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网双创”视域下高校思政育人路径的优化

2020-09-10林春大

关键词:思政育人网络思政创新创业

林春大

摘  要:“协同育人”、“多向育人”、“以文化人”是实现高校立德树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育人质量的重要路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展现出新生态,有机遇也有挑战。“一网双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是基于互联网技术发展、国家创新创业育人政策和思想政治教育内在需要而形成的新的育人路径。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工作需依托互联网平台,协同、整合多方资源进行便捷开展。同时,打造大学生“思创空间”是正确引导大学生响应国家“双创”发展的内在要求,进行创新创业能力孵化与发展,深化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互促,也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新着力点。

关键词:网络思政;创新创业;思政育人;优化策略;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质量与水平直接影响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水平。政治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特征与根本立足点。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育人(以下简称思政育人)的过程即是引导高校师生辨别、认识、坚定政治性的过程。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即是借助新政策、新观点、新事物、新现场、新热点、新技术等来深化政治方向引导、政治目标巩固、政治阵地筑牢以及政治话语空间建构的过程。其中,“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由施教者所主导建构的言语符号系统,承载了一定的意识形态、政治观念、价值标准或道德规范等内容”[1]。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空间的建构,需要借助时政热点、政策热点、技术热点等来进行开展。目前,“网络思政”“创新创业”作为高校思政育人的热词、高频词逐步纳入到高校“大思政”教育格局中,并占有重要位置。“网络思政”“创新创业”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无论是从社会功能、教育背景、教育对象,还是从教育办法、教育目的、教育路径等方面,都是具有协同融合的关系。因此,新时代高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如何利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其方法论来引导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是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着力点。在社会市场发展内在需求与人才培养外在驱动下,打造高校“思创空间”(即思政育人与创新创业教育多维空间)是新时代高校育人工程体系“顶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新时代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机遇与挑战

(一)新时代高校思政育人工作新机遇

1.多维育人渠道拓宽高校思政育人“教育场域”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更新以及在教育领域的普及,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也在不断完善,比如注重网络育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等。同时,在高校教学改革中大量的网络平台资源被盘活、被创新,高校思政工作也不断借助慕课、微课、轻课、雨课堂、易班、腾讯课堂等教育资源平台开展专题录制以及开放使用,为学生提供了更多自主学习的选择空间与机会。高校思政育人工作者可以根据学生在不同学段、具体学习能力、个性爱好、特定思想动态等方面及时去调整思政教学策略,借助信息技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传播度与影响力。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所喜欢的教师、所需要的课程去通过网络平台达成师生双向选择互动。思想政治教育多种育人空间的立体结合,突破了时空限制,短时间内得到快速传播。开放式、立体化、多维度的网络育人新环境拓宽了思政育人的优质渠道。

2.立体育人空间强化高校思政育人“质性效能”

网络时代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渠道与达成实效都有所改变。同时,学生在网络虚拟空间对个人真实思想的表达方式更加直白,这为学校思政工作者提供了更多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心理动态、价值取向以及开展思政工作互动的机会。简洁的文字、立体化的音频教育效果、及时传播信息的渠道等,这些都是构建新时代“思政微课堂”的重要元素。自由平等、即时反馈、主动认知的网络教育空间强化了思政育人的吸引力与亲和力。此外,随着新时代新型育人生态逐渐形成,高校思政工作者通过大数据把握大学生的整体特点、个体问题、总体反馈已成趋势。高校思政教育人趋向细致化、深入化、精准化,这会提高思政教育的效率与质量。

3.前沿教改理念构筑高校思政育人“亲和模式”

融媒体的深度发展是高校思政育人新生态形成的重要基础。多种媒介、多重网媒平台贯穿在我们工作、学习、生活、教育教学全过程。网媒平台所带来的互动性、匿名性以及内需化等特点给高校教育教学注入了全新教育生态语境,这也推动着高校教育空间与教育模式不断革新的需要,主动对接新型教育技术与教育平台,提升思政育人工作实效性与吸引力。其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涵盖了对教育技术的掌握、教育形式的多元需要、教育资源的丰富整合、教育课堂的多维拓展、教育方法的多种切换、“理论--实践”课程体系重构、思政课程学分兑换模式改革等。教师在“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导向下,强化思政课程的网絡话语建设,在遵循思政教育规律的同时,不断拓展网络空间的教育隐性功能,充分保障学生网络话语权。新媒体多元课堂与教育空间缩短了学生与教育者的互动距离,加上便捷的信息技术与网络平台作为重要支撑,及时向学生传递系统知识、开展正确价值引领以及舆论把控,促进了“课程思政”的教育模式更有亲和力。

