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圈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
2020-09-10王玉茜
摘 要:“饭圈文化”,是指现代粉丝圈子里形成的一种文化,是基于社交媒体平台发展起来的。与以往散乱的粉丝组织不同,“饭圈”内部有严密的组织架构、高效的分工配合,“饭圈”成员充分发挥自身所长为偶像服务。本文从群体传播的角度出发,分析“饭圈文化”对青年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饭圈文化”;青年亚文化;群体传播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8-0210-02
一、“饭圈”和“饭圈文化”概念的解读
“饭圈”是粉丝圈子的简称,粉丝群体称为“饭”,他们组成的圈子成为“饭圈”,又称为“粉圈”。2005年被学界认为是“追星元年”,当年《超级女声》因为无门槛的“草根性”以及全民关注性风靡全国,直接造就了一大批粉丝的产生。当时粉丝虽然会有活动,但大多都是线下的活动,如线下的应援活动。但如今的“饭圈”主要依靠线上活动,如在微博上给自己的偶像打榜、投票,大多依靠QQ群和微信群联系。并且“饭圈”内部有严密的组织架构、高效的分工配合,“饭圈”成员充分发挥自身所长为偶像服务。
顾名思义,“饭圈文化”就是在现代粉丝圈子里形成的一种文化,是追星文化的一种。与“70后”“80后”形成的偶像高高在上的追星模式不同,“95后”和“00后”的追星族在网络技术赋权和消费主义崛起的前提下形成了独特的“饭圈”模式,从而衍生出“饭圈文化”。由于并不是所有的青少年都追星,在网络时代下,“饭圈文化”算不上一种主流,它属于青年亚文化的一种。
二、“饭圈文化”环境对青年的影响
(一)“饭圈文化”带给青年的负面影响
日本社会学家岩原勉认为,所谓群体,指的是“具有特定的共同目标和共同的归属感,存在着互动关系的复数个人的集合体”。从这个角度来讲,俨然可以把“饭圈”看作一个群体,一旦加入群体,个人会变得冲动、鲁莽、极端。[1]我们要了解“饭圈”青年为何会做出那么多极端的行为,可以从群体传播产生弊端的原因来谈。
1.信息传播单一,产生“回音室”效应。桑斯坦认为,活跃的用户发布观点吸引同质化的人关注,并由于群体压力的作用,这些群体只关心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只相信自己认为的真相,只秉持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对不同的观点和态度持严厉拒斥的态度,最终以集体抱团的方式形成“沉默的螺旋”消除差异化的声音,放大自己的声音。对于“饭圈”内的唯粉来讲,他们只会选择关注自家偶像的信息动态,自己的兴趣也局限于自己的偶像领域,而对其他领域的问题和热点问题缺乏关照,长期处于过度的自我选择中,失去了解不同事物的能力和接触机会,将自身桎梏于“茧房”之中。
2.群体压力制约,造成盲目服从。所谓的群体压力,即群体中的多数意见对成员的个人意见或少数意见所产生的压力。[2]在面临群体压力的情况下,会出现少数服从多数的情况。然而,对多数意见的服从决定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基于理想判断下做出的。粉丝一旦混入“饭圈”,就必须承受来自圈内的压力。在“饭圈”内,有“白嫖”的说法,是指没有为偶像做实事,只知道享受的一类粉丝。为了不成为“白嫖”的粉丝、不被群体抛弃,“饭圈”内的粉丝就会各司其职地为偶像作美图,反“黑粉”,还有各种“安利”。
3.群体模仿影响,做出非理性行为。模仿是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塔尔德提出的概念。他在《模仿论》一书中提出,社会上的一切事物不是发明就是模仿,而模仿是最基本的社会现象。“饭圈”内的主要成员是“95后”和“00后”,他们处于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思想也不够理智,在群体的鼓噪下很容易模仿别的群体成员,变得鲁莽、冲动和暴戾,而对自己行为的责任和后果缺乏准确的预判。这就导致他们在遇到冲突时不是冷静理智地予以解决,而是加入群体中成为暴戾的一员,用各种极端方法试图扭转舆论走向。
(二)“饭圈文化”带给青年的正面影响
虽然社会公众对“饭圈文化”的评价大多是负面的,但从群体传播的角度来看,“饭圈文化”的出现对青年也会有一些正面的影响。
1.寻找身份认同,满足个人需要。个人的身份在出生的时候就已经被塑造、被赋予了,并需要按照社会规则执行。但出生在网络社会的“95后”和“00后”,个体呈现出一种流动性和多重性,他们能够跳出原有家庭的束缚,寻找新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身份认同。在“饭圈”内,粉丝们主要通过对偶像的“投射”来完成个体身份的认同,通过自己的投票、打榜,看着自己的偶像从“素人”出道成为“偶像”,在这个过程中能获得自我满足和自我认同。
