培养大学生强烈崇德意识并终身注重德行修养的目的。

二、守德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的主要目的

在大学生真心诚意接受善德并将其自主转化为内心信念,生成为信仰之时,他们就会由内在自觉外化为自主行动,必须承认,守德是崇德实现的基本目标。何谓“守德”,守德就是以崇德为前提,秉持社会文明、风清气正之德,以一定的道德规范为警戒,并受其指引,形成规范个体生活及行为的过程。守德的基本底线是力求保持自身品节,在准则和规范的要求下守护美德和公德等。

作为中国公民中素质较高的一个群体,高校大学生首先需要从言行上遵守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这包括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同时还需要守护学校和社会制定的文明准则,如学术道德、网络道德、情感道德,努力加强自身修养,提升道德情操。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代,必须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一方面在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进程中,形成了诸多与之相适应的新的道德观念;另一方面由于社会转型的复杂状况,多种道德观念的交互碰撞,使高校学生极易产生众多新的道德迷失与道德困惑。[2]面对复杂的生活现状一旦在行为上突破道德底线,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善恶不辨,将道德规范视同虚设,势必走上违法犯法的道路。屡屡出现的高校恶行案件,如复旦投毒案、药家鑫案中高校学生道德行为失范造成的恶劣影响,让人们不得不去思考“守住德”的重要性。遵守道德规范,在行为上坚持道德操守,是决定高校学生成为一个怎么样的人、明确自己应置于怎样的标杆下行事以及将会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和解决事情的关键因素。高校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栋梁之材,他们持有的道德态度与道德选择,以及在行为上表现如何,将会决定国家和民族未来的走向。

“守德”一方面坚持在教书育人活动、校园文化建设和国家伟大成就宣传等活动所营造的“崇德”环境中继续加强大学生的自主体验,另一方面通过开展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把崇德自觉内化于自身,在思想意识中形成坚守道德规范的基本看法并付诸行为,并将其日常化、生活化,即实现“自律”的过程。实现“自律”是完成守德的基本过程。除此之外还必须看到,高校大学生有着较强的主体意识,对客观事物虽然具有敏锐力和判断力,但缺乏相对的自控力,缺乏对自我行为的正确把控,因此,在强化自我教育之时还需要依靠相关规章制度的配合,通过树立一定的规则和法例,即通过制定“他律”相伴而行。在中国古代,孟子提出“性善论”,强调道德主体的内在自律;而荀子之后提出性恶论,强调道德规范的外在他律,两者在“德”上的观念虽因人性论有所差异,但都具有普遍意义。只有做到两者密切配合,使学生在树立法治意识、规则意识,引导学生在自我教育的同时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守住底线,才能更好的让“守德”在对道德的敬畏感中做到主动遵循。

所谓自律,亦指在没有人现场监督的情况下,通过自我的监督,严于律己,主动并自觉遵循道德规范并以此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实施自律就是通过自我教育在自我认识上提出自我要求,并不断通过实践过程中的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觉完善自身的道德品质和行為特点的自我建构的过程。每个人要清楚认知自律是一种品质,是一种必需具备的能力,同样也是可以习得的技能,它不是一种固定的模式,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在受外在引导之外主要靠自身养成。首先,自我定位、诚实地面对自己是自律的第一步,根据自身特点建立“守德”的身份认同,在这个阶段中,自身的行为和品质会跟着改变并不断完善;其次,坚持是自律中最核心的要素,要制定详细、清晰的计划,按照简单可行的步骤日复一日的坚持,期间做到自勉自励;最后,要不断进行反省和思考,根据情况适时调整并设立更高的目标。在这个不断递进的过程中要加强理论学习,将学习作为一种社会责任、精神追求与生活方式,让自己具有去伪存真的判断力、把握大势的洞察力、明辨是非的抉择力,使自身具备在道德规范面前严于律己的能力,心存敬畏、慎独慎微。