(二)新时代高校思政育人工作新挑战

1.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合力不足

网络思政育人是一种借助网络媒介整合资源、协同联动的过程中形成教育合力,多维度、立体化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的教育实践。然而,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真正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在实际“教育场域”中还不普及。很多高校学生工作信息系统与计算机配备不齐全,影响着网络育人工作往细、往深、往实处发展。此外,部分高校对思政教育队伍建设重视度不够。很多思政工作者不是从事专职工作,在网络技术运用到思政育人工作上不太熟悉,媒介素养不够高,这直接影响着高校思政育人与思政工作者自我教育的整体参与度、自主性与育人水平。同时,高校思政教学重视度不够。网媒新型教育背景对高校思政教学内容与方式产生了较大冲击,但是有些思政教学的方法还是停留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存在内容枯燥、方法单一、教学形式缺乏吸引性、知识更新不及时、学生参与度不高等问题。此外,高校在课堂督导与评价系统中对网络思政育人的考核并不明显。

2.高校网络媒介监管系统化不强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新媒体具有传播速度快、承载内容丰富多样等优势,高校思政育人工作若没有得到正确引导和严格监管,可能会使新媒体教学的优势转为劣势。因为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发展定型的重要阶段,他们的信息获取主要通过新媒体渠道。然而,也存在一些大学生缺乏对信息甄别真假的能力,很容易受到网络负面信息影响以及错误思潮渗透,甚至出现社会认同弱化、心理问题、人格塑造不健全、网络语言暴力、非法邪教渗透等情况。当前部分高校在开展思政工作中仍存在工作手段落后、工作理念陈旧、工作模式脱节、工作管控力度不够、管控针对性不强、没有建立起强有力的思政教育生态监管体制等问题,制约着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3.高校思政教育开展主体地位受冲击

在传统思政教育体系中,学生作为知识接受者,教师作为知识输出者,两者的位置一直保持不变。尽管在教學改革实践体系中经常强调“双主体”位置或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但是在高校实际思政教学中,思政工作者的主体地位并未真正发生变化。然而,在网络时代,网络平台是虚拟的教育空间,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身份在虚拟空间中的识别度不明显,学生参与网络教学的主体性提高,这对传统的教育模式与教育工作者在传统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带来了挑战。同时,网络教育空间的不可控性与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以及学生自我价值感的增强和对于知识的获取要求提高,都给思政工作者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一定挑战。

二、“一网”:拓宽高校思政育人工作话语空间

网络思政教育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同时也是高校构建“三全育人”教育管理与教育改革体系的重要抓手。新时代网络数字化、数据化、快速化的发展给我们教育环境与教育主体带来新的变化。近年来,“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即网络思政)工作模式掀起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发展的热潮。网络思政管理模式的变化也在促进高校服务性、教育性、精准性的“大思政”育人格局进一步改革与调整。然而目前部分高校还存在通过互联网平台与学生互动性较少、网络教育资源缺乏、整合度不高、学生兴趣度不大等问题,导致目前网络思政作为一种隐性教育的实践在一些高校难以产生影响力。因此,高校要“整合网络平台资源、实现高校网络平台集群化发展,提升思政教育人员的媒介素养和大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健康发展,更好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网络思政新常态下高校需将思想政治教育放在网络育人新生态中,制定合理举措来促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

(一)整合网络资源,促进网络平台集群化发展

随着“互联网+”工作模式的逐渐深入,高校各职能部门都陆续开通微博平台、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甚至大多数学生社团也在微博、微信平台、易班平台进行注册,促使高校网络平台种类繁多。对此,高校以官方网络平台为龙头,整合其他网络平台资源,进行集群化发展是很有必要的。这有利于发挥高校网络管理的聚变作用,实现高校各网络平台“互粉”功能的强化与即时互动良性的优化、平台管控的便捷化,以围绕学生,服务学生。高校思政工作者可以将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内容放置到微博平台,比如学术讲座、教务教学、图书馆藏、学生工作、招生就业等,既可以提高各级网络平台的关注度,也有利于信息在学生间更好地传播。另外,高校可以借助计算机技术,创新网络平台服务方式,积极探索校园网络平台的可持续发展途径,可以借助抖音、钉钉、雨课堂等多种网络平台授课方式,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多样化,从而提升教育实效性。同时,高校思政工作者通过制度化规范网络平台建设以及网络资源的把关,利用丰富的数字教育资源平台来不断提升高校思政育人治理能力、拓宽治理路径,实现高校思政育人工作的网络媒介呈集群化健康发展。

