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2020-09-10严治青
严治青
摘要:对德育教育进行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不仅能够对学生的个人素养和道德水平进行培养,更是能够在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树立形成方面提供帮助。基于此,本文将会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进行探讨,以此在促进学生积极情感的形成时,实现对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教学;道德与法治;情感教育
在新的课程标准中,放在第一位的并不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目标,而是在学生情感教育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因而在实际的初中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只是对知识的传授给予重视,而是需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通过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法律素质和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增强,以此在学生良好品质的提升中,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提高[1]。
一、创设情境,培养学生情感
对良好的教学情境进行创设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是非常关键的。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生动直观化课本上抽象复杂的理论知识,使得学生能够有效对这些综合内容进行吸收时,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从而能够在促进学生参与能力的锻炼下,实现学生对身临其境之感的良好产生。在课堂教学中,良好的情境具备较强的教学魅力,在教学情境中,可以实现对学生的寓教于乐。因此,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对教学情境进行合理创设。
比如,教师在教学“情绪的管理”一节时,就可以先设置一个相关的故事,并通过多媒体对所设置的故事进行展示,在展示过程中对相关的教学情境进行创设。如“小智和小易在玩耍过程中,不幸打破了小丽新买的保温杯。小丽对此很生气。”针对此种情境,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分组讨论:小丽应该利用什么样的方式对自己的情绪进行表达?这种表达的结果会是什么?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会主动进行讨论,然后就能够在对问题的积极讨论中,对情绪的调节方法进行掌握。最后教师需要总结和归纳学生的讨论结果,并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评价。如此就能够在加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学习下,对学生的积极情感进行培养。
二、热爱学生,体现情感教育
“教育的基础是爱,若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马卡连柯[2]。在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育中,教师应该利用博大和宽容的胸怀,对所有的学生给予关爱,如此的投之以桃,可以让学生也以热爱之情对教师进行回馈,使得师生之间能够互敬互爱时,能够让学生对教师所教授的课程知识充满兴趣和积极性,进而也就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因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当在公平平等的前提下,对每一位学生进行关心和爱护,并在对学生给予充分的信任时,将情感教育渗透进去。然后教师需要在对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进行建立时,利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加强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积极参与。如此就能够使得学生对教师的爱进行充分的感受,能够促进学生对学习欲望的强烈产生,使得能够在促进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升下,实现学生对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高效形成。
三、联系实际,激发学生情感
对现实进行回避、对热点、焦点和疑点问题进行忽視的《道德与法治》课不仅缺乏说服力,还没有可信力。由此可知,在实际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需要对相关的实际进行联系,并在联系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规范。由于学生在学习中不能对实际进行脱离,不能对社会生活中的实际现象和问题进行回避。因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在课本教学中融入进现实生活中的相关新闻或者报道中的实际案例[3]。其次教师应该利用这些实际的案例,对学生进行社会生活现象正确观察的引导,并在引导中,让学生通过对书本内容的结合,辩论出具体的事物,并对自己的看法进行发表。然后教师需要让学生在对社会生活现象进行分析和研究后,引导学生利用自己所学过的相关知识,对课本或者现实生活中的相关思想、道德事件进行独立的分析和判断,并在判断中对其中的实际问题进行解决。最后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对自己学习中的不足之处进行发现和弥补。
例如,教师在对《青春有格》中的“止于至善”进行讲解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对“感动中国人物-马旭”的实录视频片段进行播放,在播放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各种方式展开人物分析,并在分析完后,对自己所受到的感悟进行浅谈。通过这样的方式,就不仅能够对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联系,还能够对学生的真实情感进行唤醒,更是能够通过对学生实事求是的启发引导,促进学生对自己想法的总结。从而能够在加强学生情感共鸣的情况下,实现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双向提高。
四、课外活动,渗透情感教育
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是紧密联系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的,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不应该只是在课堂上进行教学,还应该在紧密结合了课外活动的情况下,通过学生情感教育到课外活动的延伸,加强学生对多样化学习体验的感受[4]。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对相关的节假日进行利用,如植树节、劳动节和重阳节等,以这些节日为契机,组织学生进入到大自然中。让学生能够通过实践,对大自然中不同的情感进行感受,对不同的体验进行获得,然后在潜移默化中渗透进情感教育,从而实现学生对正确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树立。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各种讲座、比赛和主题班会等,对学生进行积极参与的鼓励,并在鼓励当中加强学生对自己的表达和展示。以此在促进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的增强时,促进情感教育有效性的提高,从而达到对学生知识情感、能力素养的培养。
结语
综上所述,在教育方面,离不开情感的渗透;而情感的渗透,能够促进教育质量、效果和效率的提高。因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时,需要以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和学习特点等为依据,对学生展开情感教学。如此就能够在加强学生学习效率的情况下,加强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培养,进而实现学生知识能力、情感观念和素质修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原丽娟.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数码设计(上),2019,(2):256-257.
[2]张金梅.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策略及意义[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12(28):51.
[3]李雪梅.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8,(24):130.
[4]牟宗兰.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文理导航,2018,0(1).