与此同时,在通过大学生的自律进行规范之外还须依靠相关规章制度的配合。育人既是制订规章制度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检验规章制度的重要标准。一方面,高校应建立德育评价机制,将“德”(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作为高校学生人才评价的主要标准。另一方面,以问题为导向,本着于法周严、于事有效的原则制定新的法规,坚持“破”“立”并举,及时修订和完善校务行政管理、教学管理、后勤服务管理、学生管理等方面的学校规章制度,并要求管理对象乃至管理者自觉遵守,使学校各项工作都在轨道上有序运行、并行不悖、发挥效力。[3]逐步完善共同遵守的规则,对于一些严重违反者,必须进行实质性惩戒,让学生悉知不守德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当然,我们需要明确“他律”并非是强制手段的制约,它是建立在“德”的说服力与劝导力之上的,只有自身真正接受他律,将他律转化成自律,他律才能起到作用。因此,高校在建立相关规章制度时可集思广益,深入大学生和教育管理者的内心,倾听他们的意见想法,立足于他们的基本需求,做到适时调整,将制度化与人性化形象结合,融立德树人于制度之中。孔子认为,与受罚相比,大臣更喜欢奖赏,赏与罚应以赏为本,以罚为末,即先赏该赏的人,再罚该罚的人,效果更佳。在高校制度中要坚持奖罚并举,真正领悟并实施习总书记所说的教育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工作,要围绕学生、关爱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其思想水平与文化素养等,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4]

依靠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水平的提升。从中国历史看,在未有“德”字之前,“德”已经成为国家整治对君王的要求。周公之后,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世代相承,后人称为“周孔之教”。孔子希望通过“立德”实现全社会的德治,而关键在于统治者实施“德政”。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中通过的《决定》,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时代性提升,是新时代中国国家制度建设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里程碑。其中,我党提出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5]进一步促进了高校大学生坚持党的领导与对道德规范的自觉遵循。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学生无法脱离与“社会”的关系,这就规定了其在公共领域活动时必须要自觉遵守与维护公共的道德规范,不论是在有形的还是无形的空间,都应从“德”出发,将自律与他律二者相统一,只有“守住德”才能进而“行德”。

三、行德是高校完成立德树人的最终价值

汉代许慎《说文解字》中对“德”的解释是“德者,得也,从直从心,外得于人,内得于己”。[6]“德”不仅是将外在的道德规范转化为内在的道德修养,同时也要通过自身的道德行为和道德信念向外推己及人,使他人“得到”并受其影响。“行德”即从事符合社会规范及社会所倡导的道德行为以笃行“德”,将“德”落实到行动并惠及他人。“行德”是用自己的亲身行为把“德”作为一种信仰,在实践活动中处处体现着“德”,使他人感受到“德”的魅力和作用,带动与影响更多的人崇德、守德与行德。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7]所谓实,就是要行动,不能玩虚的,要将“德”落实到具体行动中,以自觉遵守高尚道德的主动行为影响他人和社会,并在与具体事务和周边环境的互动中真正形成“道德的行为”,这是高校完成立德树人目标的最高价值。

“德”之需要和发生作用取决于社会每个人的道德行为与否,必须通过与人的联系和交往才能显现出德的价值。倘若一个人生活在一座孤岛之中,孑然一身,那么他既不能表现无德也不能表现道德。古人云: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做到内心有信仰,有着强烈的“崇德”意识,人们才能自愿地去遵循道德规范,并更积极主动地运用自己的力量彰显自我的崇高和帮助更多的人,为世界的真实、善良与美丽做出自身的实际行动。而人们每一次的道德行为又是一次全新的自我教育和内化道德品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固守志节、执持善行,逐步树立秉持操守无私奉献的价值追求。伴随社会的发展,虽然每一代人对道德的追求和践履呈现着时代的特质,具有新的内容,但不变的是他们行为中深入骨髓的爱国情感,并且随着善行的推广而不断深化。这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不仅能进一步增强自身的“崇德”意识与“守德”自觉性,而且能够深入锤炼学生自身的实干作风,使学生成为有爱国情怀与勇于担当的时代新人。

“行德”是高校坚持立德树人的落脚点。只有经过自愿化“行”为“德”的过程,立德树人的目标才能变为现实。落实“行德”,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自愿将内心形成的道德信念和道德规则外化于行,通过言行将自身内在的本质凸显出来,自觉与具体事物和周边环境形成互动,这样一来,“行德”又进一步促成了学生实现“崇德”与“守德”。大学生是实践行为的主体,通过以参与者的身份直接参与各式实践活动,运用正确的知识指导和推动实践,在实践中实现自身价值并形成新的品质与能力。