(二)借助网络资源,强化基层党委育人功能

高校网络思政育人工作者需重视顶层设计方向的正确性,同时注重发挥基层党委先进党支部、先进党员干部、学生党员的榜样示范作用。比如,以互联网为媒介,通过校地党支部合作,高校内部不同支部共建,将先进党员讲党课录制为音频形式放在互联网上,强化基层党支部继续教育与自我学习的能力。在整个党建网络思政与支部共建的过程中,开展组织建设互促、师生党员互动、党建载体互用、业务工作互助、科学发展共赢的共建形式。动员教工老党员、老干部走进大学生党员及大学生党团活动中,以点带面,积极发动更多退休教育工作者参与到高校网络思政工作中来,发挥老党员对青年大学生、教师群体的思想引导作用。

(三)利用网络资源,筑牢思政育人舆论阵地

网络空间是知识获取的平台,但其中也不乏错误的思潮、意识形式。网络平台的匿名性与虚拟性容易弱化大学生在虚拟公共空间的社会责任感,这将有可能引起大学生群体出现人格障碍和信任危机。因此,在“互联网+”新常态下,高校思政育人工作需要在利用互联网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也发挥教工队伍、学生干部、基层党员的作用,建立一套网络管理机制。通过发挥这些主干力量来对大学生网络交流平台进行监督,建立反馈机制,在发现负面资源或负能量时,及时反馈和解决。

占领新媒体网路舆论阵地,合理引导网络舆论,传播正能量,掌握学生群体意识形态教育的主动权,这是新时代“互联网+”趋势下我们对学生干部、学生党员、思政育人工作者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提出的新要求。首先,要强化高校思政队伍网络思政的创新教育理念。深化网络思政工作的前提在于思政工作者面对“微时代”背景下能够重视网络媒介在日常思政工作中的运用,增强与学生主体性的互动;其次,提高思政工作者的媒介素养、法律知识与道德规范;第三,在于加强对教工、政工队伍网络思政治理能力的培训,提升高校思政育人治理能力,促进高校思政治理体系的构建。

(四)净化网络资源,提升思政育人环境

着力推进网络思政在高校“三全育人”教育场域的落实,是引导高校师生认识国家的政治体系、认同国家的政治制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举措。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要继续关注国家制度层面、物质生产、政治生活、经济发展以及科学实践,还要以社会热点、难点作为切入点,及时帮助高校师生答疑解惑,营造一种风清气正、干干净净的教育环境。此外,作为一种客观的存在,网络思政教育环境的营造过程即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过不断筛选网络资源、不断净化网络空间、不断通过网络教育实践活动来构建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良好教育环境、教育关系的过程。当前网络资源与网络环境纷纭复杂,这在一定程度上更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筑牢网络意识形态阵地,认清当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特征、价值诉求、共同理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深化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意识与思政育人话语空间构建。其中,思政育人话语空间构建的过程,即是以思政话语实践为前提的一种教育传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要有正确的政治立场,以生为本,深化人才培养目标,加强网络资源的管理与净化,加强高校师生的网络法治意识培育。针对一些不良网络信息以及错误的意识渗透,要及时总结,并以网络沙龙、专题讨论、易班平台、校园网络讲座等形式引导高校师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论去提高自身的思想建设。

(五)优化网络资源,巩固思政育人主体地位

大学生对网络资源的接收与吸收呈现多元化、碎片化与扁平化等特点。面临网络空间的复杂性,高校思政工作者在网络空间筑牢思政育人阵地以及建立起系统化的网络免疫防范机制很有必要。我们“要针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和新要求,进一步增强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占领校园网络阵地的意识,始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中国梦,努力夯实校园网络信息的思想基础”[3]。此外,注重网络育人的鲜活性与感染力,强化优秀文化、优秀故事、优秀教育资源等进网络,这些都是优化网络空间、筑牢网络育人阵地的重要路径。