在追偶像的过程中,青少年不仅能实现人体身份的认同,而且能实现群体身体认同。在“饭圈”内,每个粉丝为共同的偶像刷流量、刷数据,这就形成了粉丝之间的抱团,获得群体满足感。此外,这些拥有不同个性的年轻人找到一个共同的身份后,就会有一种找到志同道合的知己的感觉,对圈内的规范会高度重视和积极认同,并随着加入时间的累积、群体行动的感召、群体成员的互动而变得愈加强烈。
2.表现自我能力,实现自我价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技能或成就目标,通过与有共同关注点的其他成员交流信息和经验,个人也能最大限度地丰富自己,表现出自己的能力。[3]在“饭圈”里,每个人分工明确,有专门的文案负责人员、修图负责人员、协调组织人员,这些能使粉丝发挥自己的特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饭圈”群体是表现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场所。
三、对策:重视“饭圈文化”的建设性作用
纵观“饭圈文化”对青年的影响,应该全面客观地看待,发挥其对青年建设性的作用。现代“饭圈文化”已经发展得相对成熟,通过“饭圈”群体的制度,一些粉丝追星变得更加理智,而且偶像对粉丝具有引导作用,应正确发挥“饭圈文化”对青年的建设作用。
(一)尊重追星行为,开放青年心态
美国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提出了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青少年时期的人们正处于认同与角色混淆的时期,是从儿童阶段向成人阶段过渡的重要时期。[4]而这一时期的人们又经常处在繁忙的学习工作中,极可能获得一些消极的同一性。为了分担压力,很多青少年都会发展一些学习工作以外的兴趣爱好。从这个角度来讲,青年追星只是在转移自己的注意力,缓解生活中的压力,所以我们要正确地看待青年追星行为,另外还要注意转移注意力,促使他们培养别的兴趣爱好,促使他们接收各方面的信息,跳出单一“信息茧房”的环境,培养开放包容的心态。
(二)正确看待“饭圈文化”,引导青年价值观
“饭圈文化”作为一种青少年亚文化,具有极强的文化创造力。在互联网环境下,因为极强的创造力,使其也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扩散力,我们要尊重这种极具生机又富有感染力的文化。不能只把“饭圈”看作是“脑残粉”的聚集地,我们也应该看到在“饭圈”内还有精通PS的作图高手、排版编辑的文案作家,我们要做到对“饭圈”的“去污名化”,正确看待它。青年处于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各部门要注意发挥偶像的引导教化作用,將“饭圈”价值最大化。
(三)保持自身个性,避免盲从
德国大众传媒学家诺依曼在“沉默的螺旋”中提出,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人作为一种社会动物,总是力图从周围环境中寻求支持,避免陷入孤立的状态,这是人的“社会”天性。虽然“饭圈文化”是基于社交媒体平台的发展形成的,但是在“饭圈”这个群体内有明显的阶层体制。在“饭圈”内,这一类粉丝称为“大大”。“大大”们在粉丝社群即“饭圈”内的影响力较大,所以在“饭圈”内,还是存在“沉默的螺旋”理论中提出的多数意见的压力的。对于混圈的粉丝来说,一定要保持自己的个性,不要害怕被孤立,对于“互黑”“骂战”这种错误的粉丝行为,要勇于拒绝,不盲目跟风。
四、结语
“饭圈文化”是基于社交媒体的发展而形成的,是典型的网络青年亚文化的一种。我们应该让这种青年亚文化成为他们成长过程中的“明灯”,而非“绊脚石”。对“饭圈文化”的研究,不仅是对青年亚文化理论的个案分析,对青年的影响也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5.
[2] 陈力丹.群体传播的心理机制[J].东南传播,2016(01):33-35.
[3]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80.
[4] 吕鹏,张原.青少年“饭圈文化”的社会学解读视角[J].中国青年研究,2019(05):64-72.
作者简介:王玉茜(1995—),女,河南驻马店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新闻与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