切实打造综合服务平台,形成国家、高校与社会的同向实践合力。高校大学生既是一个独立的人,也是社会成员的一份子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接班人,民族的使命也是他们的使命,故而大學生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也必须为社会和国家发展贡献自身的力量。高校要与国家、社会密切配合,国家政府和社会人士要积极支持与响应高校活动,而高校也要始终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协助国家与社会行动。一方面,国家要不断加强对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避免高校学生在服务社会活动中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同时社会各界要加强与高校的合作与联系,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组织、企业团体与高校的产学研基地、实习实训基地,搭建广泛多样的社会志愿服务平台,在不断提升高校的社会服务水平和社会服务效益的同时, 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8]让大学生走出学术的象牙塔,在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将自身所学知识传授给更多需要的人,用自己所掌握的技能保卫更多的人。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牢固树立爱国主义情怀,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并带动更多的人“崇德”、“守德”与“行德”。另一方面,高校也需积极协助社会和国家,特别是当社会和国家遭遇重大的公共事件和社会危机时,做到多难兴邦精诚志,同心同德显担当。当前,在全民遭遇新冠肺炎疫情时,高校大学生一方面要做到敬畏生命、敬畏规则,严守突发疫情时期国家推出防控抗击疫情的各种法律法规,同时也应“逆向前行”,自觉自愿投身于抗击疫情的战场,主动加入疫情防控服务队伍,履我之责、尽我之力、以大爱之心成大德之行。持仁爱之心报爱国之德,表现了新一代青年勇于承担起时代赋予的重任,用实际行动落实了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

在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行德”不仅应落实到现实生活中,还需借助互联网这一新的德育载体推而广之。将有形现实与无形网络的“双载体”平台相结合,扩展向外行德的途径手段与时空领域,让学生深知网络空间也不是法外之地,切实将“德”贯穿始终,从而打造全方位、立体化的行德空间。首先,高校要分析学生网络行为的特点,坚持从正面引领,当面临重大风险问题时,利用新媒体将线上活动与线下活动相结合,舒缓学生内心的不适与压力,减少“网络暴力”的行为。其次,高校可以改进传统志愿服务的方式,利用网络让学生参与到服务社会的活动之中,实现远程“行德”,从而减少社会服务活动因受时空影响造成的有限性。

总之,在高校立德树人德育观的建构中, 必须把理论教育和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自觉将内心信念外化于行,同时通过借助国家、高校与社会所形成的综合服务平台和网络载体,协助学生将“行德”落到实处。

综上所述,高校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价值观的三个维度是一个内容丰富、具有内在逻辑的有机系统,是一项系统性、全面性的建设工程。其中,高校大学生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主要对象,学生内心是否真正做到敬畏道德,主动“崇德”,是高校完成立德树人使命的基本要求;自觉接受道德规范并成为自律的典范,达到自觉“守德”的境界是完成立德树人使命的主要目的;将德育落到行动中并转化为现实,内化为精神、外化为行动惠及他人,把信仰作为一种传承、一种坚守,化作一种自觉行动,在行德的过程培育自身德行并影响与带动更多的人崇德、守德与行德,是高校坚持立德树人目标的最终价值。我们只有将三个部分紧密结合,连贯并行,充分利用多种手段与途径,将国家、社会与高校三者力量统一,才能为高校坚持立德树人提供有效路径,使高校大学生在大是大非面前把握住原则,辨得明方向;在金钱物欲面前,守得住清贫,抗得住誘惑,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意志和奋斗精神,[9]真正在高校构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的德育价值观,最终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4]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9.

[2]骆郁廷,郭莉.“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及有效机制[J].思想教育研究,2013,(7).

[3]陈超.立德树人视域下管理育人的内涵厘定与实践路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3).

[5]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N].人民日报,2019-11-01

[6]许慎.说文解字[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48.

[7]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2-24.

[8]梁捍东.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机制[J].河北大学学报,2019,(1).

[9]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12-19.

责任编辑  韩谦

猜你喜欢

崇德立德树人
如何提振乡村学校文化自信
深植崇德育人理念,塑造精品校园特色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儒家“崇德”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试论《左传》中的孔子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