三、“双创”:助推高校思政育人路径纵深拓宽

“大眾创业,万众创新”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制高点。中国长三角、珠三角区域注重湾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强化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才队伍建设。强化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激发青年学生的创业潜力与创新能力,逐渐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之一。国办发〔2015〕36号提到:“到2020年,要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和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4]“‘双创’不仅有利于催生新供给、释放新需求,更为广大青年提供公平的创新创业机会和平等的上升通道。”[5]因此,在高校创新创业发展中,将“双创”人才培养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育人工作中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的融合,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改革重要方向之一。

(一)注重思政育人与双创课程设置紧密结合

高校思政育人工作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将促进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落到实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6]。因此,将课程思政与创新创业教育紧密联系是高校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方向。对于“双创”人才培育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加强对传统课程设置、传统教学内容的及时更新与改革,从而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重要支撑。其中,在课程设置上,需要增设创新创业学院、创新创业学生机构、创新创业课程理论学习、创新创业论坛等。同时,高校思政育人工作还可以联合教学部门开展新媒体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开放全校选课,并给予适量学分,提高学生积极性,使学生了解新媒体背景下创新创业的知识,营造一种创新创业的氛围,也培养了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此外,将思政育人纳入双创课程设置的考虑中需要重视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实践思政三者的联系,注重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同向同行开展机制构建。理论课程基于实践课程的需要而开设,需要重视课程体系的多元性、课程板块的多重性,在重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的同时,也需要挖掘课程体系中的思政教育元素,主动与创新创业型企业对接,深化学生价值引领与能力培育同向同行。

(二)注重双创孵化园示范平台建设

当前,孵化园平台建设作为一种新兴的科技创新主体培育平台,“从目前国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来看,通过孵化园平台设立各级各类创新创业项目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已经成为一种较为普遍和通行的做法”[7]。注重团队合作和项目化培育,将会涌现出一批能在各类挑战杯、“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的优秀作品,提高学校知名度。因此,开展“孵化平台”建设,也是近年来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路径。在具体的平台建设中,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注重协同创新。协同学校各部门资源优势,实现“一体化”合力发展;第二,注重硬件建设,在师资力量、场地配备、资金配置等方面进行合理安排,实现专业指导;第三,深化学校与地方社会企业、政府联系的密切度,争取在政策上和硬件上得到支持。

(三)注重校地合作与创新创业教育导师制建设

应国家发展战略与市场经济内部发展的需要,高校作为创新创业教育推行的主要阵地,在探索创新创业发展的过程中,往往因为经验不足、指导不力而出现停滞不前的局面。因此,通过校地合作方式,长期建立与社会结构的创新创业合作机制,对于社会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双创培养的质量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首先,高校需要建立专门的创新创业学院来对接地方政府、地方企业;第二,主动推动思创融合平台建设“成气候”。整合学生社团、创业协会、创业沙龙、众创孵化平台的优势,在第二课堂中重视思创教育元素的紧密融合;第三,以双创赛事为载体促进学生项目与地方企业深度融合,重视“互联网+”、创青春等不同赛事、赛道的精准对接,将思政教育中注重学生团队精神、合作精神、吃苦奋斗精神、钻研革新精神等主动融入校地合作实践中来。

同时,在整个创新创业教育工程中,建立导师聘任、工作考核配套机制。以校地合作、校友资源为切入点,深化创新创业综合型、协同型育人队伍建设,注重在教育教学能力、创新创业实战经验、学科专业知识的培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这在一定程度需要发挥教工、政工、有创业经验群体的模范带头作用,凭借他们自身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创新创业经验来推动整个育人思想工程,以构建出高校更高质量的思政育人工程。

(四)注重思政育人与双创制度建设

在创新创业体系构建中强化高校思政育人功能,需要多个层面制度化建设来规范实践运作与基础保障。“高校在做顶层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其多学科性、多元性的特征,创新组织模式,可从价值需求、学科跨度、指导机构、教育层面等四个维度,综合考量课程、实施、协作、支持、保障、考核六个要素,建设‘多维型’的实践育人体系,促进创新创业教育深入发展。”[8]首先,高校所在当地政府需要出台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政策来指导高校“双创”工作在资金投入、监督管理等方面的开展。第二,当地政府需要协同当地企业深化产学研制度建设与举措落实,实现平台对接与信息交流;第三,高校在构建双创体系构建中需要主动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在强师工程中注重“双师型”师资人才培训,设置专门专项管理部门或成立创新创业师资发展中心;第四,在学生层面需要“在创业学分评定、奖学金评选、创业项目支持力度以及创业宣传等方面,对有创业意向的学生予以倾斜。”[9]此外,高校还需要建立完备的创新创业评价机制来追踪制度建设的落实情况、活动开展的实效以及社会评价的体制构建。

(五)注重双创思政育人氛围营造

在市场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形势下,国家与社会对于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助推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与人才培养结构上提出更高要求。其中,优秀的校园文化建设、良好的学风建设氛围以及立体化双创教育培养体系构建是高校将双创教育与思政教育互促相融的重要育人氛围保障。围绕着高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高校双创思政育人工作需要不断加强顶层设计,联动学校学生处、校团委、教务处、创新创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多个职能部门,形成多点发力的工作格局。此外,双创育人氛围的营造,需要不断加强校园双创物质文化建设,比如打造特色的文化宣传栏、文化墙、文化众创空间等。同时,高校需要深化宣传平台建设,不但需要借助微信、微博、抖音官方等融媒平台开展宣传,也需要在学生群体中加强优秀创新创业人物事迹宣传,“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大学生科技文化节、‘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创新创业实践活动”[10],引导大学生在参与双创项目、活动中强化团队精神与吃苦耐劳的品质,深化第二课堂思政育人功能。

四、结语:“一网双创”已成高校思政育人优化策略热点

“质量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11]而“协同育人”“多向育人”“以文化人”是实现高校立德树人、提升思政育人质量的重要路径。“互联网+”、创新创业都是高校思政育人的高频词,也是近年来高校学者研究的热点话题。其中:第一,“协同育人”体现在高校党委、团委、学生处、科研处等多部门联动协同,借助互联网平台,实现校内资源与校地合作资源的整合。第二,“多向育人”要求高校思政育人工作需要借助网络媒体大数据背景,及时掌握高校师生的思想动态;打造云平台,构建立体化、零距离的网络思政教育空间;开发新课程,将专业课、创新创业课、学科导引课、通识教育课通过教育“微平台”進行网络课程教育;组建网络教育创新创业新团队,保证整个网络思政平台的有序进行。第三,“以文化人”是“一网两创”的一个重要风向标。将中国传统文化、正确意识形态融入到互联网教育平台构建中、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开展中,做到明其源、溯其根、得其道、悟其理、践其行,构建高校意识形态正确话语体系的“良性教育空间”,从而推动高校思政工作达到春风化雨有温度、润物无声有成效的效果。同时,在“一网两创”的育人工作推进中,需在思政工作的“供给侧”与“需求侧”两者之间提升思政育人体系的质量,提升学生的获得感。

参考文献:

[1]曹国梁.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话语基础理论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4:9-10.

[2]姜慧,殷惠光,徐孝昶.高校个性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03):27-30.

[3]田树学,王占仁.“互联网+大思政”教育模式的实现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9(22):64.

[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EB/OL].(2015-5-13)[2020-5-15].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5/13/content_9740.htm.

[5]邓耀瑞.岭南师范学院首届“双创周”启动[N].湛江日报,2015-12-12(A02).

[6]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001).

[7]雷雨泰.新时代思政教育探析——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基地育人模式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8,38(18):85.

[8]邱仙艺.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D].漳州:闽南师范大学,2018:52.

[9]田菊.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生成逻辑及优化路径[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20,20(01):36.

[10]王丹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互促融合研究[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9,32(03):35.

[11]沈壮海,董祥宾.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提升[J].思想理论教育,2018(08):11.

责任编辑  邱翔翔

猜你喜欢

思政育人网络思政创新创业
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思政育人效果机制探究
高职院校院系思政育人工作实效性探究
“大思政”视域下公安院校思政育人模式的思考
论思政课与公安院校政治忠诚教育的关系
基于用户体验的辅导员微信公众号建设思考
基于高校网络教育平台社交型思政教育的创新性研究
英国高校的网络思政课怎么上
高职院校网络思政工作管理体制的问题与完善措施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